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
何謂英雄?古人云: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
要成為英雄,有兩個要件。第一要有智慧;第二要有過人的膽量、體魄和精力。
若論英雄,第一個繞不過的人,可能就是霸王項羽了。
世人往往以項羽為英雄,而以其對手劉邦為無賴。
項羽“長八尺余,力能扛鼎”,自己有詩也謂自己“力拔山兮氣蓋世”,到死都自認老子天下第一,是舉世無匹的英雄!
可是我覺得這個人真算不上什么英雄,有時甚至覺得這個人只是一個莽夫!(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在亡秦戰(zhàn)役中,坑殺秦降卒二十余萬人新安城南,卻不知道將之收為己用,充實壯大自己。
后來入關(guān)中,更是“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边@已經(jīng)是土匪的做派了!你覺得一個土匪能成就什么大事嗎?
有人對項羽說“關(guān)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可項羽卻說“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當(dāng)時項羽如果以關(guān)中為都城,爭霸天下的情形可能就是兩樣了。可惜項羽并不是真有天下之大志!而且那時候的咸陽也已經(jīng)被他放火燒的不象樣子了!
楚漢相爭,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shù)歲者,徒以吾兩人耳,愿與漢王挑戰(zhàn),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漢王笑謝曰:“吾寧斗智,不能斗力。”
我覺得這個提議真有點白癡,也太過一廂情愿,更是只想著任一己之力!這就是韓信評價項羽所說的“匹夫之勇”吧!
“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dāng)封爵者,印刓,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庇泄α哔p,印信都被自己摸娑壞了,還不舍得給人家!婦人之仁,這也是韓信對項羽的評價??梢妼椨疬@個人,連同時代的韓信都瞧不上!
項羽被圍垓下時說:“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dāng)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因決死,原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項羽說自己身七十余戰(zhàn),未嘗敗北。而今一旦敗了,就敗得一塌糊涂,敗得再無斗志了!最后又沖突廝殺一番,偏要力證是天要亡他,非戰(zhàn)之罪!敗了就敗了,承認就是了,可就是要給自己找個借口、找些顏面來!
最后又說什么“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
南宋李清照是有詩說過項羽好話。“生當(dāng)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逼鋵嵾@首詞只不過是李清照借項羽來諷刺南宋南渡君臣偏安杭州,卻只知安逸享樂,把杭州當(dāng)作了都城汴州,不思收復(fù)國土罷了。
唐朝杜牧有《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敝皇琼椨疬@末路之人,逆商為零,少了不屈不撓的精神!當(dāng)然也就再無東山再起之事了!
其實項羽是一個干什么都不徹底的人!“少時,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痹俸髞韺W(xué)兵法,“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xué)?!闭f他不學(xué)無術(shù)是過了,這個人在膽量、體魄和精力上也都沒得說,只是在智力上多少是有些問題的!
春秋時的越王勾踐可不象項羽,這是一位隱忍的英雄。他的堅毅忍耐絕非常人可以做到的。第一次吳越爭霸的時候,吳王夫差滅了越國。越王勾踐君臣通過賄賂太宰噽,吳王夫差才沒把勾踐給殺了。
《史記》載“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汝)忘會稽之恥邪?”
以這種方式砥礪自己,以讓自己念念不忘亡國之恥,這樣發(fā)憤圖強,不復(fù)國才怪來!所以就象吳子胥所擔(dān)心的那樣“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xùn),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二十多年的時間,越王色踐終于滅了吳,復(fù)了國,更成就了一代霸業(yè),躋身春秋五霸。
后世人多以勾踐臥薪嘗膽自勉。清文學(xué)家蔳松齡就有一幅傳揚很廣的對聯(lián),下聯(lián)就說到了勾踐,對聯(lián)是這樣說的: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是啊,奮發(fā)圖強,積極向上,還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呢?
