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燒的歲月(二十三)
“腹有詩書芳自花。”
陳勇以一年級全校第三名的期未考試成績打入特優(yōu)班后,后來列次小考、大考都穩(wěn)居在年級前5名,成為了學校名符其實的“學霸”,受到了學校全體師生的高度關注。
看到這種情況,林玉芳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
她認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應該是富于進取和創(chuàng)造力的。她最反感舊時代的女人一生就只會圍著灶臺轉(zhuǎn),圍著孩子轉(zhuǎn)。她也反感男人們一生就只為著小家庭的生活勞累奔波。
她是那種崇拜科學、知識和天才的時代女姓。由于受家庭和社會文化知識的熏陶,她從小就對愛因斯坦、牛頓、居里夫人、愛迪生、莎士比亞、諾貝爾、伽利略、達芬其等天才科學巨匠萬分敬仰。
她富于幻想,對世間萬物有著好奇的思索。高一時,當物理老師講到牛頓發(fā)明的力學杠桿定律時,曾引用過牛頓說過的一句話:“只要有站立的地方,我就要把地球撬起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她感覺科學和科學家的能量是驚人的。因為有科學文明才能有人造衛(wèi)星上天,才能有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才能有宇宙飛船和航空母艦,才能有現(xiàn)代的手機、電腦和互聯(lián)網(wǎng)。
她常常思考這么一些問題:
地球會不會老?
太陽離我們有多遠?
聽說,太陽系之外有銀河系,銀河系之外又是什么呢?宇宙到底有沒有極限呢?
在學校里,她特別關注年度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的情況,對美籍華人楊振寧、丁肇中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感到好激動,認為是長了國人的志氣。
她特別希望在國內(nèi)也有人能夠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這樣中國人才能真正揚眉吐氣。
“天生我才必有用。”她覺得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很不容易,只要我們的父母稍微出一點偏差就不會是我們了。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既然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就要為這個社會留下一點痕跡。
林玉芳認為陳勇就是這種天才的雛形。他解答疑難問題的思路、靈活性和邏輯性不是一般人可以片匹的。
他感覺到象陳勇這樣的男孩子,在將來一定是個有大作為的人。她時常把陳勇與當代陳姓名人如陳毅、陳庚、陳景潤、陳家庚等人聯(lián)系在一起,說他將來可能與他們一樣有出息。
要是學校張榜公布考試成績,林玉芳會第一時間到學校外面的櫥窗前看陳勇的考試成績。她發(fā)現(xiàn),陳勇每次的排位在最前面。望著陳勇那張2寸彩色照片,她會目不轉(zhuǎn)睛地看上好久好久,感覺他的眉宇間透露出了一種有靈氣的睿智、和善和活潑。
這時候,陳勇那凝神貫注分析思考問題的情形就如同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在她的腦海里涌現(xiàn)出來。
陳勇還喜歡動象棋,都說他走一步能夠想三步,往往能夠出其不意地將死對方。在周周圍圍與他對陣的棋友中,很少有人能夠贏得他的棋子。
他還喜歡打乒乓球,都說他喜歡發(fā)“擦邊球”,他發(fā)的球一般的人接不住,三下五除二就能把對手打敗。
學校還舉行過一次智力小游戲測試,老師問“一斤棉花一斤鐵,哪一個重,哪一個輕?”率先發(fā)言的人都說棉花輕鐵重,陳勇馬上糾正說:“兩樣東西一樣重嘛?!?/p>
出于對陳勇的欽佩,林玉芳潛意識里對陳勇有了一種來自內(nèi)心的愛慕,這種愛慕猶如一團篝火點燃著她激情燃燒的火焰。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0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