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衰退與消亡
生命的衰退與消亡
白蘭華
看到這樣一段文字:
生命的兩端是不平等的:1歲孩子把牛奶打翻往往被原諒,而80歲老人任性把水倒了,大家就或有責備。1歲的孩子不愁沒人喂養(yǎng),80歲的老人卻擔心沒人贍養(yǎng)!阿爾茨海默病的殘忍就在這里,孩子怎樣成長,老人就怎樣退化。他們沒有“癡呆”,只是回歸孩子的狀態(tài)。當他們忘記往事,忘記如何吃飯,忘記如何說話,請耐心對待。
突然難過,無法自已。
年老帶來的病痛與折磨,竟是這般的驚心與殘酷。(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盡管身體的衰朽,生命的老去,是亙古以來無法改變的鐵的事實,但我還是無法面對無法接受一個生命的衰退乃至其漸漸的消亡。
外婆年輕的時候,生活很艱難。早年喪夫,帶著三個女兒改嫁,結果又落窮窩,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天天都像是過年關。她那時就想,我苦點累點算個啥呀,把五個女兒養(yǎng)大我就可以過上好日子了。結果,女兒大了,她終于不再為生計發(fā)愁,有吃有穿,生活無憂,想不到卻被心腦血管病擊倒,偏癱18年,與中風后遺癥苦苦抗爭,痛苦而無奈地活著。
她常常吃啥吐啥,全身酸痛,骨頭骨節(jié)似乎有螞蟻啃食,說不出地難受。如果遇上節(jié)氣變化,更是雪上加霜。我想,外婆究竟過了好多快樂舒坦的日子呢?一輩子勤儉持家,一輩子辛苦勞作,老了還得忍受病痛折磨,為她心傷,她卻心寬。為她不平,她卻坦然。外婆對她的一生不后悔,不埋怨,唯有知足,唯有心安。其實,日子就是這么熬下去的,熬過來了就陽光燦爛月白風清,熬不過去就畫地為牢自我傷害。
外婆離開的那個初夏的黃昏,她和四姨媽邊吃晚餐邊聊天。她說了很久以來最多的話,她說她是李家屋頭活得最久的人,四姨媽說你要爭取活到90歲,多看些光景,多享些福,外婆點點頭,說活90歲怕沒啥問題。此時,外婆離她86歲的生日還差個把月的時間。外婆和平常一樣,不需人攙扶,拄著拐杖獨自蹣跚著回到寢室,一般她要休息會兒再看電視。哪知在沒任何征兆沒任何異樣的情況下,外婆悄悄走了。她平躺地上,雙腿打直,手貼褲縫,連彎曲變形的左手都調(diào)整得端端正正。鞋子脫了下來,鞋尖朝向身體,擺放整齊。外婆眉眼緊閉,神態(tài)安詳。想不到,外婆竟選擇這樣的姿態(tài)離開。
外婆曾說過,她過世時不要睡床,不然到了陰間,要背床,會很累很不方便。她還說,她走時不會磨遭人,會走得很快當,說走就走了。她還說,上天眷顧她,病病殃殃還活了那么久。一切應驗,她在我們都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放松自己的身心,長長舒口氣,靜靜走了。
也許,不是蒼天眷顧,不是命運憐憫,而是外婆自身修來的福報,讓她高壽,讓她女兒孝順。她心地善良樂善好施的品行為她種下了善因,她勤扒苦做一心為家的美德為她結下了善果。她年輕時經(jīng)受的所有苦難最終成全了她。
外婆的樂觀豁達,外婆的生活智慧,令人敬佩教人感懷!