并非所有的英雄都象項羽那樣,相貌堂堂,威風(fēng)凜凜,英氣逼人。
東漢末年的曹操就好象長得不怎么地。東晉孫盛《魏氏春秋》說“魏武王(曹操)姿貌短小”。曹操自己也曾對自己的相貌身高不自信?!妒勒f新語》載: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蔽何渎勚?,追殺此使。
《三國志?魏書》說崔季珪“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是長得比較好,也有威嚴的那種。曹操就找了這個人來冒充自己,自己則握著刀,侍從在旁。偏偏那匈奴使者還是只認“捉刀人”是英雄。
與之對,正史上還有一個自以為英雄的故事: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以是求去也。
無獨有偶,春秋時期的晏子也是個矬人。上面一段文字講的是晏子和他的相御(車夫)夫婦的故事。車夫的妻子對比晏子和車夫的身高、身份以及意氣姿態(tài)之后。對老公的無知深為痛恨,她是這樣數(shù)落她的老公的:“晏子身高不足六尺,為齊國相,名揚諸侯,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卻常有那種甘居人下的態(tài)度。你身高八尺,只不過區(qū)區(qū)一個車夫,而你那志得意滿,不可一世,自己燒得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姿態(tài)真讓人看不下去了!你還是讓我離開你吧,這日子我也實在過不下去了!”
曹操是一個有見識、多斷,行動力強的英雄!我們就以大家熟知的《三國演義》來說吧!
東漢末年,宦官為禍。當(dāng)時的大將軍何進,欲招地方掌兵大臣盡誅宦官。你看曹操是怎么說的:
且說曹操當(dāng)日對何進曰:“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dāng)假之權(quán)寵,使至于此.若欲治罪,,當(dāng)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敗也?!焙芜M怒曰:“孟德亦懷私意耶?”操退曰:“亂天下者,必進也?!?/p>
后來事情發(fā)展也真如曹操所說,東漢王朝果天下大亂。
董卓入京之后,廢原少帝,立陳留王為帝,是為獻帝。司徒王允憂董卓弄權(quán),社稷難保,于是以慶生為名,召諸大臣議事。當(dāng)時司徒王允哭,眾官也跟著哭,可謂是哭聲一片。這時候曹操又有不俗表現(xiàn)了。
坐中一人撫掌大笑曰:“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焉能哭死董卓耶?”允視之,乃驍騎校尉曹操也。
接下來就有曹操向王允借刀,以獻刀為名,刺殺董卓的故事了。英雄的行動力都是非常強的,想做的事情都是立馬去做的。
這見識,這行動力都不是那個四世三公,“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的袁紹所可比擬的了!
官渡之戰(zhàn),袁紹強,曹操弱,但最終以曹操勝利而告終,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戰(zhàn)后“于圖書中撿出書信一束,皆許都及軍中諸人與袁紹暗通之書。左右勸操:可一一核對姓名,收而殺之。操回答:當(dāng)紹之強,孤亦不能自保,何況他?于是命盡焚之,更不再問。”
放過這些私通袁紹,對自己不忠的手下,已經(jīng)超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范疇了,這就是英雄的寬仁之心、博大胸懷!
三國演義說:操幼時,好游獵,喜歌舞,有權(quán)謀,多機變。讓人以為其是紈绔子弟。其實曹操可不是一般的紈绔子弟,他只是不同于一般的讀書或習(xí)武之人罷了。英雄從來都不是墨守成規(guī),按部就班,規(guī)行鉅步的人!實際上曹操是個非常喜歡讀書,勤奮好學(xué)的人,他博覽群書,甚至為《孫子兵法》作過注。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xué)家和詩人,他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xué)。
東漢的劉備是一個常為人下,而又不甘居人下的英雄。
《三國演義》中寫曹、劉煮酒論英雄?!埃ú埽┎僭唬骸褒埬艽竽苄。苌茈[;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堉疄槲?,可比世之英雄?!?/p>
曹操可謂是劉備的知己!曹操以龍為喻來說劉備的為人處事,現(xiàn)在雖然境遇不好,但終非池中之物!他認為劉備是一個英雄,也是自己的對手,所謂:“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劉備先后投奔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等,幾乎一生都在東奔西走,寄人籬下。與曹操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講“玄德久歷四方”時,那真是相當(dāng)客氣的說法了!人都四十大幾了,還一事無成,沒有取得尺寸之地,一直在強者夾縫中求生存,只是到了最后最后才逆襲成功。
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比绻麤]有堅定的信仰,頑強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劉備可能成功嗎?
關(guān)于劉備,有一個髀肉復(fù)生的小故事,從此可見他是如何惕勵! “(劉備)遂起身如廁。因見己身髀肉得生,亦不覺潸然流溢。少頃復(fù)入席。表見玄德有淚容,怪問之。玄德長嘆曰:備往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騎,髀里肉生。日月蹉跎,老將至矣,而功業(yè)不建。是以悲耳!
髀肉復(fù)生,都流淚感嘆,天下能不三分嗎!
