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
背上行囊,從重慶乘火車到達上海,歇息一晚后,坐D字頭動車1小時28分赴杭州;訂好黃山二日游,隨旅行社出發(fā),經(jīng)杭徽高速公路近四個小時的路程,空調(diào)大巴來到黃山腳下,一幅醒目的巨幅標語映入眼簾,口氣不?。骸笆澜绲狞S山,人類的家園?!?/p>
已是中午12點時分了,旅行社安排第二天早上登山。匆匆吃過午飯,補充好能量,正愁下午如何打發(fā),導游拿著畫冊, 巧舌如簧地介紹一處不能不看的景點——張藝謀導演《臥虎藏龍》的拍攝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翡翠谷”,這個又名“情人谷”的浪漫之地。心動之余,買了張票,走馬觀花地游覽了一番,兩個小時逛完,沿途見有四、五對青年男女正在溪水邊拍攝婚紗照,想來是慕名而至的吧。其實,此地景色并無多大獨特的風光,無非是山谷、瀑布、溪流,小小的水潭清澈見底,碧綠如玉,但相比“九寨溝”多姿多采、宛如童話般的水景簡直只是小菜一碟,小巫見大巫而已。
第二天一早,6點鐘就被賓館服務員的電話叫醒,10元錢管吃飽后,即起程奔赴黃山,乘汽車來到云谷寺索道站。車上導游介紹說,我們這次進山是從后山上,前山下,愿走路的自行爬山,行程8公里,游山8公里,下山9公里,但下午4點必須趕到“溫泉”集合??紤]到體力所限,本人決定索道上,走路下。導游還說,今天天氣不錯,能見度高,景色一目了然,要是遇上陰天或下雨,灰蒙蒙一片,什么也看不到,游趟黃山等于走了一天的山路,那就太不合算了。導游的話讓大家受到莫大的安慰,一個個像撿到了寶貝般地心花怒放,喜笑顏開。是啊,人生旅途漫漫,登山旅游也可以說是一種際遇,不僅僅單靠自己的努力,還得看個人的時運如何,回顧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索道車來了,坐上四人一組的包廂,隨著升騰,低頭俯看,只見陡峭的懸崖,嶙峋壁立,深邃的山谷,深得讓人頭暈。同座游客驚呼:“太嚇人了!不要往下看!”“有恐高癥的,不要來坐喲?!彼鞯肋\行18分鐘到達白鵝嶺,一群群游客從站口出來,魚貫而行,第一站目標直奔“始信峰”。
始信峰在黃山北海散花塢東,凸起于絕壑之上,海拔1683米,站在峰巖上向周圍望去,黃山的奇景便一覽無余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這里巧石爭妍,奇松林立,三面臨空,懸崖千丈,云蒸霞蔚,風姿獨秀。遍布峰壑的黃山松,破石而生,屹立于危巖峭壁之上,雄壯挺拔,婀娜多姿,顯示出它頑強的生命力;一棵棵蒼翠奇特的松樹,或臥、或立、或俯、或仰,豐姿多采,有的蒼勁挺拔,像擎天巨柱,有的平頂如蓋,又狀似行云,有的盤結(jié)枝虬,宛如蛟龍。一棵名為“黑虎松”的松樹從更高處俯視,如同匍匐在地的黑虎;另有兩棵松連理互相擁抱,如同情感篤深的一對夫妻。始信峰的旁邊還有一峰,頂分五叉,如一個大筆架,被譽為“筆架峰”。據(jù)導游講,明代文人雅士黃習遠登游黃山,自云谷寺開始,一路上并未見到有何特色的景致,心頭疑惑不已,直到游至此峰,如入畫境,似幻而真,方信黃山風景奇絕,并題名“始信”。登上始信峰,環(huán)顧四周,確有“妙不可言,說也弗信;豈有此理,到者方知”之感。而且,峰腰的西側(cè)密集著參天的大松樹,沿坡叢生,蒼勁多姿,奇態(tài)萬狀,故有“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到了始信峰,才知‘奇’字在松中”之說,并有一句贊美始信峰的詩:“峰奇今始信,不負此峰名?!?/p>
