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行萬里
身行萬里
趙光耀
歷史是真實的人生,在于我們腳步匆匆。從歷史書中了解到袁世凱,充滿了敵意的少年。亟待解決了哲學思維,才從朝鮮歷史中讀到袁世凱,駐守平壤十五年,擊敗日本人圖謀,確保中國宗主國地位。對袁世凱此番表現(xiàn)有了正面的認識。到北京故宮、中華民國總統(tǒng)府等處,書寫袁世凱的細節(jié)日漸豐富,對于一個人的把握有了新的力度。到天津,沿著民國遺跡較多的街市,查尋到袁世凱所作所為,有了徹頭徹尾的認識。安陽去過無數(shù)次,袁墳只去過兩次,洗心革面的洗心亭,曾幾何時?堆積了不少情感,對袁世凱功敗垂成的遺憾陡然升起。也正是安陽,是袁世凱得以東山再起。因此,當了八十多天的皇帝,死后歸葬于此。德國的鐵藝、日本的水泥,造墓時所用。以至于文革時紅衛(wèi)兵沒能破壞掉他的墳墓。毛澤東一句讓他作反面典型的話,反倒保護了他的墳墓。歷史倒著流,看到他魂歸之地,也了解到他人生在世的諸多軌跡。就渴望了解他的出生地項城。三過項城,一去合肥看秦叔,路過;二過項城,看蚌埠張禹和北京歸來省親的楊本好,路過;三到沈丘,了解到華佗的墳墓在哪里,有看袁府的沖動,但都來去匆匆。這次,再到周口,有了去袁府的機會。尤其是在袁世凱老家了解到這幅對聯(lián),對袁世凱有了新的認識。字如其人,停留在袁世凱身上的謎團逐一解開。到底在譚嗣同見面后袁世凱是否向慈禧太后告密?似乎有不同的聲音。比方說袁府拿出了袁世凱當日的行程。返回天津后的袁世凱如何在夜不通火車,單憑騎馬是難以趕到北京頤和園告密的。袁世凱為何葬在安陽?是因為他母親不是正房,主持家族事務的族哥并不因為袁世凱位高權重而破壞家族規(guī)矩,他只得將母親張氏葬在二十多里外。這也是袁世凱耿耿于懷,從此以后,不再回項城的緣故。再有袁世凱家族做一品、二品的官員就有二十多個,其出生地,也有龍脈之氣。只是,袁世凱家男丁從政作吏的都活不過六十歲。諸多原因,促使袁世凱歸葬安陽。漳河墳塋,風水寶地,建國后,地質(zhì)隊在袁世凱墳墓上頭鉆井建有一塔,不言而喻。但袁世凱后代子孫繁盛,袁世凱孫子袁家騮夫婦是美國著名科學家,也活過了八十多歲,看來籠罩在袁世凱家族的魔咒自從棄政后被打破了。周恩來接待袁家騮夫婦時,安排在人民大會堂安徽廳,安徽地理位置上正好是河南和江蘇的中間,不偏不倚。周說:"你爺爺是政治家,你父親是文學家,你是科學家。"袁世凱的后人,人才輩出,在科學、文化、藝術上多有成就。再看袁世凱家教,與人為善,仁智禮儀信,是儒家正統(tǒng)家教,成就了他們家族。只可惜,袁世凱在歷史中后期的表現(xiàn)差強人意,令人多有失望。盡管家鄉(xiāng)人說他有當皇帝意在沖破作臣活不過六十歲的魔咒。但是,誰會相信呢!但有一點,身行萬里,他做到了。半天下,難道就是他的心跡嗎?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5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