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母親磕了三響頭
世間最親的人,莫過于給予我們生命又撫養(yǎng)我們成長的父母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寫下這個題目,不由想起《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歌:“媽媽我想對您說,話到嘴邊又咽下,媽媽我想對您笑,眼里卻點點淚花。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您的黑發(fā)泛起了霜花,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您的臉頰印著許多牽掛。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您的眼睛為何失去了光華……”聽了這段對母親的感言,我的淚水嘩嘩地落在稿紙上。是的,古往今來,上至天子,下至塵民,誰沒有母親呢?而千千萬萬個母親對子女的呵護,對家的操勞,對社會的貢獻!又是怎能用幾句歌詞說得清,講得盡呢!
我那勤勞善良、任斷不彎、當了一輩子基層領導、對黨無限忠誠的老父親于去年八月份走后,我的天空也塌了。多日茶飯不思,加上立志走文學路,熬夜讀寫,休息不好,體重掉了十余斤。多愁善感的老母親為了照顧小她兩歲,因腦淤血導致半身不遂的82歲老父,也因心情不佳而生了病,最后也是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了。
如果說父親的離去讓我的天空塌了一半的話,那么老母親的生活不能自理,對我來說不亞于塌了整個天空!
我的老家在安徽阜陽市。說來慚愧,我約有十個年頭沒回老家過春節(jié)了。一是春節(jié)期間車票緊張,出行不便;二是北方冬天室內有暖氣。父母年輕時,我五年回去一次,當父母不再年輕后,我每年回去一次,多在春暖花開時。今年春節(jié)與往日不同,父親剛走,我建議在外工作的兄妹,這次春節(jié)最好都回老家過年,以安慰老母的心!兄妹都積極響應,都說我這個建議好!
今年春節(jié),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通過不斷在網上刷票才買到除夕到家的火車票。十個年頭春節(jié)沒回去了,母親在老家由二哥、小弟照顧著,自我購票后,就抽空上街為他們買禮物,吃的用的還有為老母親、小輩們準備的紅包,裝了好幾個行李。(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回去那天,北京西站候車大廳用人山人海來形容并不過分。到處是黑壓壓的人群,有坐著的,有站著的,有躺著的,有靠著的,行李擺的亂七八糟。過了一個多小時,終于開始檢票,人群嘩啦啦站成一個大隊,提物背包地擁擠著往進站口移動,好不容易擠上了列車,一 陣忙亂才放好物品。雖是冬天也已大汗淋漓了。
雖然自回家半個月前已思緒萬千,一直沒休息好,還考慮計劃購物的勞累,但比起他們常常照顧母親來,太微不足道了。每想起這些,我就不由得掉眼淚。我受父母的遺傳,天生多愁善感,被同事認為是林黛玉似的人物。我在單位搞文字工作,業(yè)余時間喜歡寫些小文章。常常是看一段文字或寫一篇文章或看到生活中的一種現(xiàn)象,立即想到父母來,思緒飛到父母身邊。這心情久久揮之不去。有時無法工作,只有丟下手頭的讀寫。是的,烏鴉有反哺之孝,羊羔有跪乳之恩,更何況人呢!
列車啟動后,我無心欣賞車外的大自然風光,坐在座位上,閉目想象著見到老母親時又是一番怎樣的心情?母親現(xiàn)在如何?很消瘦嗎?頭上滿是白發(fā)了吧?越想越感慨,不覺落下淚來?;秀敝形曳路鹂吹搅烁赣H站在我面前說:“我走了,你們兄妹要對媽媽好點??!她一輩子為這個家操勞,沒過幾天好日子?!蔽壹焙埃骸?a target="_blank">爸爸!”醒來一頭大汗,原來我打盹的時候做了一個夢。我抬頭看車廂,車廂內中間走道及車廂兩頭的衛(wèi)生間都站滿了疲憊的人,若想打點水或去衛(wèi)生間都十分困難。
從火車踏入家鄉(xiāng)的土地那刻起,我就在心中吶喊:“安徽阜陽,我的家鄉(xiāng),我回來了!”繼而心里是撲騰騰地跳動!在外漂泊了許多年,再回首,家鄉(xiāng)的土地依舊。車窗外那一塊塊綠油油的麥田,清澈的小河,一排排小白楊樹,雖被嚴寒奪去葉子,但仍堅強地挺立著,儼然像一隊隊站崗放哨、護衛(wèi)著我們歸來的哨兵。列車呀!您慢慢前行,讓我看一看家鄉(xiāng)的河流、麥田,讓那盡收我眼底的一草一木看個夠吧!可矛盾的是,此時又歸心似箭,想盡快見到朝思暮想的老母親。
到了列車終點站阜陽站,侄兒開車來接,直接把我送到老母親所在處,即小弟家。侄兒一路狂奔,小車如離弦之箭,一會兒就到了小弟家所在的小康村。那一排排三層樓房,如大城市別墅似的,很是氣派。進入院內,早有二哥、二嫂、小弟、弟媳及侄兒、侄媳、侄女還有侄兒下一代的小孫子等一群人全在翹首等候了。進門見到老母親靠在客廳沙發(fā)上,那消瘦的面孔、滿頭的白發(fā)、潮濕的眼睛……見我在端詳她,她用那顫抖的手指向沙發(fā)讓我坐。我再也忍不住了,喊了一聲:“媽媽!”繼而淚如雨下,跪倒在老母親面前,啪!啪!啪!磕了三個響頭!
