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六虎/劉文忠
四喜一聽來人說,關蘭病了,正好快放學了,把學生安頓好,把學校的事務匆匆安排妥當了,又把生產(chǎn)大隊的赤腳醫(yī)生老中醫(yī)劉和叫上,風風火火地趕了回來。
四喜一進門,只見妻子關蘭臉色蠟黃,軟趴趴的一副讓人可憐而又無可奈何的樣子。
“啊呀呀,沒有什么大病,連放學也不等,一會半會也要不了命,你這個人呀,唉沒有經(jīng)見過個大事?!?/p>
關蘭嘴上的勁頭還是有的,噼里啪啦一陣,說的四喜只有“嘿嘿哈哈”的應付,再加上赤腳醫(yī)生劉和在跟前,也不好意思再多說什么。
赤腳醫(yī)生劉和會打圓場,他說:“不是個大事?你們不要小看這上吐下瀉,好漢還禁不住三泡屎,何況是。。。。。。?!?span style="position:relative;left:-100000px;">(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是什么呀?”四喜問。
“我再號號脈?!背嗄_醫(yī)生劉和說。
“是有喜了?!背嗄_醫(yī)生劉和肯定地說。
“啊,關蘭有喜了!”四喜自言自語,不知道是高興過度,還是身邊有外人,眼睛里淚花花在打轉轉。
這真是:“紅蓮豆豆開花一串串紅,喜事連雙添口又進人。”
在老中醫(yī)劉和給關蘭配制藥的功夫,關蘭已經(jīng)把腌制好的咸菜撈了滿滿一大盤。只見紅紅的辣椒,翠綠的蘿卜條,金黃的胡蘿卜條,玉白色的蔓菁條??粗r艷,聞著噴香。
這就是河套硬一盤。
河套硬一盤不光是農(nóng)家愛吃,連做官的也口饞。應了那一句話:“一盤咸菜一瓶酒,六六大順好朋友。”
四喜從酒廚里拿出來河套二鍋頭,和老中醫(yī)劉和慢慢喝起來。
喝過了三杯,老中醫(yī)劉和怕影響工作,又忙著出診去了。
關蘭服過了藥,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四喜洗手做飯。
河套川戲言:“沒有三下倆下,不敢到臨河陜壩;你刨鬧的再歡,不如西貝拐彎。”河套地區(qū)歷史悠久,藏龍臥虎,人杰地靈。
河套人所說的“刨鬧”就是就是指干事情,有名氣。
西貝真名叫賈成蔭,人們又叫二哥;拐彎真名叫李光文,人們?yōu)榱私械庙樍鳎徒泄諒?。就是這兩個人,合作創(chuàng)作的六個二人臺節(jié)目搬上了中央電視臺,大小三十多個新編劇目搬上了地方舞臺,成了河套人驕傲,河套人的一對活寶貝。
這不,今天晚上中央臺又要演出《二板頭進城》, 這個戲專門描寫縣農(nóng)機局的供銷科長??宿r(nóng),吃農(nóng)卡農(nóng)的故事,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
。
關蘭一覺醒來,四喜已經(jīng)把飯做好。關蘭服過了藥,再加上好好地休息了一下午,精神好多了。
吃過飯,關蘭洗了一把臉,《二板頭進城》正好開始。
在悠揚的二人臺樂曲中,二板頭上場了,口中數(shù)著快板:
“二板頭我手提油葫蘆,
越思越想越氣粗。
進城去買噴油頭,
氣壞我二板頭。
??宿r(nóng)這只吃人的虎,
吃了肉還要啃骨頭。
社員有苦沒出訴。。。。。。
看著畫面上的二板頭,四喜想起來了自己眼跟前的事情。如今政策是放寬多了,有的地方開始包工不包產(chǎn),下地再也不用聽生產(chǎn)隊隊長那個公雞嗓子叫鳴,可以自己安排農(nóng)活。還有的地方包工包產(chǎn),超產(chǎn)部分歸社員。
可是剛一開始,涉及到到農(nóng)民利益的部門,大多數(shù)被一些文化大革命時期上來的干部把守著,處處卡農(nóng)害農(nóng)。
掌握柴油的叫“油老虎”;供銷社管化肥的叫“肥老虎”;水利段管淌水的叫“水老虎”;管農(nóng)電的叫“電老虎”;農(nóng)村信用社管給社員貸款的叫“財老虎”;甜菜收購站管理人員叫“糖老虎”。
這六虎擋道,老農(nóng)民寸步難行。每一只老虎都得罪不起,都要張開大嘴吃人。
生產(chǎn)隊淌青苗,賣甜菜,賣化肥前,先要殺羊備酒,送到有關部門,稍微怠慢一些,化肥撒在地里被關了閘;賣甜菜多扣雜;買化肥沒有貨。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社員辦紅白事宴,晚上宴請客人的到齊了,飯吃到一半,拉閘停電,趕快騎著摩托送酒送煙賠不是。
還有,還有,還有更多的,四喜胡思亂想,心不在焉。
“看電視呀,你想什么呢?看常克農(nóng)老婆艾香銀用胡蘿卜湯湯炸糕了。”
關蘭一邊給四喜介紹劇情一邊說。
聽著妻子的話語,四喜感慨萬千。
“怪不得人們給現(xiàn)在的干部們編的順口溜:
騎著摩托捎著羊,
村村都有外母娘。
天天過大年,
夜夜入洞房?!?/p>
“咋啦?你也想過那種生活?”關蘭反唇相譏。
“不。。。。不敢。。?!彼南苍掃€沒有說完。
“嘩!”停電了。
這真是:正想說幾句知心心話,冷雨澆了暴風風刮。
作者介紹:劉文忠:
劉文忠,內(nèi)蒙古杭錦后旗三道橋人,1951年6月18日出生,高級教師。在報刊發(fā)表詩歌散文小說1000多篇,百萬余字。散見《中國當代詩歌》《中國黃河》《內(nèi)蒙古日報》《草原》《花雨》《河套文學》《烏海日報》《塞上文學》等。
主要著作:長篇小說《魔咒》《陰山魔窟》;散文集《楊家河畔》《河套柳》;詩集《點亮心燈》《犁夢》《紫風鈴》《冰
玫瑰》《苦菜花選粹》等。對河套地區(qū)民俗,爬山調(diào)二人臺等有一定的研究。
內(nèi)蒙古作家協(xié)會會員,教育研究員,在學校期間,與越玉柱老師主辦《苦菜花文學》10余年,刊發(fā)《苦菜花文學》期刊56期,在內(nèi)蒙古產(chǎn)生一定影響,作者遍布全國。著名作家長弓箭,劉玉清,楊若飛,李子恩,莫玉,張建芳,都是苦菜花文學社成員,作者。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5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