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四爺’圓?!纷髡撸涸贫鋬篏AO
_傳奇的女方丈
圓海方丈是我來到這個世上見到的第一位出家人。
那一年,圓海方丈67歲,我不到20歲。我和所有當?shù)厝艘粯?,按她的要求叫她“四爺?現(xiàn)在回憶,當她面唯一的一次是叫她奶奶)。
方丈是我至今見過的知識女性中最有氣質的人。她太漂亮了,清秀高雅和卓爾不群的氣質影響我一生。四爺身居秦嶺山腳小廟,從她入住那年起,就訂了當時能訂閱的所有報紙。她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緊緊地連在一起,參政議政(是縣政協(xié)委員),把對國家的愛全部寄情于她的詩里。精通易經,能掐會算,為老鄉(xiāng)排憂解難。方丈是位與時俱進的大德高僧。
認識四爺?shù)乃腥?,只知道她是東北人,滿族,1950年帶著丫鬟來到大圓寺,主仆倆人同時落發(fā)后,一生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座寺院。
村里人只是在80年代中期,見到寺院里來了兩輛外地牌照的高級轎車。車輛一周后離開寺院時,四爺并沒有和她的家人一起走。(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四爺前些年去世了,想起她時心里就感到沉重。我常問自己:這么博學睿智、非凡的女性,就這樣隨青煙而去?總認為圓海法師不平凡的一生應該有人寫下來,可惜我沒有這個能力和精力。
但是,我是她在世時唯一的小朋友,所以我想寫寫四爺,以此緬懷四爺并安慰自己。再三考慮先將四爺能掐會算的事情,小寫兩節(jié),暫時放在這里與大家分享方丈的傳奇一生和非凡才華……
我眼中的“四爺”
我常常說:人與人的緣分真的是道不清,說不明。當然也無需搞清楚,緣來了珍惜,緣去了安心。為了表達我對這位睿智老人的尊敬和緬懷,先寫出我眼中的四爺。
認識圓海方丈那一年我還是大學生。
那一年的秋天,我來到離草堂寺不遠山腳下的村莊。第二天,村里人說帶我到村頭的大園寺尼姑廟看看。我聽了沒有多大興趣,不想去。這時他們又說:“你去看看吧,老尼姑很有本事的,是東北人,也很厲害,這村里人都怕她。她叫圓海,可是她讓我們叫她‘四爺’,不準叫別的?!?/p>
然后又給我講了圓海方丈很神奇的一些本事。
為什么明明是女性卻讓叫她“四爺”呢?這讓我感到很好奇了。就這樣,抱著好奇心去了。
我是第一次到寺廟,更是第一次見出家人了。進了寺院門就直接去了方丈的房間。我看到里間床邊,一位穿著上下都是青灰色棉衣棉褲、戴著帽子的老人正在整理什么,當她轉過臉看我時,我一下子笑了,因為老人家笑了。
好美喲!眼前的老人膚色潔白光亮,雙眸生輝,氣態(tài)不凡,充滿了書倦氣,而她那身衣服顏色與她的膚色搭在一起盡顯完美,那是一種素雅高貴的美。她完全是一位老年知識分子的狀態(tài)。
真是太意外了,原來出家人是這樣?。?/p>
圓海方丈讓我感到太親切了,我高興的脫口叫她:“奶奶,您好!”
