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夢(9):《購蜀碧》雜記
二00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晴,于市新華書店
大樓門市購《蜀碧》,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價23元。
一、
《蜀碧》是一部記載張獻忠禍亂四川的野史。
張獻忠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nóng)民起義領袖,生于公元1606年,公元一六三二年、明崇禎三年起兵造反,至公元一六四六年、清順治三年兵敗身亡,縱橫天下一十六年。
小時,我對張獻忠是很崇敬的,知道他是延安人,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是毛主席領導中國革命的地方;那是一種樸素或者說是無知的革命感情。稍長,看到當時的歷史書籍,說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這類農(nóng)民起義,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動力,是為人民打江山、坐天下、過幸福生活的,這就進一步加深了我以前的看法和感情。后來讀了魯迅文章,魯迅共有四篇文章論及張獻忠。一篇是《病后雜談》,說到張獻忠的剝皮:“……于是另換了幾本書,大抵是明末清初的野史,時代較近,看起來也許較有趣味。第一本是《蜀碧》。這是蜀賓從成都帶來送我的,還有一部《蜀龜鑒》,都是講張獻忠禍蜀的書,其實是不但四川人,而是所有中國人都該翻一下的著作。在卷三里看見了這樣一條——‘剝皮,從頭到尾部,割一條縫,剝開,如鳥展翅,一般一日以后斃命,如果當即死亡,則將行刑人處死?!ㄔ瓰槲难晕?,為閱讀方便,稍加改動)”。(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第二篇是《病后雜談之余》:“那時我還是滿洲治下的一個拖著辮子的十四、五歲的少年,但已經(jīng)看過記載張獻忠怎樣屠殺蜀人的《蜀碧》,痛恨著這‘流賊’的兇殘?!?/p>
第三篇是《晨涼漫記》:“……《蜀碧》一類的書,記張獻忠殺人的事頗詳細,但也頗散漫,令人看去仿佛他是像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樣,專在為殺人而殺人了。他其實是別有目的的。他開初并不很殺人,他何嘗不想做皇帝。后來知道李自成進了北京,接著是清兵入關,自己只剩了沒落這一條路,于是就開手殺。他殺得沒有平民了,就派許多較為心腹的人到兵中間去竊聽,偶有怨言,即躍出執(zhí)之,戮其全家。以殺治兵,用兵來殺,自己是完了,但要這樣的達到一同滅亡的末路。所以張獻忠的舉動,一看雖然似乎古怪,其實是極平常的。古怪的倒是那些被殺的人們,怎么會總是束手伸頸的等他殺,一定要清朝的肅王來射死他,這才作為奴才而得救。”
還有一篇記不清了,翻了一下沒有查到,大意是說張獻忠在四川搞科舉考試的方法很特別,架起一根竹竿,讓考生一個個走過去,比竹竿高的殺掉,沒有竹竿高的也殺掉,與竹竿一樣高的就算考中。
我此前所讀大多為正史,以后就一直想讀一讀《蜀碧》和《蜀龜鑒》這類野史。終于買到了《蜀碧》,但《蜀龜鑒》一直未買到,不過后來我也從圖書館的藏書室里借到了這部書,只是讀得很費力,是木刻版線裝本。這兩部書改變了我對張獻忠的印象。以后又讀了一些關于張獻忠的文章,才知道他并不是一個什么為人民打天下的可敬可親的英雄,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殺人魔王。生前,他不像李自成那樣,受到人民擁戴,“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而是恨他,懼他,躲避他,反抗他;身死之日,“尸之轅門,士女往斫之,骨肉糜爛殆盡”;身后,至今四百六十余年,也只有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三十年間,以一個人民英雄的形象出現(xiàn)在中國歷史的星空,此外便是一顆流星,一顆賊星,一個兇神惡煞。
