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春
文:漂泊
池莉在散文《熬至滴水成珠》中寫道:有一種春,是無法守候的,這就是人生的春。人生的春往往與年齡沒有關系,卻只是一種蘇醒。
寫下這句話,是因為我想起了我人生的一段經歷。
我十六歲初中畢業(yè)。那時,很厭倦學習。走出中考的考場,感覺一身輕松。母親早在門口等候,見我回來劈頭就問:“考得怎么樣?”,“沒戲”,我漫不經心的答道。抬頭卻看見母親愕然的神情,心中閃過一絲愧疚,忙把臉轉向一邊。
接下來的日子,待在家中無所事事,絲毫沒有想象中的,離開學校的那種自由的快樂。看著父母整日的忙碌, 心中隱隱有些不安。找點活干吧,書是讀不成了,總不能這樣一直閑下去吧。(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當晚,我來到鄰居在建筑工地做事的二叔家。當我吞吞吐吐說明來意時,二叔一臉的驚詫。經過我的一番軟磨硬泡,二叔勉強應允了。我高興地跑回家,母親卻一百個不同意。一直沉默的父親說:“去試試也好,如果考不上,總不能在家呆一輩子吧”。母親無語,叮嚀道:“如果干不了,就回來,別逞能”。
那個夏天,驕陽似火。我在太陽下?lián)]汗如雨。我的任務是搬磚,更糟糕的是用水浸泡過的磚塊特磨手。和那些黝黑的面龐,身體粗壯的工友相比,我纖弱的像根稻草。我怕他們看不起我(盡管他們不時地幫我),不敢有絲毫的松懈,像一臺上緊弦的鐘表,不停地轉動。感覺自己倔強的像頭牛。工頭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小伙子,行啊”,聽到這句贊美,我身子卻軟了。
第一天,感覺是那樣的漫長。熬到收工時,我像散了架。四個手指打了眼,一碰就疼。拖著疲憊的雙腳,回到家,看到母親心疼的目光,我的心突然堅強起來。人,也許只有在經過磨難或挫折,承受到生活的壓力之后,才能學會思考,學會審視自己,標定自己。一想到我也許一生都將定格在這種生活里,心中就泛起一陣苦澀。但我的父母不也是日復一日在用汗水澆灌土地嗎?我第一次體會到父母的艱辛。眼前又浮現(xiàn)出母親那愕然的神情,終于理解了母親?;赝德刀^的時光,想起逃課的那些愜意的日子,唯有苦笑。
那些日子,我每天都重復著這種繁重,機械而又枯燥的勞動。沒有缺過一天工。生活原本如此,我不能逃避,也沒有理由逃避。我完全融入他們之中,皮膚變得黝黑而有光澤。我總是有意無意的選擇最重的活,要用這種體力的折磨懲罰我的過去。慢慢學會了忍耐,變得堅強,感覺自己這根稻草也茁壯起來。
日子在悄無聲息地流淌。
高中發(fā)榜了,命運意想不到的給了我一次機會。當姐姐把從學校取回的高中錄取通知書放在我手里時,感覺是在做夢。也許是僥幸,是偶然。到我知道,命運中不會有第二次的僥幸和偶然。
三年后,我坐在了大學的教室里。外面的天空是那樣的澄明透徹,陽光是那樣的燦爛明媚,感覺生命也亮麗起來。
多年后,當我邂逅池莉的話時,瞬間就引起了共鳴。正是那次磨礪收獲了我人生的春,有了我人生第一次的醒悟。明白了人生是需要奮斗的。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5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