圓海主持聽我這樣叫她,楞了一下,然后表情木然。同去的人急忙打斷我:“叫四爺,叫四爺。”
當時我很尷尬,也有點不理解。實在不明白叫她奶奶有什么不對?而且那一時刻就感到她和我們是一樣的。即時那一刻記得她是出家人,我也不明白應該稱出家人什么,更不明白她為什么讓大家叫她“四爺”,我楞在那里不知所措。
老人家看出了我的委屈,慈祥的望著我說:“你應該是昨天來的吧,去的是某某家吧?”她說的時候,我觀察她在思考,手指在動。
我坐在方丈對面的椅子上,老人還是靠在很干凈的炕邊。她的東北話很好聽,說話的時候一直望著我的眼睛,輕聲問我的年齡,學習等等。她問什么,我答什么。說是回答,不如說是向她匯報校園的情況,她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完全像是我的老師,也像我的同學,我們之間沒有生疏感,更沒有代溝。
我是位注意細節(jié)的人。這次見面中談到的其中一件事我還記得,包括四爺當時的表情我都能記起,那就是她問起我個人終身大事。當她問清楚、思考后的表情是一絲悵然。她臉上迅速出現(xiàn)的表情,讓我小楞一下。但我沒有過問為什么,她也沒有說什么。
這次拜訪圓海方丈,從見面的剎那間就很喜歡老人家。聽了她的談話,更使我感到很親切,她就是位慈祥的奶奶。
而且第一次知道尼師原來還這么有知識!可是,我對她當時的兩位徒弟就沒有一點興趣,幾乎沒有說過話。她們一位是附近村莊的中年人,放棄家庭一年前出家的。另一位是連續(xù)幾次高考落榜22歲的人。一年后,四爺送這位落榜的尼姑到佛教學院上學去了。而四爺帶來的丫鬟已去世多年了。除了四爺,這么多年過來了,再沒有任何女性出家人能引起我的專注。
圓海方丈很有文化,會寫詩,還能推算預測,后來明白是精懂易經。鄉(xiāng)里人丟了什么物品,她能算出位置等等。
不知為什么,當時我很牽掛她,也許是因為老鄉(xiāng)們告訴我,解放后她就到了這個寺里,沒有人知道她的家在哪里。村里人說四爺年輕時長得非常漂亮。這我能想像的,因為她現(xiàn)在仍雙目清澈,皮膚白凈,,氣質高雅脫俗。
這樣高貴的女性能在這山腳小廟住下來,沒有一定的本事恐怕是待不下來的。我曾經好奇四爺是怎么和村子人共處下去的。不久,我就明白了。
一天早上,我們在院子里吃飯。農村人吃飯大都是端個碗,分散坐在院子路邊。家里的位置在村子里大路的旁邊,人來人往的。
當時我們正在飯桌上邊聊邊吃,突然大家不說話了,向路上望去。然后,大家紛紛站起來。我一看是四爺遠遠的下來了。太高興了,昨晚回來還沒有去見她呢,我也準備站起來了。
這時離路邊近的大人最先大聲說話:四爺,你吃過飯了?
等四爺走到院子旁更多人叫:四爺,出去?。?/p>
咦?太意外了!只見四爺熟視無睹,專注的從院子前走過,沒有理會任何人就走過去了。這一幕讓我徹底木然了。
這是咋了?還沒等我問,大人說了:這老尼姑就是這樣,從不搭理人。
我好奇的站在路邊向四爺去的方向看。呵呵,很氣派的一幕呈現(xiàn)了:一路上都是紛紛站起打招呼的人,而四爺從沒停下腳步,更沒說一句話,檢閱一般。
后來,當我在院子里坐時,會不時的抬頭向寺院方向看,老遠看到四爺了,就趕緊回到房間里去。而院子的人,則仍是老遠就停止了說話,安靜的等待四爺過來,打著他們一貫的招呼。等四爺走過去了再說話,只是一定還會有人說:老尼姑簡直是的。
我想四爺之所以這樣,除了生存的本能更多是她的智慧!四爺是用她的智慧在影響這里的人,因而贏得了鄉(xiāng)親們的尊重。
當?shù)厝苏f,因為廟里有莊稼地,還有幾顆核桃和柿子樹,在當時生活要比老鄉(xiāng)好些。一直以來,四爺賣掉后把錢都用來給周圍孩子們買學習用品,因為這些孩子都是“認”(“認”表達的意思,我理解好像和干媽類似)在她門下,不僅這個村里,周圍村子也有。后來恢復高考后的幾年,小小山莊竟考上了許多大學生。鄉(xiāng)親都說有四爺?shù)墓凇?/p>
這里的鄉(xiāng)親也是善良的,文革的時候,寺廟不準留僧人敬神念經,四爺被迫脫掉僧袍成為農民,因為不會做農活(燒飯,針線活統(tǒng)統(tǒng)不會)就給村子里沒學上的小孩們教文化課。受到鄉(xiāng)親們的尊重和愛護,沒有遭批斗??墒牵@里的大人小孩沒有不怕四爺?shù)?,寺院里的徒弟更是怕她?/p>
在我看來,“怕”是一種尊敬方式!因為,農村人大多愛嘻嘻哈哈,四爺是知識分子,不善言談,更大成份也是沒有話語相投者,所以也就話不投機半句多了。結果給鄉(xiāng)親造成錯覺。“厲害”可能是他們要表達的佩服,陜西方言我還是不能準確理解的。
而我交往的四爺是溫和通情達理的。有一段時間,我每年都會去看她幾次,和她很能聊得來。能聊得來的原因是四爺?shù)男膽B(tài)很年輕,而且思想很先進,關心國家大事。她當時訂了許多份報紙,幾乎每次我進寺院看到她都是在看報紙,這一點我很敬佩。
我總認為四爺在這山腳小廟里委屈了她這一生,所以,盡可能的多陪她聊聊天。我也從沒把她當成出家人,感到她是一位學者。她從不給我講經說佛,記憶中“阿彌陀佛”都很少聽到過。聊的多是時政消息,還會讓我看她寫的詩。詩的內容都是歌頌太平盛事,還有她對國家的祝愿。天下大事她無所不知,我從沒有聽她哀怨,有的全是怎么才能分擔一些,貢獻一些。我體會到她的心和這個國家連得很緊,四爺活得很大我。
方丈這種不論身處何地,身居何職,“位卑未敢忘憂國”的人生態(tài)度對我影響很大??梢哉f是終身受益。
我也很喜歡和四爺聊天,她說話時從容淡定的狀態(tài)很吸引我。我也能感覺到老人家很喜歡我,每次和她告別時總會問:下次還是放假回來么?
