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

“人越寂寞越容易縱容?!?/p>
耳機里唱著樊凡的《不痛》,特別喜歡這句歌詞。從小爸媽就不在身邊,自己自然而然地成了留守兒童,一直過著學校寄宿生活,所以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獨立生活,所以每到一處新地方我都能很快適應不同的生活。而人越發(fā)地大了,就越有一種孤單的思緒縈繞在心頭。在人群中,盡管周圍鬧哄哄的,我依然可以一言不發(fā),就像自己周圍有一扇隔音墻,將自己置身于幽閉的另一個空間。從小就是個沒什么存在感的人,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和幾個同學走在一起,一開始我們還有說有笑的,有時我突然就不說話了,也越走越慢,就走在了他們的后面,他們也沒發(fā)覺。在后面看見他們的背影越來越小,距離好遠。
在大人們的眼中,我是一個十足的乖孩子、好學生,他們經(jīng)常對他們自己的子女說“你看人家朋朋,爸媽在外頭,也沒人管,還那么聽話”,每次聽到這句話都像一團細絲纏在心上,很亂。我有時在想,如果讓我待在爸媽身邊,我成績壞一點、穿得破一點、吃得差一點也沒關系,只要他們在我身邊。但我有辦法嗎?沒有!他們?yōu)檫@個家已經(jīng)付出了許多,我不能再對他們要求更多了,他們更不愿意將自己的兒子仍在家里。他們離開的那個地方,我還在那里,再怎么說那里也是一個有點絲絲溫暖的家,晚上還有熱水洗腳,我生病了還有爺爺奶奶為我忙前忙后,而爸爸媽媽呢?他們所在的異鄉(xiāng),卻是一個冰冷的地方,晚上下班回家,不,是回屋子,也只能匆匆地洗一個冷水腳就上床,甚至有時候困得連腳都不想洗,就向那沒有一點暖意的床撲去。雖然我理解他們,我也盡量懂事一點,而我在我本應該撒嬌的年齡懂事了。但我畢竟只是個孩子,我也會哭,但我不敢當著爺爺奶奶的面,我怕他們告訴爸爸媽媽,就有時躲在被窩里,有時跑到山頂上去,更多的是在山上,在那里我可以大聲地吼出來,可以盡情地揮灑我的淚水。每次都要在山上待很久才下山,必須等眼角的紅色完全褪去。接著再下山當一個乖孩子、好學生。
也許是從小就一個人慣了,長大了也不怎們合群,更多的是一個人呆在人少的地方。坐在河邊,前邊是河水流淌,不知水有沒有盡頭;后面是車流涌動,有起點,有終點,但這兩點之間不知有多少個站。河風打在臉上,有點微痛,但很清爽,舒服!睡在凳子上,看天,灰灰的。記得小時候一個人在山上,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躺在草地上看天,那時的家很藍,分不清那是海的顏色還是天的顏色,天空有幾片云鑲在藍色里,像棉花糖掛在天上,天空就只有藍和白兩種顏色,喜歡去幻想那一朵朵白云像什么,一朵云可以被我想象成許多東西,有豬、有馬、有龍,更有孫悟空,有時風把白云吹變了形狀,又被我想成了其他幾個東西?,F(xiàn)在想想,那時是快樂的,很單純,而現(xiàn)在再沒有機會去想象白云像什么了。
讀大學后,離家更遠了,與身邊的人更沒有任何情感上的牽掛,在一個無親無故的城市,感覺周圍寂寞的氛圍更加重了。還是喜歡一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去河邊看河水、看車流,一樣的,河水不知道終點,車流呢?我還是不知道中間有幾個站。在大學里,又喜歡上了一個人跑步,出一身汗,很舒服,淚水都變成了汗水從皮膚滲出來。跑步完洗澡,熱水從頭頂流下來,水流蓋過雙眼,是淚?是水?我不清楚。有時也去大街上走,漫無目的,來來回回走幾遍,旁邊的店家投來不解的目光。
記得有人問過我,包括媽媽,“朋朋,你的夢想是什么”,我每次都回答“還不知道”。其實我知道,而且清楚得不得了:我想有個家。(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這時,已到了夜晚11點,簽字筆的墨水也快完了。洗一個冷水腳,躺進冰冷的被窩里。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87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