歷史上的謝安則是一個淡定、從容甚至可以說有點優(yōu)雅的英雄了!
三國兩晉時候。大概因為政治比較混亂吧,好多人對世道看不慣。不求聞達,那就只能獨善其身了。那時候的人好象特有品,特個性,也特可愛,所以有魏晉風(fēng)度之說。
這個謝安就是東晉時候的人。
還是用《世說新語》上的幾個小故事來說這個人吧!
其一:
謝太傅(謝安)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fēng)起浪涌,孫、王諸人色并遽,便唱使還。太傅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既風(fēng)轉(zhuǎn)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眾人即承響而回。于是審其量,足以鎮(zhèn)安朝野。
.從這件事里人們看到了謝安的氣度,認為他完全能夠鎮(zhèn)撫朝廷內(nèi)外,安定國家。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有的家庭不也是這樣嗎,有的家長易怒,動不動就發(fā)火,怎么就不想想妻子孩子在這個家庭中的感受呢!家長躁動,全家能安嗎?
其二:
桓公(桓溫,權(quán)臣,掌兵)伏甲設(shè)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問謝曰:“當(dāng)作何計?”謝神意不變,謂文度曰:“晉阼存亡,在此一行?!毕嗯c俱前。王之恐狀,轉(zhuǎn)見于色;謝之寬容愈表于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桓憚其曠遠,乃趣解兵。王、謝舊齊名,于此始判優(yōu)劣。
從這里我們看到:謝安的曠達風(fēng)度,謝安的淡定從容,救了他自己,也保全了東晉王室。
其三:
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蛦柣瓷侠?,答曰:“小兒輩大破賊?!币馍e止,不異于常。
謝安指揮了著名的淝水之戰(zhàn)——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這次戰(zhàn)役的勝利使得偏安的東晉王朝又延續(xù)了好多年。這就不光是清談的事,而是很務(wù)實的事情了。
北方的前秦進攻東晉的消息一傳來,那是朝野震動!謝安當(dāng)時是宰相,大家都看著他呢。他一方面要運籌前方軍事,一方面要安撫朝廷,鎮(zhèn)安朝野 ?!芭c人圍棋”,謝安就是以這種悠閑和從容來鎮(zhèn)撫國家的。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边@里描繪的是赤壁之戰(zhàn)中的周瑜。中國是一個出儒將的國度。運籌策帷幄之中,談笑間便決了勝負,贏了戰(zhàn)爭。
譬如為人,有的人整天咋咋呼呼,卻做不了什么事情;有的人不動聲色,應(yīng)該做的什么事情早就都做了。
姜子牙是到了晚年才成就的英雄。可見有時候英雄也要耐得住寂寞。
北宋的王安石,有詞《浪淘沙令》: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dāng)時身不遇,老了英雄。湯武偶相逢,風(fēng)虎云龍。興王只在談笑中。直至如今千載后,誰與爭功!
詞中的姓呂衰翁就是姜子牙了。
史記是這樣記載的: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彨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dāng)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惫侍栔弧疤?,載與俱歸,立為師。
呂尚一生窮困不得志。年老了,垂釣渭水,以期引起周文王的注意??汕赡翘熘芪耐醭霁C前,打了一卦,卦詞說所獲的什么都不是,是霸王之輔。就這樣就那么巧,在呂尚七十多歲的時候機會終于來了。
機會來了,當(dāng)然那也要呂尚肚里有貨才行。兩人一交談,周文王十分欣賞他,為之傾倒??赡軈紊袨榱诉@一天,一直在準備著吧,就這樣準備了七十年!呂尚后來輔佐周武王,滅了商,建立了周王朝,周王朝在歷史上存在了八百多年。
這就是英雄的際遇吧!
當(dāng)然英雄也不是完人。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象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這些人武力征伐、統(tǒng)一國家、開疆拓土,也建立了不世的功勛,但是在文治方面總是顯得不足。那個曾帶領(lǐng)導(dǎo)軍隊打到歐洲多瑙河畔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更不必說了,在毛澤東的眼里可能也沒有多少文化和素養(yǎng),只是一介莽夫吧!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英雄情結(jié)在。
小朋友從小愛看奧特曼,大了愛打游戲,再大可能會看武俠小說,歷史劇,可能也是在一直做著一個英雄夢吧!可英雄畢竟是少數(shù),其實做不了英雄也無妨,做個有責(zé)任心,有擔(dān)當(dāng)?shù)哪腥艘部梢粤耍?/p>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96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