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呼倫貝爾(十)魂牽夢繞——滿洲里
滿洲里,一座清新整潔的小城。一座充滿了異域風情的小城。一座讓我心生無限向往的邊境小城。
感受滿洲里,也是從一個寧靜的早晨開始。早晨五點左右,太陽還沒有升起,走在滿洲里清凈的街道上。街道兩側,林立著尖頂弧形雕花的建筑,輕快柔美的線條,熱情奔放的色調(diào),讓人眼前為之一亮。
小城異常平坦。方方正正的街道,四通八達,給人一種通透的感覺。沒有方向感的我在這里,永遠也不用擔心迷路呀。明白俺為啥會對這座小城一見傾心了吧?因為它給了俺一種腳踏實地的家的感覺呀。
街上靜靜的,昨夜喧囂的叫賣還不曾醒來。奇怪,那樣一個充滿了濃郁商業(yè)氣息的夜晚,竟會和這樣一個清幽安靜的早晨渾然一體。這也是滿洲里的獨特魅力所在吧。
信步走來,一位豐滿的女出租司機在擦著車,沖我和善地笑著,特別溫暖的笑容。我的心為之愉悅,小城的市民,也如此的溫良友善。
繼續(xù)前行,有早起的小狗,蹦蹦跳跳地,在寬寬的街道上,快樂地搖著尾巴。一位趕驢車的小伙,和他的驢兒一起,慢悠悠的,走在金色的陽光里。一位金發(fā)碧眼的俄羅斯女孩,坐在街邊的木椅上,手里拿著一本打開的書,聚精會神地看著。街邊的長椅上,一個黑瘦黑瘦的拾荒人,甜甜地睡著。早晨的陽光照到他滄桑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悲苦和愁容,一派祥和。(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不知為啥,滿洲里讓我想起了著名作家沈從文筆下的邊城。邊城處在水鄉(xiāng),與陸路的滿洲里按說風馬牛不相及,但是,滿洲里卻讓我感受到了邊城的清新別致、人情氣韻。
用過早餐,去了美麗的套娃廣場。套娃的源起,來自一個古老的俄羅斯故事。說的是兄妹兩人一起牧羊,妹妹走失。獨自回家的哥哥心中一直掛念著妹妹。后來,他用木刻的方式,每年刻一個小木人,紀念妹妹。俄羅斯套娃由此而生。
套娃廣場的套娃,已經(jīng)脫出了傳統(tǒng)的思念之情,更具有傳播文化的意味。形形色色的音樂、美術、文學、宗教類先哲,栩栩如生的中西風土人情薈萃,盡在大大小小的200多個套娃間。漫步套娃廣場,感受著濃縮的中外文化藝術,感覺到滿洲里的文化底蘊,是滲透在骨子里的。
離開套娃廣場,走進了莊嚴神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門。國與國的界限,就在一線之間。對面的俄羅斯,近在咫尺。持槍的衛(wèi)兵,標桿一樣地挺著,捍衛(wèi)著領土的尊嚴。是什么讓國與國之間,就有了這樣涇渭分明的界限了呢?
有著54公里國境線的滿洲里,沉默無語。這樣威嚴的國境邊城,人們的生活卻是如此的悠然閑適,滿洲里,不一樣的滿洲里,讓我魂牽夢繞的滿洲里呀。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5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