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憶是杭州
真的沒有哪個城市讓我這樣念念不忘,來的時候滿心喜悅,走的時候滿懷不舍。雖然呆了兩個星期,但沒有絲毫的煩膩,我喜歡這種生活,人可以懶散到和風一樣,再加上濕濕潤潤滿眼氤氳開來的綠紗般的霧氣,就這樣沉溺下去吧。
一到杭州,就有人告訴我“晴西湖不如陰西湖,陰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雪西湖”,可見西湖的美有多厲害了。她的風情,無人能及。雖然我與她的初次邂逅是在晚上,深深的夜色朦朧了她的粉面桃花,但我感覺得到她那款款柔情盡在滿湖的水里蕩漾開來了。這樣的氣質是從骨子里一點一點地沁染出來的,所以不怕任何的遮掩,但決不拋頭露面于世俗之間,就這樣掩映著,羞羞遮遮,就這么撩人。
白天的時候又去,看了蘇堤白堤,曲院風荷,柳浪聞鶯,斷橋孤山,西泠印社,以前只靠文字來渲染的西湖印象在這里都印證了。想來江南真是風流,不僅才子風流,山水也風流。薄薄的秋天里,西湖的殘荷與秋雨糾纏著,李義山的那句詩真是恰到了好處。斷橋上面人來人往,都來一睹傳說中這座叫人心疼的橋。當年的許仙和白娘子就是在這里成就了一段佳話,“你妻不是凡間女,妻本是峨眉一蛇仙”,管他呢,只要能與我“喜相慶病相扶寂寞相陪”就夠了,為了能真正愛過一回,白素貞連妖也不做了,就在這山水間歡天喜地吧。這樣的生活,厚實而浮艷,冰涼又惆悵。轉角處是蘇小小的衣冠冢,錢塘的蘇小小呀,這樣了結也算對得起這凄美的生命了,坐擁了西湖的山水,夠了。旁邊楹聯(lián)上的題字最終都不過是文人墨客的暫時感懷而已,永遠陪著伴著她的,還是這西湖的山水。西泠印社,白墻黑瓦月亮門,黑與白,簡單到極美,一點兒都不張揚,拾級而上,那么清幽古老,讓人不敢大聲說話,她的歷史凈在匠人的篆刀下蜿蜒了。在我的印象里,這里最西湖了:大好湖山,無邊風月。這樣的景色,妖嬈得瀲滟,怪不得能引來金人的兵馬。
接下來是浙大,我承認我有名校情結。浙大的BBS是“飄渺水云間”,真的不是每個學校的BBS都敢這樣自稱的。不過這里確實名副其實。校園里筆直的水杉,肅靜的圖書館,大片大片的綠地,蔥蔥郁郁的老和山,尤其是到了夜晚,朦朧在一片山水云霧之間了。校園很老,漆紅木窗,一塵不染的玻璃,用手左右分開兩扇,滿眼的蔥蘢就闖了進來。走在這樣的校園里,心不想慢下來都不行,蘆葦的穗子白白的,輕揚在濕潤的風中,偶爾一兩片發(fā)黃的楓葉落在草地上,還有一兩個年輕的人在遐想。中午出來吃飯,看到“塵依食輔”,覺得名字好美,陡然心生愛憐,坐下,果然沒有失望。淺粉菡萏枝枝蔓延,綠色彩釉茶杯餐具。點了西湖莼菜湯,《生死橋》里的女子愛喝,她對自己的情人說:“我要做給你吃……”。塵依,就美在這兩個字了。中國美術學院是晚上去的,在南山路,兩旁百年法桐,各色酒吧撥動著夜的弦,特色的建筑讓人喜出望外??磻T了周邊的學校古板的建筑,再來到這里,一定是感嘆藝術果真與眾不同,國立高等藝術學府果然名不虛傳。我也想在自己的院子里種上這樣的樹,但要有落葉,厚厚的一層,我不去掃,我要在寂靜的秋夜里聽雨落黃葉的聲音,真的,就為了聽聽這雨聲。
后來又去了富春江,這里是郁達夫的故鄉(xiāng),霧下的江面白茫茫,一葦可渡,但沒有船夫在江上來往。只有這樣濕潤才能氤氳出《春風沉醉的晚上》、《故都的秋》這樣美麗而哀情的文字?!陡淮荷骄訄D》上的民居已經沒有了,只剩下了遠處朦朧在霧中的山和腳下的江水,日夜涌動著拍擊江岸,不急不燥,時光就這樣走了呀。
走在這里,像走在宋朝,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老了,就在這樣的地方,品茶寫字,看我的明清小說,聽我的昆曲京戲,真是人生的大歡喜。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喜愛這座城,喜歡這里的湖光山色,還有那份我承載不起的情……(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64040/
最憶是杭州的評論 (共 11 條)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祝寫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