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千山觀彌勒大佛記
前年初秋到鞍山開保密工作會議,會后,幾個剛剛認(rèn)識的朋友相約要去千山看大佛,我雖沒有見過大佛,但久仰盛名,再則也想閑散一下久郁的心情,自然高興前往。
同去的好友中有鞍山的朋友,大概想盡一下地主之宜,為我們安排的很周全,所以不必為車和食宿擔(dān)心?!爸灰獛е那槿ゾ托辛恕薄0吧降呐笥岩宦飞峡傊貜?fù)這句話。這句話雖說的有點勉強,但每一次,我都聽的感動,也許是從來沒有享受到這種待遇,忙說謝謝。
車在不覺中到了千山腳下,入了山門,車穿過林中路,停在一個立體的“佛”字雕塑前,剩下的便需步行。幾個來過千山的朋友又一路輪流為我做導(dǎo)游,講千山大佛的傳奇式發(fā)現(xiàn),講大佛開光之日又見觀音和彌勒駕七彩祥云到此,講大佛如何有靈性,許下的心愿保準(zhǔn)實現(xiàn),如同親眼所見。一路上的景色也算極美,免不了心曠神怡,雖比不上三山五岳,但滿目蒼翠,聞一聞也到處都是清新的空氣,與汽油玻璃組成的繁鬧街市相比,也算仙境,說說笑笑也真正的享受了一回世外散人。但想著是去見佛,我便無語。
大佛在我登上了一個山頂?shù)臅r候完整的顯現(xiàn)出來,靠著山,他端坐在那里,眉宇間似乎有一些威嚴(yán),完全不似大肚彌勒佛那般哈哈狀,手放在腿上,且五指分明,大大肚子上掛著念珠,肚臍眼兒也那么清楚,那就是大佛,一點也勿需雕琢,他讓你感覺他是自然真實的。
我不知這個大佛是否真的有靈性,或說是真身,能夠普度眾生,但,他那樣默默的存在了多少萬年,無人知曉,而今成佛,也許是他修行終成正果,上天讓他顯身,來超度塵世間的渾混濁物,但終因他的力量有限,只能做無語狀立于半壁大山,眼看著來跪拜他的形形色色人和物。在形形色色人和物中他能否分清多少動機不純的或有幾個動機純的?
同去的幾位朋友勸我上一柱香,許個愿。既然我已經(jīng)登山見佛,而且面對面的站著,從某種意義講就不只是來看山水的,何況千山的山水并不見長,佛家講緣,這大概就是緣吧,來到大佛前就該入山隨緣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從敲木魚的和尚手里買來一柱香,學(xué)別人的樣子插在別人都插的香爐里,跪在別人都跪過的蒲團(tuán)上,許下了我自己的愿望,保佑我懷孕八個月的妻子平安生出我們的孩子,本來還想許下升職、發(fā)財或諸如此類的,又怕大佛沒那么多心情,即算是有心情也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處理所有跪過的人的所有心愿。
也許我的想法得到了大佛的認(rèn)可,或說心誠則靈,我的兒子平安的來到這個世上,平安的一天天長大,用小手摟住我的腿,求我抱一抱、親一親。
大佛遠(yuǎn)遠(yuǎn)的站著,似乎有些形影孤單,看著大佛在我的眼前舒展,漸漸的模糊又漸漸的清晰成搖動我心念崇拜,這大概就是一座山一塊石頭所不能的,面對塵世間里每一個可笑、可悲、可無所謂的人或物,大佛可不說話但不可無思想,他的所想是不該別人知曉,就算你能感覺的到那種神靈的撞擊,也只能是偶爾,佛家說,不可求。
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一些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以其獨特的方式存在于世,誰也不能替代誰,誰也不可能替代誰。我說,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人生也當(dāng)如此。朋友笑我說,小洲你得道了。我說,只是心情比你們清靜吧。
也許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有佛性的,但我得不了道,也做不了大徹大悟,只是與山水融為一體便修得與山水一樣的感覺,這種感覺讓我懂得人不能水中撈月,但不能沒有夢想;不要強求自己不愿做的事,但不要無所事事;不可妄自菲薄,但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的存在價值,但不能忘記努力爭??;不一定要輝煌、要驚世駭俗,但確實不能因為一點點的名氣,或一兩次成功,就飄飄然不知其所為。
人分三六九等,物分高低貴賤,在蕓蕓眾生里,我不知道自己是屬于哪一類,大佛是不肯正面告訴我的,他不說就是說了,我懂了,如果他說了,我就不一定真的能懂。大佛在每個人的心里,有一個不同的答案,這個答案在千山這兒沉默成綠蔭里的一種風(fēng)景。
遠(yuǎn)離了千山,我感到少有的平靜。兩年過去了,我仍有煩惱、無奈、憂郁,彷徨中卻再也不似青春少年樣的溢于言表,更不是初戀般的勞神傷心無病呻吟,面對不如意也常常有了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境界,這大概就是我的千山悟性吧。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0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