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情緣
晚春初夏,自然風景佳勝。那日聽朋友言道:“響水灘景色尚好?!?/p>
閑暇時間且少,本無意于心,但響水的景色更使我牽掛。課后僅有的一個小時,我來不及休憩、換衣、甚至吃一碗簡淡的酸湯泡飯。我不斷地加快腳步。
路無改,風景不一。將近響水,有綠色植物臨河而立,道中植物不一。有芭蕉招風、華桑窺日、綠茶待雨......許多植物應時佳盛。欣然行處轉角,滿山綠油蔥郁,莫是老天癡迷這美景而故作掩飾?蓋上去的一張綠布讓它不為外人觀道?老頭也夠小氣的。
因為出門倉促,日照也無,只是多來了些清風,穿得又有些單薄,臨近響水便感來幾嗖涼意。竟一個噴嚏嚇走了正停在欄桿上小憩的鳥兒。進了響水,走的是古木小道,各種綠油的植物妖嬈,其中垂枝桑最多,顏色也最好,枝葉低得齊頭,擾盡了游人。藤蘿條條垂下,猶似瀑布一般朝小湖流瀉下去。抬頭環(huán)顧,草木綠得逼人,枝葉里的綠素似乎都達到飽和狀態(tài)了,顯示出過分、近于夸張的旺盛,葉尖又綠得幾欲滴水。那么這還能添些什么樣的美呢?湖水同山一色,我竟妄斷那湖水是從葉子上滴落下來的。湖岸的綠柳灑脫地在風中盡顯風姿,或是在爭奪湖水的青睞,或是單純的自我陶醉?岸邊還有其它零碎的植物,倒也蔥郁。湖上白鷗起舞戲水,起初只是一只在湖面獨舞,已而又飛來一只,時而比翼雙飛,時而各展其態(tài),時而沖天直上,時而盤旋點水。我心中暗自稱絕。
漠然一會兒,我沿著小道徑去,漸聞水聲潺潺而愈近愈烈。臨近瀑口,憑欄歇腳。
此處沒有半點的喧鬧,我享受這空前的舒適,沒有外界喧囂亂爾,沒有塵事勞形。我且聽得見流水沖擊湖面的音樂,賞得見浪花在湖面跳起的舞蹈。高端又不失內涵,低調又不下檔次。還是有些激動人心的。這奏響著的絕美絲竹泛濫,湖對岸車輛的笛聲也隨之黯然,湖岸往來人兒的談笑聲,更是虛無縹緲。此景怎不叫人陶醉?怎不叫人癡迷?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若是緲然如塵而存于此景,也是隨和我的本性的??!我閉上雙眼,讓心靈迎接這水聲的轟擊,我似乎要走進它的世界,同它奔流不息,永無止盡的流淌,給別人以雄壯氣勢的心靈上的搏擊。想不到這空曠輕靈的湖水竟能斂和我怪癖的性格,為它唱絕了。然而柳宗元逢經小石潭,石潭景色幽靜秀氣,但以其境過清,最終離去。我尚且回過神來,念叨不能呆得太久,定非要給它強加上個“凄清”的罪名,才讓我有面子的離去。我盡力不讓我的杞憂憂患成現實,轉眼高處,見有人吶喊。莫道不消愁?我也想登上那高處,望盡一遍綠潮,肆無忌憚地將自己的愁緒盡情地傾吐出來,一點不留,對,一點也不留??晌也荒苓@樣,太失了‘文人’這個身份。可我還是悄悄地爬了上去,吶喊是不會有的,山水嘉盛此時,默默無言的站著,也讓我的內心幾經澎湃,久而又讓我記起陶弘景寫給謝中書的句子:(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小山小水,倒是沒那么的雄渾壯麗,但清秀也夠使我銷魂的了。只可惜這欲界的仙都,至今也沒有人能真正領會它的奧義了。太白好游,然而卻未來乎此地,不然因是盡多的佳文流傳。好歹也能讓我訊些詩來吟誦,也不至于落得個空寂寞。然而此地自是不如西湖,東坡癡迷那里,我沒去過西湖,但想想便知道了,應是人多而景色憔悴,尚且沒有前時的風姿了。西湖漸老,淡妝濃抹也不一定是相宜的。時事變遷,萬物各領風騷百年。好的東西總是被人們爭著要,那些好過的,也沒人會去惦記了,不好的更不用說了。然而什么是好,什么不好,又由誰來定呢?此時尚可不想,萬物各有姿態(tài),我且適與這綠景佳麗。然則家鄉(xiāng)沒有此景,若是湖山相連的話,相必也更勝此些。
下見小湖,湖水依舊清冽,遠處的白鷗在湖堤旁的灌木叢中歇腳。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已然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我的心情如這景色般的好,相比平時那瑣然嘈雜的生活, 這倒是一種前無僅有的享受。
忽然有游人對語:“前些日來過,今日湖水竟少了許多。”
同游者也聲應合:“沒有前些日好看了。”
我不知前幾日如何,只曉得此景甚好,讓人癡醉。若是再添點荷藕也好!若今早些來到,想必是“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可想我是無福消受的了,于是我又想起了《如夢令》里的曲子: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念到這兒,又添了些興趣。若我也擬輕舟泛湖,當我泛舟深處,會不會驚飛那正在岸頭安然小憩的白鷗?然而我自然想去,可是無法涉足,欲濟又無舟楫、夕陽又在嘆晚、光陰又催我離去。
暫且別了這古木小道,彌漫著湖水與山景氣色的清香。徐徐走過,十步回一頭,回眸乍看,湖岸的白鷗又在湖面上安然起舞了。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8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