四爺很可敬,而且平易近人。每一次去看她,一定是趕緊先拿她寫的詩給我看。那時候我感到四爺可能把我當知音了。現(xiàn)在想想四爺?shù)男摒B(yǎng)太好了,那么多年,讓我看了那么多她寫的詩,一定是認為我懂詩。其實,我只不過是很喜歡古詩,自己卻一首也不會寫。而四爺?shù)脑?,我總是認真看,好多詩我都是很喜歡的,寫的太好了。過程中我能感覺到四爺察覺到我的內心反應,卻從沒有討論過一句。永遠都是一個動作,我看完了,還給她,四爺夾在書中放好了。然后我們開始聊天。
就這樣,持續(xù)了幾年。每到假期,她盼我來,我盼見她。每次我進寺院,她越來越多說著當?shù)乜谝舻耐降軅?,看到我都會笑著說:你回來了,四爺這下高興了。四爺這幾天都說你快回來了。
我也很高興的。又一次坐在四爺面前,她仍是先拿出她的詩,然后,她問我答。然而到了今天,我卻一點都想不起那時我們都具體談什么了??傊恳淮卧拕e老人,我都是很滿足開心的。
有一天,村里人給我?guī)耪f:“四爺病得很重,想吃梨。”我趕緊買了一些讓人帶去。很快又抽時間回去看她。一路上,我都在想她重病后的樣子,心里很著急難過。我們急匆匆的進了大園寺,四爺換了房間和徒弟們住在一起便于照顧,還沒進她住的房子,就聽到屋內傳來老人的聲音:朵兒,是你吧?!?/p>
聽到四爺?shù)穆曇?,我心頭一熱,眼淚差點掉下來。撩開簾子進去,看到老人的眼睛還是那么清澈,慈祥,只是我第一次見她臥床不起。我笑了,四爺笑了。
四爺說:“我躺在這床上快半年了,看不到外面。你幫我在那里開一個大窗戶?!彼噶酥搁T對著的那面墻。這座房子墻外是條上山的小路,前面沒有任何建筑,是連著山的莊稼地。
我和同伴馬上答應。忙活一陣,開了很大的一個1.5×2米左右長寬的大方洞。
四爺很高興的說:“我能看到外面了。”
村里人知道了過來看的時候說:“四爺這會滿意了,四爺早就讓徒弟們和村里人開窗戶,都沒答應她?!彼耐降軅冞@時嘟囔嘟囔的抱怨著。
躺在炕上的四爺則一臉平靜,雙目淡定。她這樣給我倆撐腰了。因為打洞的時候只想讓老人家快點舒服,開好后一看,這面后墻上那么大個洞確實有點怪。
不過這件事現(xiàn)在想了很搞笑。兩個學生就把這事干了,土坯房子竟然沒有弄倒?
