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符號

重慶,多喜慶的一個名字呀。就如你想的那樣,它必定是非凡的,必定是獨特的。
煙飛霧,是風撩起的輕紗
天漸寒,整個人讓棉被裹得嚴嚴實實。冷風拂面,減了睡意,翻身而起,拉開窗簾,白色的世界映入眼簾。遠方什么也看不見,略微看得見江面的船只前行,立交橋上的車輛飄來飄去;近處有幾盞路燈亮著,照著穿大衣的行人等待汽車上班而去。一個字,冷啊。我轉身穿好衣服,疊好被子,再看了看窗外......
重慶的天氣就是這樣,春夏秋冬大部分的時間,早上都是霧蒙蒙的,給人一種迷離飄忽之感?!办F都”,因此而得名。
水繞山,是人與路的情懷
大家都知道,重慶是兩江環(huán)繞,群山依靠的城市,自然資源豐富。最大的特色就是爬坡上坎,記得我第一次來重慶的時候,我爸帶著我是走了很多石板路,爬了很多提坎才到當時的家的。那時還小,只知道很累,沒注意其他的。長大了,走的路多了,看的景多了,對這也不足為奇了。重慶的民居都是有層次的,高高低低。大街小巷時常都是由一路提坎連接。隨著社會發(fā)展,重慶人為解決交通的不便,修了索道,皇冠大扶梯,立交橋,輕軌,地鐵等現(xiàn)代交通運輸通道,如今的重慶“山城”之名更有蘊色了。(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風滿樓,是新對舊的仰望
我這里說的不是高樓大廈,也不是磚墻石瓦的房屋,而是木質結構的吊腳樓?,F(xiàn)在的房屋,風是不可能滿樓的,因為它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吊腳樓的存在是讓我很佩服的,前人依山而建的吊腳樓,就靠那么十幾二十根木頭撐在斜坡上,再搭幾塊板子,那么結實穩(wěn)固的吊腳樓就建成了,他們是多么的智慧,多么的勤勞啊。
看看現(xiàn)在的城市,高樓林立,傳統(tǒng)的吊腳樓已經不多了。我上小學時的學校對面的小賣部就類似于吊腳樓,幾根柱子立于巖縫,不是很明顯,恐怕早已被拆了吧。
時代在變,但重慶的根沒變,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重慶人建設重慶美好的明天。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6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