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
房子
(李英君)那時,我家只有一間房子。前半間做飯,中間有個土火墻隔著,后邊住人。支著兩張大床。
我、媽媽還有姐姐擠在一張木頭做的大床上,爸爸、和弟弟睡在另一張床上,夏季還好可以在棚子里做飯,冬天就做飯、住人在一間屋里了。連隊當(dāng)時不許私人亂蓋房子的。因為年紀(jì)小,也沒有“擁擠”的意識,只是覺得一大家人擠在一起就是一個家了。媽媽說“這可比地窩子強到哪兒去了”聽媽媽講我就是在地窩子里出生的,可惜我沒有一點印象了。
后來連隊斷斷續(xù)續(xù)的有人開始接房子了,就是在住房后邊再蓋一間。爸爸是“九二五”起義老兵,文革時因此經(jīng)常被批斗,本就忠厚老實的爸爸變得更加的膽小,直到連隊很多人家都接了房子,再加上媽媽不停的絮叨,爸爸決定打土塊蓋房子了。
在連隊西邊有個老木工房,前邊一大片空地。爸爸利用下班的時間先去那兒挖坑取土,然后把土泡好、泡潤,這也是一項技術(shù)活,泡的稀了不行,稠了也不行,然后整個翻一遍,在用沙棗刺蓋在上面,防止表層曬干。
爸爸用的是那種能打三個土塊的模子,把泥巴裝滿模子,用小木板刮平,然后倒在平整好的空地上,我和姐姐的任務(wù)是將頭天晚上爸爸打好的土塊一塊塊的立起來,在曬上一天,就碼起來了,碼土塊時,我、姐姐、弟弟負(fù)責(zé)搬,媽媽負(fù)責(zé)碼,因為爸爸是利用下班時間挖土、泡泥巴、打土塊,這個活干了很多天,才夠蓋一間房子的。(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等到所有的土塊干透了,我們?nèi)矣钟眉茏榆囈卉囓嚨睦丶肄谝w的地基的四周,然后爸爸又請了要好的朋友和左鄰右舍的鄰居幫忙,在住房后面又接了一間房子,因為原有的住房是一間,所以新蓋的房子位置也是一間房的位置,只是打通了一個小門,這樣接出來的房子和原有的房子連接起來就顯得很長,但是這已經(jīng)讓我們?nèi)覛g天喜地了,房子的空間一下子顯得寬敞了。
后來,姓馬的回族鄰居調(diào)到昌吉去了,他們家的一間住房被我家和西戶的黃姓鄰居一分為二,我家要了后半間不朝陽的,只靠后窗的亮光,記得當(dāng)時我們問媽媽為啥不要前半間,媽媽只說這已經(jīng)很好了。后來有次在鄰居家玩,說我家的房子沒有他家的亮堂,鄰家男孩說:你爸爸是老九,給你們分就不錯了。我回家講給媽媽聽,媽媽再不許我們提房子的事情。
1981年,西邊又有一戶人家搬走,連隊把房子分給了黃姓鄰居,把那前半間分給了我家,我家就把中間的隔墻全打掉了,這樣我家就有了兩間半的房子了,這個整間房就屬于我和姐姐的天地了。
1990年,連隊將家屬區(qū)前面的一塊地劃出來給職工,誰家蓋新房子只要到連隊領(lǐng)導(dǎo)那兒批個報告就可以了,在一個多年的鄰居甘肅老鄉(xiāng)的勸說下,父母也申請了蓋新房,蓋起了三間房子,布局是當(dāng)時流行的中間是客廳,后半間是廚房,東面是整間住房,西面隔開了兩個半間。最歡喜的是媽媽,大院子前面有近8分地的面積,被媽媽精心的種上了果樹和各類蔬菜。后來父親因病去世,我們也相繼成家,剩下媽媽一個人住在大院里。
我們姊妹已陸續(xù)的住上了樓房,不愿離開老房子的勤快的媽媽依舊把菜園種的綠意盎然,給我們送新鮮的蔬菜。直到2010年,我們幫媽媽在團部興農(nóng)里買了一室一廳的樓房,在我們的一再勸說下,媽媽才依依不舍的離開了老房子,搬家的時候,我們讓媽媽什么都不要,就收拾自己的行李,媽媽卻非要搬走兩個一大一小的木頭箱子,說一輩子的念想就剩下它們了,我們也由著她了。
臨走媽媽還一步三回頭的念叨:唉,搬次家舍大財呦。
地址:新疆兵團第七師一二八團 李英君
郵編:電話: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04350/
房子的評論 (共 5 條)
- 沐子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