從那以后我再沒見過四爺。一年多后,圓海方丈就圓寂了。我很抱歉沒去看她。這是我心中永遠的遺憾……
二.能掐會算的四爺
<一>找?guī)け?/p>
過去農村是集體制的,種地人稱社員,他們像我們上班一樣,把每天的勞動工分考勤下來,到年底結算發(fā)工資。每一個生產隊都有會計來記工分。
這天中午,村里的會計收工時經過碾谷場(也許叫曬麥場,我實在不知道怎么定義。就是村子里收獲農作物后,放置莊稼完成脫粒的地方)時,看到大樹下有幾個休息人,于是停下來找個磚頭坐下來下棋。這里是村里人收工必經過的地方,經常有人下棋以及各種能就地取材的游戲。
會計的棋下得不錯,村子里也有好多人下得很好。因此他們下著,周圍一群人觀戰(zhàn)。有餓著肚子看的,還有端著飯碗看的。
下了一會兒,村子里傳來會計家人吆喝他回家吃飯的聲音。叫了幾遍他只好起來讓給別人下。
結果他站起來后,發(fā)現(xiàn)記工分的帳本不見了。開始自己找,后來在這里玩的人都幫著找。這帳本太重要了。最初還是心平氣和的找,找著找看氣氛就不對了。會計開始懷疑有人故意搞破壞,藏了帳本。因為,這曬谷場寬闊平坦,除了遠處堆的麥草垛,什么也沒有。
在現(xiàn)場玩的人,都比會計還著急想找到。除了明白這帳本牽扯全隊社員外,還有自己的清白問題。于是,吃飯的也不吃了,沒吃的也不回家了。想盡了本法就是找不到。
這時候,會計只好到寺里去找園海方丈。
到寺里一看,四爺正在午睡。會計怕四爺,沒敢打擾?;氐綀隼锢^續(xù)找,還是找不到。會計開始發(fā)脾氣,在場的人也受不了來,一個長者說:不能等了,我和你一起去找四爺。
進了院子,長者也不愿進去了,因為他也怕四爺,他給會計說:“你自己不管好帳本,自己進去?!?/p>
會計硬著頭皮進去了。
會計靠在門邊:“四爺,我剛才在場子里下棋時,把村子記工分的帳本在身邊放著,下完棋就不見了。找遍了都找不到,你想想辦法吧?!?/p>
沒有接他的話,會計也不敢再問。只好等,等待的時間太漫長了,于是他又重復了一遍。
四爺說話了:還在原地方。
會計聽了趕緊出來。長者聽了說:可能真的是有人藏起來了,看咱們來找四爺,就又拿出來了。
兩人退回到曬谷場,場里人伸著脖子聽會計一說。又開始找了,其實不用找,剛才能找的都找過了。還是沒有!這大熱天,村民身上也藏不住啊。
于是,大家說:四爺再算算。
這一次去的人更多了。四爺還是那一句話:在原地方,就是當時你放的地方!不要再來問了。
大家垂頭喪氣地只好出來。實在找不到,會不會是小孩放在草垛子里??墒俏覀円苍诙庾又車藥妆榱恕4鬅岬奶?,中午的太陽曬著太難受了。大家決定還是再去翻翻。
大家都去草垛子周圍找了。會計家人端來飯讓他吃點飯再找。會計也確實餓了,接過碗吃了幾口,可能站著吃不舒服,就過去拿剛才下棋時坐的那塊磚頭!
奇跡發(fā)生了!只聽會計大聲的說:我的神啊!
隨著他的喊聲,他手中的碗扔飛了出去。
帳本就在磚頭下面!
是他下棋時擔心丟了,把帳本順手壓在了磚下面,自己坐著呢!
