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新聞
這幾天氣的我失去了思考能力,現(xiàn)在才能冷靜下來好好想清楚這件事。
12月9號,我們團舉辦了“愛心媽媽”向貧困兒童捐贈毛衣、向敬老院老人捐贈手套的儀式,這些毛衣和手套都是“愛心媽媽”們親手編織的,多好的新聞啊,我從兩個月前就開始關(guān)注這個新聞,就是剛把毛線發(fā)給“愛心媽媽”們的時候,一再叮囑這個活動的負責人,舉辦捐贈儀式的時候一定要喊上我,終于等到了這一天,12月9日,我整整拍了一下午,先在機關(guān),后去敬老院,心想,這么好的新聞,我一定要好好拍,不能浪費了這好素材。
拍完后,我先投了一篇給貧困兒童捐贈毛衣的圖片,想著給敬老院老人捐手套的圖片第二天再發(fā),說不定還能再上一張呢。12月11日,某某報紙電子版出來了,嚇了我一跳,我的給兒童捐毛衣的、給老人捐手套的都上了一版,并且給老人捐手套的那張圖片被編輯放得特別大,旁邊給兒童捐毛衣的圖片對比之下顯得特別小。心里還納悶?zāi)?,給老人捐手套的圖片我沒發(fā)呀,怎么就上版了,再仔細一看,給兒童捐毛衣的署名是我的,但給老人捐手套署名并不是我的,是我們團一個通訊員的名字。我的第一反應(yīng),我的圖片被剽竊了!
這是我第一次在某某報紙的一版上圖片,特別珍惜那份榮譽,可就是這第一次,居然被別人剽竊了!憤怒之下,我給那位通訊員打了電話,質(zhì)問她,并跟她大吵了一架。原來,她是從這次活動負責人的空間里看到這張圖片的,覺得挺好的,直接拿過來寫上自己名字就發(fā)了。每次舉辦活動,我們拍了圖片都會給活動的舉辦單位發(fā)一份,因為他們也要留資料,給上級部門報資料。
不知道該怎么表達我當時的憤怒!對于我這個學了四年新聞專業(yè)的本科生來說,新聞職業(yè)道德是我們工作的底線,對我這個熱愛新聞的人來說,新聞是一項崇高的事業(yè)。
其實我跟那位通訊員的關(guān)系挺好的,還在她家蹭過好幾頓飯呢,但是,關(guān)系好歸關(guān)系好,這樣的行為是我不能容忍的。那天中午她又給我打電話道歉,我想著大家都是一個團的,沒必要把關(guān)系搞的那么僵,然后就說自己已經(jīng)不生氣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慶幸,我還年輕,我慶幸,我今年25歲,我慶幸,至今還保持著對新聞的敬畏之心,我慶幸……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04115/
敬畏新聞的評論 (共 7 條)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