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切勿走極端
維權切勿走極端
椐報載,9月3日,在龍南縣汽車站門口,一中年婦女和兩名年輕女子對一長發(fā)女子進行踢打、辱罵,還將該女子的衣服脫光使其全身裸露在大庭廣眾之下。民警趕赴現場處置時得知,中年婦女袁某懷疑丈夫王某與溫姓女子出軌。為保衛(wèi)婚姻、教訓破壞其家庭的溫某,袁某便帶上兩個女兒,在車站守侯溫某。目前,涉嫌侮辱他人的袁某母女三人已被行政拘留。(《贛州晚報》2015年9月12日A5版)
說實在的,社會之大,無奇不有。原配毆打、侮辱“小三”的事件經常發(fā)生,已讓視聽麻木。令筆者感興趣的是,處理此事的龍南警方提醒:法治社會,維權應當依法進行。與其痛打“小三”,不如反思如何挽回婚姻。細想一下,夫妻間的侵權行為客觀上一直都存在,只是在夫權至上的古代社會,這一問題并沒有得到認識。發(fā)展至近現代社會,夫妻人格獨立、地位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權利意識的提升使得婚內維權意識也開始蘇醒。然而,針對現實生活中層出不窮的婚內侵權行為,受到對方侵害的夫妻一方不是尋求通過法律手段來恢復、救濟自己所受到的損害,往往是通過自己那自以為“理直氣壯”的極端方式來提醒、懲戒對方尊重自己的權益和婚姻家庭的整體利益。其結果,大多適得其反。所以說,以某種極端方式來“討公道”實在是不可取,是不理智的選擇。就如文前提到的袁某,就得為自己的極端行為“埋單”:根據我國刑法規(guī)定,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敗壞她人名譽,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構成侮辱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冷靜的思考一下,在一個開放的和高速發(fā)展的現代社會,每天都充滿了誘惑和挑戰(zhàn),一勞永逸的婚姻已經成為過去。毋庸置疑,“小三”的出現也是檢驗二人對愛情和婚姻忠誠度的一個機會,婚姻里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似的“小三”,只能說明感情已經出現裂縫,而厭恨、氣憤和不服氣往往讓人失去理智做出種種荒唐的行為,這些行為對婚姻的挽回并不能起到什么實質性的作用,冷靜的反思婚姻出現的危機和漏洞才是正確的做法。在如今這個崇尚法治的社會里,公民懂得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是可喜可賀的,但維權一定要依法行事,否則很可能會走入誤區(qū)。
舉一反三。在現實社會生活中,諸如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價格和質量的紛爭與維權、務工者與雇工方的薪酬以及福利保障方面的維權、征地拆遷時被拆遷者與拆遷者之間的利益紛爭與權益維護等等,都應該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商談協商,尋求各自認可的方法,千萬不要走極端。當然,要想真正做到讓百姓不走極端來維權,各級黨政和職能部門也應出臺系列配套措施,引導人們走法律途徑來維權。比如降低維權成本、減免費用、簡化程序、縮短時間、暢通利益訴求渠道,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制度,促使維權者通過合法的渠道達到自己的維權目的。
2015,09,13.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83177/
維權切勿走極端的評論 (共 8 條)
- 雪靈 推薦閱讀并說 當然,要想真正做到讓百姓不走極端來維權,各級黨政和職能部門也應出臺系列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