<二>找豬
陜西農村的房子有別于我們老家,這里的房子是中間和后面相對著都有門。正門叫前院,是人活動的場所,一般都是大。
后門對著的是后院,也很大。一般中間是個很大的土坑,用來積肥什么的,垃圾雨水全在里面,爛泥塘一樣,稱其為糞坑。周圍則是家禽的圈設。是豬、羊、雞兔活動的場所。
路邊虎子家,是村里有名的勤奮戶。一家人閑不住,因而在那個年代日子還是可以的,一家人除了在生產隊里干活外,整日在山上搞其它收入,他家還養(yǎng)了頭大黑豬。
盛夏的中午,虎子他媽午休中間到后院上廁所,無意中發(fā)現(xiàn)豬不見了。院子里,豬棚里,糞坑里都沒有。
虎子媽嚇了一跳。豬可能在任何年代都是值錢的動物。因為午休時門沒有關嚴,估計是跑到外面去了,過去也發(fā)生過這事,一會兒就自己回來了。
因此,她沒有聲張就自己出去找。結果村子找遍了也沒找到。到后院一看,豬還沒回圈設。她徹底慌了,大叫起來。一家人全驚醒了。分頭又找,越找心越慌,擔心是讓人偷走了。
于是,一隊人馬往村子外跑,去追偷豬的?;⒆計寗t趕緊去找四爺。
四爺算完后說:豬還在那里。
虎子媽出名的潑辣。著急地說:沒有啊,我們都找了,那么大個活物,咋會看不見。你再算算吧。
四爺沒有理她。
她馬上跑回去,把后院又完完全全的看了一遍,還是沒有。就又跑去找四爺。
四爺還是那句話。
她又跑回家。這時往村子外找的人也回來了,聽虎子媽一說。都到后院一望還是沒有。
這次一家人全去找四爺了,虎子的奶奶快哭了:四爺,找遍了,就是沒有啊。你說那豬長著腿,如果是偷了,那會越走越遠的,你快給算算吧。
四爺又開始算,算完說:豬還在那里,好好找吧。
一家人聽了四爺?shù)脑?,只好出來。他們從來不懷疑四爺算的不對,因為這么多年,四爺就沒有錯過??墒墙裉?,這會走動的活物,咋就不對了呢?
到家里后,看到院子里來了好幾位聽說了,過來打聽的村民。這一問,虎子媽和他奶就哭開了??匏暮谪i呢。
哭著又到后院里去。大家也七嘴八舌的跟了進去。
這時奇跡發(fā)生了。豬在那糞坑里“哼”的一聲,翻了個身。
她們是破涕為笑,及而又喜極而泣:這該死的豬,害死人了!
原來天氣太熱,糞坑里都是爛泥,涼快啊。豬也嫌熱,就跳進去洗泥澡,拱了厚厚的一身泥,然后就舒服的鉆到爛泥里午休了。
人們常說,像豬一樣能睡,看來真的是有來頭的,哈哈……
<三>找木頭
(最后一個實例)
這件事發(fā)生在泥泥家。泥泥家住在村子里特殊的位置,他家的門前是曬谷場,再沒有其它人家,他家的后院是農田,也是沒有其它人家,左右離農戶也都在二百米以外。
靠山吃山。這里的莊戶人家經常會進山偷伐秦嶺深山的樹木。蓋的房子全是這樣“就地取材”,附近沒有此便利的人家也來這村子里買木頭。泥泥家也是這樣,有三個很好的木頭,放在沒人睡的偏房里。
這天早上,泥泥他爺起床后發(fā)現(xiàn)三根木頭全不見了。這可是大事!
一家人趕快去找四爺。四爺算完說:木頭離開你們院子,到了向南的方向。這會木頭還沒進別人家門。
泥泥一家人加上村子里過來幫忙的人,聽了四爺講的,一分鐘都不耽誤向南面找去,每一條路上都有人,一路上過了農田,過了樹林,溝溝坎坎都看了,眼看就要到山里了,還是沒有。進了山就不好找了。
快接近中午了,泥泥他爺心急火燎又去找四爺。四爺算完說:還在你早上來的那個方向,這半晌它沒有動。
大家決定拉網(wǎng)式從門前的莊稼地開始找。一塊地找完了,找另一塊。結果在離家向南三里多的麥地里找到了,三根木頭順在一起。
佑計是小偷們將木頭運到這里后天亮了,藏起來準備天黑了再來搬走。
看到失而復得的木頭,泥泥爺吩咐家人:泥泥,你跑的快,快去給四爺報個信。記著幫四爺剁些燒飯的柴火……
……
四爺如此智慧的典故還有很多很多很多……
四爺在大圓寺的歲月中,還有更多震撼方圓的事……
以上幾節(jié)可以暫時了卻我不安的心情,如果時機成熟,我一定系統(tǒng)的寫好四爺?shù)囊簧@先伺c我萍水相逢,卻留在我的心里,我想這是四爺沒有想到的,我更是沒有想到。
如果真有佛道,那么,您的小朋友,朵兒愿四爺不要留戀極樂世界,往生人間,為大眾服務,這會不會也是您的愿望呢?而我流連于秦嶺之間,會不會潛意識里在找尋像四爺這樣的人呢?
呵呵……
作者:云朵兒GAO
分享: 0
喜歡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06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