這三個響頭代表著我的虧欠、慚愧及不敬不孝等復雜的心理。待我抬起淚眼,轉動有些麻木的額頭站起身時,見后面跪了一片,他們都口中念念有詞:“給媽媽,給奶奶,給太奶奶辭舊歲了……”家鄉(xiāng)自古就有除夕晚上給父母磕頭辭舊歲的風俗,我真希望這給老人辭舊歲磕頭的風俗代代相傳,提醒晚輩在新的一年里,無論工作多忙,也不能視年邁的老人為累贅。無論什么時候都應讓孝道發(fā)揚光大!并一代代傳承下去。我們中華民族向來是禮儀之邦,講文明、重孝道。因此,才無愧于傲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我的老母親是舊社會出生的人,現(xiàn)已八旬有余,一生吃了很多苦。七歲時,蔣介石下令黃河花園口決堤以阻擊日軍。殊不知,給這一口岸的老百姓帶來巨大災難,當時淹死和餓死百姓多達八十多萬,好多人為了生存,不得不賣兒賣妻。我那七歲的母親就是被萬般無奈的外公外婆送給人家當童養(yǎng)媳的。收養(yǎng)的那家也很窮,且為人一般,總是把童年的母親當大人使用,拔草喂牛,種莊稼。他們一家人吃細糧,而給母親吃粗糧糠窩頭,還有一妹妹常欺負母親。解放后,母親走出這個家庭,17歲當上了婦女干部,打土豪分田地,堅決跟黨走。后因沒文化,工作吃力,經人介紹與在基層工作的我父親成了家,支持我父親的工作,肩負著相夫教子的責任,過起了柴米油鹽的生活。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母親常教育我們說:“過日子要細水長流,要知道節(jié)儉。讀書要認真,媽媽就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虧呀!”為給我們兄妹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總是看到母親不停的勞作。70年代,我上小學時,常常一覺醒來,見到母親點著燈納鞋底呢。白天見母親兩眼熬的紅腫,還要下地干農活掙工分。?。∵@默默無聞,這無條件,為了子女成長,無私奉獻的精神,只有父母才能做到??!尤其是母親,為了子女們,真是甘灑血汗,甘獻青春!我在市廣播事業(yè)局工作后,每當我下班回家,母親聽到我的自行車鈴聲時,正在忙著做飯的她,總是笑容滿面的出來迎接我。這份溫馨就別提了?,F(xiàn)在想起來,仍有一股股暖流流遍我的全身……
80年代末期,我調往江蘇南京工作。90年代我成家后,有了一小套獨立住房后就接母親來住。母親,中等身材,心靈手巧,性格細膩,做事干凈利落,井井有條,很適合大城市生活。常常為我們買菜燒飯,不久就膚白體微胖了??刹攀煜こ鞘械纳?,此時尚在老家閑不住的父親,退休后開荒種菜,既不愿來城市生活,同時又離不開母親,便不讓她常待這邊。一次次讓二哥發(fā)電報催回,又要來人接,硬是把母親給接走了。這就是我那勤勞善良、逆來順受的母親?。?/p>
家鄉(xiāng)有一風俗,每年農歷正月十六,女兒要給父母送“老燕”(一種形似燕子的饅頭)。我與妹妹都在外省市工作,很少有機會送父母“老燕”。這次回家過春節(jié),我終于有機會給老母親送“老燕”了,可父親再也吃不到我買的東西了。寫此無限感慨,虧欠之感不由得涌上心頭,已淚水漣漣了。正是應了這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了?!?a target="_blank">以前,我曾暗暗發(fā)誓,等母親自由了,一定把她老人家接來身邊生活,好好孝敬這苦水里泡大的母親。人世間的事就是這樣不遂人愿,父親走了。老母親自由了,可是卻生了病,生活不能自理了。這讓遠在幾千里之外的我,想孝敬也無能為力了……難過,想不通,只能叩問蒼天:“這就是人生嗎?因何如此?!順心事不常有,而不順心的事卻常常有??!這又為何呢?!”
2004年,我隨愛人調到首都北京工作。我知道自己走的最遠,回家鄉(xiāng)一次不易,每次回去總設法多住幾天。這次,我告誡自己:無論如何都要過了元宵節(jié)再回京。每天飯前飯后給老母親洗手、漱口,晚上等客人走后,燒些熱水與老母親同盆洗腳。用所謂城里拿筆桿女兒的腳,來溫暖老母親沒火力的冰冷的腳。這不僅是腳與腳的相碰,也是心與心的相通。老母親微笑著,我心里也樂開了花。
我也曾想接母親來北京生活,可想來想去,就算我作出犧牲,少寫文章,拿出更多時間來照料老母親,也是困難重重。我所居住的北京亞運村高層公寓,一樓入口處有二層臺階。雖是師干房,但家里門口不寬敞,設計不科學,僅輪椅就無法進出。衛(wèi)生間門口也有臺階,只能一人進出。另外家人都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再者大城市鴿子籠似的住房,母親也是不習慣。又幾千里之遙,來往路上萬一有個好歹怎么辦?能想的都想了,人力、物力客觀上有諸多不允,只能讓母親留在小弟家,他們那里有個大院子,進出方便。弟媳也實在,人不錯,他們對老母親還是講孝道的。母親畢竟在那里生活了一輩子呀!
時間過得飛快,十幾天一晃就過去了。我走的那天,母親挺激動,無奈,我只有想方設法多回去看望老母親了……
感慨,只能感慨!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健康長壽!都能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愿天下的子女都能盡到晚輩之責,照顧好身邊的父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文藝座談會上強調:“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向往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這樣,我們的民族就能永遠健康向上!永遠充滿希望!”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70086/
向老母親磕了三響頭的評論 (共 9 條)
- 雪靈 推薦閱讀并說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寫下這個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