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的奉獻精神至今仍被贊揚,這一切都出自它的原型——石。石的精神眾多,最突出的便是它的奉獻精神。
在生活中,仔細留意,各處都能找到石的足跡,彎彎的馬路,高聳的大廈…甚至,整個地球!這些,不都是石頭構(gòu)成的嗎?它無私的奉獻,從不求任何回報,這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精神嗎?
相傳,人剛出生時,便遇到天災(zāi),“共工怒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碧焐衽畫z煉制五彩之靈石補天,最終自身也變?yōu)槭伦×巳笨?。那一刻起,石便被賦予了靈魂,一個樂于奉獻卻又不肯屈服的靈魂!
它無比堅硬,被人美譽為“世上至剛至陽之堅之物”的金剛鉆,便是石的一種。同時,它又無比高貴,五彩繽紛的寶石層出不窮。它熱愛藝術(shù),世界各地都有它藝術(shù)的“氣息”。
石,是剛勁的代表,是不屈的靈魂。雷打不動,風(fēng)卷不走。同時,它又是脆弱的,但這種脆弱,并不等于軟弱,這是它樂于助人,勇于奉獻的象征,它被制成水泥,卻毫無怨言,被當做鍋墊,又一笑帶過。(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說他永不屈服,也是有緣由的:一粒沙石不幸落入蚌腹,卻不自暴自棄,勇于與大蚌作斗爭,這一戰(zhàn),長達十余年。最后,它終于脫困,卻換了一幅面貌——珍珠。
魯迅曾經(jīng)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笔前?!世上本來是沒有路的,好心的石頭看見來來往往辛苦的人,便走在一起,組成了路。
樂于助人,樂于奉獻,頑強不屈,堅忍不拔……石的精神如此眾多,我們又能悟得多少呢?也許,我們永遠不會擁有。但是,學(xué)習(xí)石的精神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義務(wù)和責任!
石,我們中華民族的未來,帶我們走向光明。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6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