四姨媽說,她還記得30來往歲時的幸福時光。父母未老,她正年輕。她和姨父在外面打拼,外婆在家料理家務帶孩子。外婆為她解除后顧之憂的同時,四姨媽奮力工作,努力賺錢,想給外婆一個堅實的臂膀作依靠。就那么平靜了幾年,外婆腦溢血,險些喪命。輾轉了多家醫(yī)院,保住性命,留下了頑固的后遺癥,離不了人,需要人照顧。
那年,四姨媽32歲,上有老,下有小的,她是家里的主心骨、頂梁柱。承擔、隱忍、付出、委屈,她一個人默默地陪著年老病弱的父母。
四姨媽說,我孝敬父母,供養(yǎng)父母,為父母養(yǎng)老送終我就算完成任務了??墒?,當你完成任務時,你也就老了。老,是一個誰也逃避不開的命題。
外公外婆高壽。在農(nóng)村,翻過80歲的老人就算是高壽了。他們還算有福,生養(yǎng)了五個女兒比五個兒子管用,把四姨媽留在家里招了個女婿上門當兒子使。天隨人愿,做家具生意的姨媽姨父照顧了雙方家庭的老人,都是曾經(jīng)在苦水里泡過的人,彼此惺惺相惜,互相攙扶,在一個屋檐下,過著平靜悠緩的日子。
最先走的是外公。老年癡呆3年,最終功能衰竭,油盡燈枯。癡呆真的可怕。那個夏夜,外公從床上滾落下來,在冰涼的地板上不知待了好久。家人發(fā)現(xiàn)時,外公就認知模糊,思維混亂,胡話連篇。
他曾走到廢棄的祖屋里,眼淚汪汪地久坐,任憑親人怎么尋找,都不應聲。附近的溝渠、堰塘、糞坑,都一一撈了個遍,都以為他走丟了,馬上就要打電話報警了。突然,有人建議去住房后面的老屋看看。只見外公頹然坐在地上,在結滿蜘蛛網(wǎng)布滿灰塵的屋子里老淚縱橫。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似乎誰都預感到了什么。
雖然他癡呆,但有些東西已深入了骨髓,應該不會忘記。比如,一直呆在他身邊的四姨媽,不管什么時候,他總能清楚叫出她的名字,只有四姨媽說的話他才聽得進去。
對于祖屋,外公不會忘記。不然,他費盡心機進去干啥呢?那里,有他年少的回憶,有他久逝的父母。是不是父母在冥冥中召喚他呢?
為了怕外公走失,也為了有好的生活條件和醫(yī)療條件,外公被送往療養(yǎng)院,相當于幼兒園的孩子全托。
其實,人生真的有很多相似之處,老還小,老還小,人老了,就變成了小孩子,需要人陪,需要人哄,需要和人說話。他吃不來飯了,要你喂。他走不動路了,要你扶。他常常莫名地哭,要你安慰。
外公在療養(yǎng)院里,從此不再下床,害怕光,害怕見陌生人,“躲”在角落,與外界隔絕。他除了吃喝拉撒,再沒別的需求,像個單純透明的孩子。
外公彌留之際,一口氣久久未曾落下。我們接他回家,他在他床上躺了會兒,就安然去世。原來,他和許多老人一樣,需要葉落歸根。
四姨媽送走了外公外婆,她也50多歲了,也快老了。我們說歲月不饒人,其實我們又何曾饒過歲月?我們總在歲月里沉浮掙扎,緊緊抓住歲月不放,與歲月勢不兩立。
令我們無法釋懷的是,媽媽老年又面臨與外婆相似的處境。年老的宿命,擺在了我的面前。
一場意外,媽媽腦部受傷,動了開顱手術,昏迷15天,終于醒來。命大福大,兒女欣慰??墒橇粝缕c的后遺癥,折磨著媽媽的精神和肉體。
還好,經(jīng)過科學系統(tǒng)的康復訓練,媽媽行走不成問題,但左手的功能基本喪失。媽媽堅信,她的左手經(jīng)過治療和鍛煉,一定能恢復從前。只要她看到電視里面的廣告說哪種問世的新藥對她的治療有幫助,就讓我們給她買回來試用。只要她聽說哪兒的醫(yī)生治療這種疑難雜癥有效,就要我們帶她去尋醫(yī)問藥。甚至村子里的人說的一些偏方,她也刨根問底一一實踐。因為,她無法接受自己的現(xiàn)在,無法排解內(nèi)心的障礙。
應該說針灸、藥熏等傳統(tǒng)治療方法,對媽媽的肢體康復有很大的輔助治療效果??蓩寢屝奶保榫w波動大,一兩個療程下來不咋見效,她就要求換醫(yī)院另找大夫。勸她堅持久點,可她怎么也沒那份耐心。醫(yī)生說,你媽媽能恢復到現(xiàn)在的狀況,已很不錯了,可以說是一個奇跡。要想恢復到像正常人一樣,近乎不可能??晌覀儫o法告知她的真相,不忍破滅她心底熊熊燃燒的希望。