要說黃山的奇,不僅在于松,還有石,其形態(tài)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各種巖石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tài)各異,形象逼真,世界真奇妙,到了黃山就知道。(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從始信峰下來,朝光明頂進發(fā),沿著山路,起起伏伏地攀登,一路上各個山峰的石頭千姿百態(tài),妙趣橫生。有一名景叫“石猴觀?!?,從遠而望,維妙維肖,一個猴子蹲在峰頂,極目遠望,正向前方凝神注視。據(jù)導游說,今天未出現(xiàn)云海,否則猴子觀海會更加形象,更加精彩。在耕云峰上,又有一石景,名曰“松鼠跳天都”,一塊巧石,酷似活潑逗人的小松鼠,拖著尾巴,躍躍欲試地想越過萬丈巨壑,跳上對面高聳云霄的天都峰。游人一邊走一邊看,周圍的各種奇石不斷。導游說:“黃山石頭三分形似,七分想像,多得數(shù)不清?!钡拇_如此,一道上奇形怪石真是層出不窮,目不暇接,有一石峰狀同一支大毛筆,筆尖上長著一棵盤旋曲折的古松,松枝伸展,猶如盛開的花朵,故謂之 “夢筆生花”。傳說古代文人墨客若文思枯竭,只要到此一游,便會茅塞頓開,妙筆生花。另有兩石,如一只烏龜和一只兔子,齊頭并進地奔跑,故取名為“龜兔賽跑”,還有巨石形似豬八戒和一面圓鏡,稱為“豬八戒照鏡子”,此外,還有酷似鰲魚的“鰲魚吃螺螄”和“天鵝孵蛋”、“天狗望月”等等。其中,還有一處孤立的小山峰上放著一塊如同桃子形狀的巨石,名叫“仙桃石”,傳說是孫悟空大鬧天空時,在王母娘娘蟠桃園里扔下的一枚桃子;此“仙桃石”突現(xiàn)群山之中,好似從天而降,故又名“飛來石”……像這樣生動有趣的典故,一一融入自然美景之中。
經(jīng)歷8公里的跋涉,眼見就到“光明頂”了,這里高曠開闊,日光照射久長,故名光明頂。光明頂海撥1860米,為黃山第二高峰,僅比現(xiàn)在已經(jīng)封山進行保護的蓮花峰矮4.8米?!安坏焦饷黜敚灰婞S山景,到了光明頂,周圍全是景?!闭驹诠饷黜敚h(huán)顧四周,你不由不贊嘆大自然的偉大,造物主的神奇,黃山的風景美如畫,不僅大氣磅礴,而且不失秀麗,一峰一姿,一石一態(tài),一松一畫,全都是天然的大盆景,充滿了詩情畫意。從光明頂下來,即開始下山之路,這是前山,特別險峻,經(jīng)過一片漆黑的鰲魚洞,心驚膽顫地扶著護欄走下百步云梯,穿過兩峰之間僅能容一人通過的一線天,才到了玉屏樓,終于來到黃山的代表形象――迎客松的面前,只見這塊不大的平地上摩肩接踵的擠滿了人,爭先恐后地紛紛拍照留念。這里有四棵古松并排而立,大家正在疑惑究竟哪棵是迎客松時,導游介紹說:“排在最前邊的那棵即是,它伸開雙臂正迎接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哩!”黃山不僅有迎客松,還有陪客松,聳立在對面兩棵松樹友好地侍立一旁,熱情地等侯著客人。有迎就有送,這不,在不遠處,還有一棵送客松,佇立在那里,并伸展出一片松枝茂葉,微風中仿佛在輕輕向游人揮手道別。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登臨黃山之后曾經(jīng)大為嘆服:“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贝舜瘟憔嚯x一接觸,果然如此。怪不得鼎鼎有名的大畫家劉海粟,93歲高齡時還第十次登上黃山寫生作畫,足見黃山魅力之大。
秀麗的黃山集眾多名山之長,既雄偉,又險峻、既有煙云、又有飛瀑、還有形態(tài)各異、巧奪天工的各種山峰、奇石,只要來一趟黃山,便將所有名山景致全都囊括于眼,如此看來,“黃山歸來不看岳”還真有些道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1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