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心,趕個旅行的場

是誰的素筆,在地上這么劃了一道,然后江水跟著奔流?
然后峰聚雨匯,紅微綠翠。
踩著卵石,接近枯水期的江心。
任指尖,劃破了清澈的江水,一些清新自然的感應(yīng),從掌指的縫隙緩緩劃過,與江水一并,沁入胸膛。那一瞬間,隱約一股淺淺的恒遠氣息彌漫在天地間,帶著雪山的巍峨,高峽的峭立,帶來萬千古木的期待,從遙遠的地方傾瀉而下,浩蕩的,婉轉(zhuǎn)的,不間斷的,在身邊打個轉(zhuǎn),澎湃而去。
帶著無盡的期待,奮力揮揮手,任扁平的鵝卵石摔出七八個水漂,在江心悠悠滑落。
在這個你愛著的城市里,就在這個江畔,其實你的心一直在這里,不曾遠離。不管你旅行到哪里,工作在哪座城,你都會時常記得這江岸曠大的鵝卵石灘地,時?;匚都氒浀慕衬Σ磷愕椎母杏X。(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清晨,傍晚,不論何時來到江岸,雖然離家的距離很近,很短,但每次都感覺是經(jīng)歷了一場旅行。面對大江磅礴的氣勢,感受江風(fēng)那無比清新的空氣,生活給心的壓力,都毫無理由的得到釋放,得到化融!無來由的,反正就是什么都放松,放低,很有些佛門里說的,空的感覺。
心靜時,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其實也是一道很不錯的美景。
靜看江兩岸的萬家燈火,坐觀江心往來如織的船,聽江水輕柔的哼唱,數(shù)指尖滑落的細沙,遠處三兩個垂釣的閑人,沙上七八個露營的蓬帳,根本不需要營造什么氣氛,你就感到心靜,那種古人遍尋不著的的悠然見南山般靜。
你可以在江水里洗洗手,侵侵腳,可以在鵝卵石堆里翻找喜愛的石頭,可以用沙來砌塔,可以放手精心疊成的紙船,或者什么都不做,就這么在礁石上靜靜的閑坐,吹吹風(fēng)------
無他,自在!
其實旅行不是要走多遠,和小區(qū)的清風(fēng)片葉,隨市井里煙波桃香,心凈即可。過雨千峰,不如南山青色遍野;弄花別處,等同江畔流云卷袖。以心貼近自然,得到釋放,至于行走距離的近遠,懶去丈量,如此簡單。
行千里路,江湖行客,那是古人,是真實的用腳在行走。
都不知道現(xiàn)在的旅行還叫不叫旅行。高空飛來飛去,入眼的除開白云還是白云,已經(jīng)少了古人讀千里書般路途上的見聞。背囊里,帶一大包食品,一路走一路吃;背一大包衣物,一邊照相一邊換,每處景區(qū)呆半個鐘或者一小時,匆匆的又奔向下一地,兩三天里走遍幾十或者幾百平方公里,行軍打仗也不過如此。然后回家,清理相片,發(fā)覺每次外出最大的收獲,就是以代表性的絕美風(fēng)景為底,圖片里占了三分之一篇幅的自己。
照片里的自己,難道和每天清晨在鏡中的面容有所不同?
多少年之后,在電腦上翻出這些照片,其實你最在意的是那些偶然間拍下的沒有你頭像的自然風(fēng)景,上面雖然沒有你的樣子,但你知道,你是這些圖片的締造者,這時你清淺感懷,這地兒,我去過。
然后,照片就這么呆在電腦里,去過的地方幾乎不會再去一次!
其實不出這個城市,以江為景,你可經(jīng)常給心趕個旅行的場,這個地方你可以去過一次再去一次,一四七,二五八!不管是初一,還是十五,想去就去!
九龍灘邊的濱江步道,建在懸崖峭壁間,樹木參天,環(huán)境清幽,愛去!
馬桑溪大橋下的鵝卵石灘,在每年春天三峽大壩開閘放水后露出江面,石頭鋪天蓋地,直指江心,最接近最純凈的江水,愛去!
朝天門,感受兩江交匯,大氣,開懷,最愛去!
------
其實,閑暇時間,偶爾在江邊靜靜的漫步,或者江邊公園的靠椅上靜靜的讀書,讀平凡的世界,讀納蘭的小詞,曬一抹陽光,拂幾條柳枝,聽幾首婉約的音樂,看一看打魚的小船,任衣袂帶水,隨淺陌梔香,這就是旅行!和你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旅行,能生成同樣的感慨和感悟。
旅行中的悟,只有在心靈空寂的時候,才會偶然流出;行走中的惑,只有在繁華落盡的末端,才能得散。
握筆的瞬間,江水為素材,寫不盡的風(fēng)流,攬繩為牽引,載不完的情愫。窗外,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心里的空間卻越來越廣闊,伴著江水奔流,忍不住的想潛下去,探探生命究竟深幾許。
旅行是趕場,不在近遠!
沉吟處,人在天涯,月在海棠。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5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