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飛揚?行知腳印”

——學生習作匯編的“卷首語”
文/唐興祿
暑假開始前,孩子帶回一項“作業(yè)”,就是將他“一年級至三年級的寫話、習作錄入電腦、修改、設計、裝訂成書”。
我當時沒有在意,一是孩子幾大本的作業(yè)還沒做完,二是時間尚早。
直到接近“兩個尾聲”(作業(yè)接近尾聲、暑假接近尾聲),我才意識“三個困難”:“收集資料難”,因為多數(shù)作業(yè)本已無從找尋;“修改整理難”,因為孩子缺乏觀察思考和平時知識積累,習作質(zhì)量較差(改少了太差勁,改多了又失真);“設計裝訂難”,這才是最主要的。
當我和妻子意識到這是“編書”時,我立馬犯愁來。離開學校后,由于工作關系,我們讀書就少了,對于“書”的認識已漸行漸遠,甚至連起碼的結構組成都感到茫然。(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能力不夠,但態(tài)度端正。因為我們認為,老師這“別具匠心”的安排和囑咐,讓我們在工作忙亂之際,回過頭來看待和審視我們?nèi)菀缀鲆曈謽O為重要的東西。
現(xiàn)實中,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工作中,我們耗費主要的時間和精力。毋庸置疑,“工作”是挺重要的,“工作忙、應酬多”理所當然成為我們最好的托詞和借口。但工作只是我們生存需要和個人能力的體現(xiàn),只是幾十年的事業(yè)。
曾幾何時,在一本書上我讀到這樣一句名言:“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xù),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最好的正面?!辈皇菃??那個淘氣、頑皮的“金童”或“玉女”,關乎家庭、關乎社會、關乎國家未來,當之無愧,才是我們“一輩子的事業(yè)”。
所以,按照老師的引導,我和妻子開始一篇篇找尋孩子學習的記錄、童真的話語。從整理之初到修改完成,我一直在思考,是書都有名兒,哪怕是最差勁的“書”。最后,我將孩子習作匯編定題為《童心飛揚?行知腳印》。
“童心飛揚”是他的呢稱,“行知腳印”寄托了老師和我們家長的殷切期望。盡管孩子天性頑皮好動,行為養(yǎng)成較差,但我們一直在努力。因為老師不倦的關心和幫助,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為人父母的“責任”。
這本薄薄的習作匯編選錄了浩宸一年級到三年級以來的33篇寫話和習作,包括寫人、寫物、寫事三類,還有幾篇課文仿寫、想象作文和小練筆。我大致分為八個小版塊:“可愛家鄉(xiāng)、我愛我家、美麗校園、觀察思考、奇思妙想、快樂旅行、傳統(tǒng)節(jié)日和仿寫練筆”。不知“版塊”劃分是否合理?結構內(nèi)容是否銜接?“書名兒”是否切題?
但我還是堅持把這次“作業(yè)”弄完,習作寫話大部分內(nèi)容是孩子“一指一鍵”錄入,當然也有妻子的大力配合,我就負責其他次要性工作。因為沒有經(jīng)驗加之水平有限,這里面肯定存在文不對題、牽強附會、矯揉造作等系列問題和不足。
這是我們?yōu)楹⒆诱硌b訂的第一本“書”,我撰寫了這篇“卷首語”。我也把它當成自己人生中一次難得的“寫話”和“習作”。
偶爾翻閱,透過孩子幼稚話語和童真的照片,我仿佛看到了這樣一幅鮮活影像——白云藍天下,小草青綠、野花綻放,舒展心靈羽翼,敞開心靈門扉。在行為養(yǎng)成和學習認知的小路上,灑下小天使的歡聲笑語,留下他們一雙雙淺淺的“小腳印”……
(作者系貴州省遵義縣石板鎮(zhèn)計生辦 唐興祿)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01506/
“童心飛揚?行知腳印”的評論 (共 7 條)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