把詩意帶到天堂---悼汪國真

青春年華未曾迷過瓊瑤,卻虔誠地讀過汪國真。
看到兩條朋友的動態(tài),發(fā)了汪國真的詩,正感慨多久沒有重溫那份記憶了,卻沒料到聽到的是是他去世的噩耗...
我印象中的汪國真,還是一位意氣風(fēng)發(fā)的青年詩人啊。
初中時在為數(shù)不多的課外讀物上偶然讀到一篇,那時還沒有“鑒賞”、“崇拜”的概念,也沒有注意過作者的信息,只是詩中美麗的紫藤蘿,拉小提琴的老人,給年幼的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高二,張景濤老師教我們語文,有一次在課上,他慷慨激昂地告訴我們: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這句話同張老師豪放的表情的堅毅的身姿一起,支撐著我的青春,支撐我走過黑暗的高三。如今,戰(zhàn)勝過病魔的張老師不知如何聯(lián)絡(luò),而我再也沒有機會見您一面。
呼喊是爆發(fā)的沉默(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沉默是無聲的召喚
不論激越
還是寧靜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遠(yuǎn)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遠(yuǎn)方
如果大山召喚我
我就走向大山
雙腳磨破
干脆再讓夕陽涂抹小路
雙手劃爛
索性就讓荊棘變成杜鵑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后來,在瘋狂閱讀某頁的角落看到一句,世上有不絕的風(fēng)景,我有不老的心情。我詞匯貧乏啊,形容不出來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當(dāng)時就好像有一束晨光灑在身上,每一個細(xì)胞都是喜悅的。14年的書法家進校園活動,我請老師寫下這句話,視若珍寶。
凡是到達了的地方,都屬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風(fēng)再溫柔。太深的流連便成了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有雙腳,還有未來。
怎么能不喜歡出發(fā)呢?沒見過大山的巍峨,真是遺憾;見了大山的巍峨沒見過大海的浩瀚仍然遺憾;見了大海的浩瀚沒見過大漠的廣袤,依舊遺憾;見了大漠的廣袤沒見過森林的神秘,還是遺憾。世界上有不絕的風(fēng)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再后來,我知道這些話有一個共同的主人,汪國真。整整一個高中,包括高考,幾乎每一篇作文我都引用他的詩。
那些膾炙人口的句子,無論何時聽起來都讓人熱淚盈眶,對生活對明天充滿希望。
今天,是四月二十六號,你在凌晨去世。
今晚,《背包十年》的作者,小鵬,要到我們學(xué)校演講。你曾說,到遠(yuǎn)方去,到遠(yuǎn)方去,熟悉的地方?jīng)]有風(fēng)景?,F(xiàn)在,你去了我們無法觸及的遠(yuǎn)方。
從此,天堂也有了詩意。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