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峽倩影

乍一聽“水峽”,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以“水”主打的地方。你的思緒說不定由此打開:兩山形成的峽口間,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緩緩流淌;亦或是深山峽谷里,有一汪碧透的湖水柔波瀲瀲,如詩如畫。水峽因此得名。而當(dāng)你走進水峽會發(fā)現(xiàn),這里不光有水有山,還有藍得徹底的天、如棉絮般蓬松潔白的云彩和一眼望不到邊的蒼翠林海。
一個晴朗的周末,我和小蠻帶著愉快的心情從多巴出發(fā)。順著大湟公路一躍而上,徜徉在西納川夏日爛漫的懷抱中,沿途穿過電影里如美國西部一樣遼闊的莊稼地,經(jīng)過幾座村莊,再繞過幾個十字路口,便來到上五莊水峽風(fēng)景區(qū)。
從車上下來,我們走在一條彎彎曲曲朝山中盤旋而去的石子馬路上。馬路兩旁是高高的山峰連綿不絕,山上有蒼翠的松柏、樺樹挺拔成蔭,并凝成一股青黑色的霧氣向空中蒸騰。快看,多么清澈的河水??!小蠻指著馬路邊上一條河厲聲喊道。我內(nèi)心呢喃:“水峽看水,這也許就是對‘水峽’”這個地名一大半的釋義吧!便帶著相機朝河邊走去。
眼前這條河,寬約五米,不知從何處來,終要匯到哪里去,只是一個勁兒向前流淌著。我蹲坐在河邊一塊大石頭上,清澈見底的河水“嘩啦啦”從身邊流過,不時還有朵朵水花濺出。陽光下,水花晶瑩的像是一顆顆亮麗的珍珠散落。河畔青草嫩綠嫩綠的,還有蒲公英花燦爛綻放。我想,假如把牛兒羊兒趕來,它們一定會吃的津津有味。河底形態(tài)各異的石子兒由于受水的沖刷,表面顯得十分光滑,有的則被一層薄薄的苔蘚所覆蓋,這也使河水稍稍有些泛綠。我忍不住將雙手伸到河里,并捧了一些水到嘴里嘬起來,既甘甜又清爽。水峽的水帶給我一種透心涼的感覺,看著它順流而下的身影,我原本干涸的心靈似乎也頃刻濕潤。
我們順著“水峽河”在一塊南北開闊的狹長平地上行進,腳下綠草如茵,踩上去軟綿綿的放佛是一塊鋪開的天然綠毯。平地的東西兩側(cè)高山聳立,山頂原本彌漫著的霧氣此時也已完全散開。從低往高處張望,整座山脈披著翠綠色的衣裝,長有各種灌木和沙棘、楊柳、樺樹、松柏,參差十分鮮明。但凡微風(fēng)撫過,成千上萬的樹木發(fā)出“嗖嗖”的聲音,并扭動著苗條的身姿,將起伏的山巒推向波濤洶涌的浪潮。濃郁的植物氣息夾雜著泥土芬芳,順著輕風(fēng)撫進我的鼻腔,深吸一口再吐出來,感覺潤肺又潤心。耳邊鳥兒在歡唱,眼前河水在流淌、樹木在搖曳,水峽,美如仙境。
水峽的山不同于別處的山,似乎多了些柔美、少了些陽剛,它如一娟秀女子,勾起了我對其無窮無盡的癡迷和狂想。我愿做個多情者,醉在這浩瀚的林海中,醉在這蒼茫的山色中。我始終認為,水峽是湟中乃至整個青海的“大興安林”,因為在這荒涼的大西北,鮮有如此悅目的凈地。(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們繼續(xù)朝深山內(nèi)行走,此時已近正午,陽光暖暖的灑滿了整個山野。頭頂?shù)奶炜蘸孟褚脖蝗饲逑催^一樣藍得透徹,并稀稀落落點綴著幾朵悠閑的白云。云彩很特別,在它如棉絮般蓬松的輪廓下,又有似蜘蛛網(wǎng)般拉開的一張張“天網(wǎng)”。無疑,是上天眷顧著這塊可愛的土地,容不得人們對其有絲毫踐踏。游客正一撥又一撥涌入水峽,他們找一絕佳地塊架起鍋灶,充分享受著這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愜意時光。炊煙裊裊,云朵倒影在眾山之上、有暗有亮,水峽,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畫。
水峽有寶,就在我們穿行于這絕世境地時,路遇幾名挖蟲草的人。他們說山里有蟲草,但不多,需要仔細尋找。撥開層層松軟的草皮,一時昏了頭腦的我竟也趴在這密密麻麻的叢林中瞪大眼睛探尋起蟲草來,那在外界眼里充滿神奇、亦草易蟲的精靈的確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而遺憾的是我終未找到。水峽有蟲草,說明在這人跡罕至的土地上依然保留著大自然最原始、最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需要我們共同去悉心保護,而非破壞。說也奇怪,一直留心于水峽山水的我從未被腳邊的蕁麻草刺痛,而正是在挖蟲草時竟被其狠狠刺了一番。這大概是水峽向我發(fā)出了警告吧! 我追悔莫及。水峽有寶,不光是蟲草,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河都是寶,水峽,本身就是寶。
我們從林子里出來,此時的水峽已沉靜在夕陽的余輝之中。遠處的山峰或金光燦燦,或若隱若現(xiàn)、發(fā)出青灰色的光亮。一陣涼氣襲來,我頓時感覺該回家了。眼前,來游玩的人們也紛紛整理行囊,準備結(jié)束這一天來的快樂之旅。
水峽,一個讓我愛恨交加的地方,愛是因為這里山青水綠,云蒸霧罩,好一派江南秀色!恨,是因為我與其相隔甚遠,相見恨晚……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6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