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漫步(蔣春明)
大暑過后,江南的天氣還是那么炎熱。入秋時,我客居在蕪湖東郊的清水鎮(zhèn)。
小鎮(zhèn)規(guī)模不大,但也樓房林立,綠樹成蔭,給人以整潔精巧的印象。
鎮(zhèn)子的南面,有一條通向長江又匯集幾道山溪的大河,灣灣的河水在這里是一半混濁,一半澄清,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清水河,我想,小鎮(zhèn)也是因此而得名的吧。
鎮(zhèn)外,正在興建的合杭高速公路從這里經(jīng)過,宛若一條巨龍抱起小鎮(zhèn),跨越清水河。它除給小鎮(zhèn)憑添壯觀之外,還增添無限生機。
小鎮(zhèn)是繁榮的,也是忙碌的。正因為這里的生機,我也暫時成了在這里忙碌的人。
連日勞頓,不停奔波。我?guī)缀跬鼌s身在江南的早秋。今天,怡逢有空,乘著早涼,我且仔細(xì)地觀賞清水河在晨曦里的風(fēng)姿吧。(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走出住處,稍離南街,是一座座農(nóng)戶的宅院。屋后,都長著翠竹和桐樹。高高的桐樹蓬開的枝葉,像擎起遮雨的大傘。宅院不遠(yuǎn)的東邊,是通往萱州黃山的故道。兩旁的建筑在杉樹的映襯下或高或低,忽明忽暗。近莊,竹木架子上掛滿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不太引人注意的是西邊的池塘,它也不甘寂寞,聚積汪汪綠水,養(yǎng)育種種池魚。水面上,不疏不密的荷藕,還未過開花的季節(jié) 。
穿過莊院前行,不遠(yuǎn)登上清水河大堤?;厥走h(yuǎn)眺,頓覺視野又開闊了許多。
小鎮(zhèn)后邊的一帶遠(yuǎn)山,在淡淡的云霧中時隱時現(xiàn),變幻的婀娜多姿。眼下,一片黃色的雙季稻,在微風(fēng)里蕩起層層金波,叫人頓感即將收獲的喜悅。整個鎮(zhèn)子,處在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元武的天人合一的山水格局中,顯得氣象萬千。
沿著大堤漫步,滿眼“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詩情畫意,讓人大開賞心悅目的情懷。
越過蔬菜大棚,前行便是一座果園環(huán)抱的丘陵。樹上三三兩兩帶著紅尖兒的桃子,依偎著盎然的桃葉還是那么纏綿。密密麻麻的黃梨壓彎樹腰,在枝頭擠出誘人的甜意。更惹眼的要數(shù)另一邊的蘋果;圓圓的綠葉掩不住張張泛起紅暈的臉頰,低下頭,似在想著自己的心思。
園子上空漫著一層薄薄的霧,看不見鳥兒歡蹦的身影,但輕脆的鳴叫聲卻不絕于耳。
太陽慢慢地爬上東山。彤紅的光線照著山頭上輕柔的白云映出五彩的朝霞。滿目的河山起伏在絢麗的霞光里,顯得更加迷人。
旭日蒸散河面上彌漫的晨霧,轉(zhuǎn)眼間化成絲絲縷縷。南岸的景色不再朦朧,郁郁蔥蔥的是一望無際的苗圃。這里以培育盆景、花卉名聞遐邇;更以盛產(chǎn)草坪、樟樹而譽滿江南。這里的青山綠水,還引來眾多被保護的鳥類在這里棲身。
流連在清水堤,我一邊走,一邊感受著這里的一切所包容的精神內(nèi)涵與文化底蘊。
驀然,目光被定格在堤下空曠的草地上——多條水牛在低頭啃草,一群白鷺繞膝覓蟲,有的,在牛腹鉆來鉆去的追逐水蒼;有的在牛角跳上跳下的皮玩;有的從容地站上牛背,昂首翹望。啊!一幅幅活生生的畫面裝點著清水河的早晨。
我,被眼前景象溶化了。情景縈懷,感觸的詩句脫口而出:
黑牛牧草地,白鷺覓昆蟲。
遠(yuǎn)山紅日照,近水綠意濃。
鳥畜無相侵,人心卻不同。
一生逐名利,百年夢幻中。
吟罷,我似乎體感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份心境,那份清趣。
一陣輕風(fēng),從楓樹那一邊吹來一絲涼意;忽然間勾起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一群鳥兒,在空中飄動,又匆匆而去,它們不能為我描繪出家鄉(xiāng)的樣子。我只好在清水河畔對家鄉(xiāng)遙寄游子的情思和感受了。
2000年早秋于皖南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7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