媽媽懷念從前好手好腳的日子。年輕時,她一個人帶3個孩子,還要種5畝多田,忙得披星戴月,忙得腳不沾地,可那忙碌里全是沉甸甸的希望。就是曾經(jīng)的四次手術,每次都險象環(huán)生,每次都如履薄冰,媽媽也不曾畏懼,至少她行走自如,身心自由。包括兩個孫子讀書,她每天接送,督促學習,檢查簽字,嚴重挑戰(zhàn)著媽媽的文化水平,可媽媽慢慢學,認真得一絲不茍,因為含飴弄孫的日子,含蘊的是滿滿的幸福。
年輕的苦和累換來她老年的甘與甜。媽媽該好好享福了??擅\捉弄人,病痛跟著她,寸步不離。人,繞不開生老病死的圈兒,真的苦啊。
媽媽說她是廢人,拖累家人了。她曾經(jīng)將農(nóng)藥遞到嘴邊,最終還是顫抖著放下。她說子女好不容易把她從鬼門關里搶奪回來,她不忍辜負。她說她還沒看到她帶大的兩個孫子完成學業(yè),她心有不甘。
爸爸說,你活著,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媽媽說,我日子難熬,度日如年啊。
我知道,媽媽缺少的是堅強的意志,是蓬勃的希望??墒?,對于一個長期備受病魔煎熬的老人,她的希望在哪兒呢?精神支柱又是什么?我只有說,家里離不了你,爸爸還需要你陪伴他,需要你好起來為忙碌的他煮飯。我只有說,孫子離不了你,孫子還需要你看著他等著他有出息,他要你享他的福。
那天,媽媽突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我們以為她中風了,狠下心來給她指肚放血,連夜送往醫(yī)院。診斷結果,繼發(fā)性癲癇。于是,再次住院治療。
半個月的時間,再次摧毀了媽媽的毅力。
由于用藥過多,血管老化,輸液成了難題。兩只手,兩只腳輪換著打點滴,青一塊紫一塊的,目不忍睹。一組藥物,要換幾個部位才能輸完,做子女的,真的不忍心看她痛苦。如果,能代替她的痛苦,哪怕一點點,我們都非常樂意。但沒辦法啊,只有勸媽媽忍耐,耐過去了就是勝利。
媽媽的抵觸情緒開始增加。家里的人她一個個的數(shù)落,說我們這兒做得不好,那兒做得不好。那些陳年舊事,她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說。婆媳關系姑嫂關系的難以調(diào)和,兄弟姊妹的明爭暗斗,她在娘家的不公平待遇,她在婆家遭受的種種屈辱。她只有爭強好勝,她只有迎難而上,才能保全這個家,讓這個家在風雨飄搖的日子里完整如初。
真的感謝媽媽的付出,媽媽這輩子活得好不容易。我們傾聽著她的訴苦,理解她,敬重她。媽媽,把你年輕時釘子都咬得斷的潑辣干練的勁仗拿出來好嗎? 媽媽搖頭。她說她這一生算是徹徹底底失敗了。奮斗一生,沒換來好的結局。
不,媽媽。我一直視爸媽為驕傲。我經(jīng)常以爸媽的事例來鞭策自己,教育兒子。爸爸身殘志堅,自學成才,擁有自己的事業(yè),實現(xiàn)了生命的價值。好多殘疾人,自怨自艾自暴自棄,生活無以為繼,活得沒有尊嚴。而爸爸敢于和命運叫板,用知識改寫了自己的人生,用智慧詮釋了生命的燦爛。媽媽,歷經(jīng)坎坷磨難,依然站成大寫的人字,生命的堅韌、為人的正直、生活的隱忍、人性的通達,讓子女肅然起敬。父母帶給我的精神財富,如泉涌動。
媽媽說,我這次好不起來了,我責任已盡,對塵世不再眷念。
那夜,我站在醫(yī)院16樓的窗口,看著燈火閃耀的城池,目睹繁華冰涼的街市,我欲哭無淚。人老,就是這般的無助與無奈嗎?
媽媽,堅強些好嗎?像外婆那樣,活出生命的另一種風采。我在心底呼喚,我在心里祈禱。
這就是歲月的刀劍刻在我心上的傷。
人老,就意味著衰退,就意味著消亡。誰阻止得了?誰又能阻止?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9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