二、
正史野史上,張獻忠留下的形象,四字以蔽之:兇殘嗜殺。他真正的是視人命為草芥,生氣的時候殺人,高興的時候也殺人;殺人是他的懲戒手段,也是他的娛樂方法。
在多年征戰(zhàn)中,他離不開女人。那些被擄來的婦女,新鮮感一過便被他殺掉。撤離成都時,他的三百嬪妃被殺掉二百八十名。攻占黃州時,他強迫全城婦女去拆城墻,以后全部殺死。攻打滁州時,他抓來幾百個婦女,盡斬其頭,倒埋于地,露出陰部對著城上,企圖以其來壓住城上大炮。一次,他將剁下的婦女小腳堆成一座小山,帶愛妾去觀賞,忽覺還缺一個山尖,就把愛妾雙腳割下放了上去。他殺人以后,都要把頭和手、腳分別堆積起來,點清數(shù)目,還要刻碑留志。
他在成都實行恐怖統(tǒng)治??v兵出城搶糧,如一人不回營,領人管隊小剝皮,其余兵士俱斬。所謂小剝皮,即將人兩肩臂皮自后背溝處分剝,揭至兩肩,反披于肩后,趕出郊外,禁止民間收留,往往藏古墓月余而亡。百姓出城,要向兵馬司申報,如到期不歸,即斬全家和鄰居、保人。外人入城,在臉上蓋一印,出城時,如印看不清楚,也被斬首。他派人游串街巷,偵聽人們言談,如有“訕諷新朝”,立即殺頭。一男子夜里在家里和老婆講私話,老婆說“快睡吧,凈講這些張家長李家短的事干什么?”一早,這名男子就被逮去殺頭。張聽了匯報后,笑曰:“放掉,放掉,這家伙是好人,他是說我張家長,李自成家短?!?/p>
對文武官員、將佐隨從,他也是生殺任意,刑法無常。狀元張大受,儀表堂堂,張一見大悅,賜宴歡聚一日,賞賜美女10人,豪宅一座,家丁二十。次日,張大受入朝獻恩,張忽然皺眉道:“這驢養(yǎng)的,老子愛得他緊,但一見他,心上就愛得過不的。老子有些怕看見他,你們快些與我收拾了,不可叫他再來見老子。”張大受就被稀里糊涂地捆起來殺了。三名軍官在席間高聲談話被他殺掉;一文官精神疲憊被他殺掉,謂其吸煙太多;幾名軍官在朝私語,殺太監(jiān)多人,謂其不報;禮部尚書吳繼善分配馬匹向他請示,受酷刑而死;一武官冬至祀天未遵令讀條文,被鞭打致死。一次,大將孫可望遠征凱旋,文武官員出城迎接,被棒殺200人。一晚,將老婆和兒子都殺了,一覺醒來,很是懊悔,恨從人未加勸阻,又將從人也都殺了。
古代皇帝下達圣旨,都自稱“奉天承運”,以證明自已言行的合理化,張獻忠也半是欺騙、半是恫嚇地說,他的殺人也是秉承天意。一次,在大規(guī)模屠殺百姓時,突然天地變色,雷聲隆隆,張獻忠怒指天曰:“你放我下界殺人,今又以雷嚇我耶?”用炮擊天。他還特別立碑明志曰:“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這也就是那有名的《七殺碑》。
三、
公元一六四四年、明崇禎十七年春,李自成占領北京,建朝稱帝。于是,張獻忠也結束了十四年的流寇生涯,揮師入川,建立了大西王朝。但他的國家是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的。不久,清兵入關,中原淪陷,清兵在南侵的同時,又進逼川陜。李自成敗出北京后,撤往陜西,也覷覦西川,不久兩家就在川北打了一仗。還有南明的軍隊,也從南邊攻來。特別是四川各地民眾對他的反抗,更是風起云涌。在富戶和原明朝官吏的帶領下,“擁眾據(jù)城邑,保村落,駐山谷,拒險寨”,大西政權的官員到處被殺,甚至一縣三、四月內(nèi)連殺十幾名縣官。后來竟至“成都百里外,榎鋤白梃,皆與賊為難”的地步。于是,正如魯迅先生分析的那種心理,張獻忠開始有計劃、大規(guī)模地毀壞那將不再屬于自已的江山。
作為一個文盲,武人,張獻忠和朱元璋一樣,對讀書人有著本能的自卑、輕蔑和仇視心理;又深知他們是一群不安分的人物。于是,他將屠刀首先對準了讀書人。一六四五年夏,他發(fā)布了“選舉考試令”,令全川學子一律赴成都應考,令各地軍人搜查,百姓檢舉,如不赴考,全家斬首,鄰居連坐。考生報名以后,即被關押。一月以后,生員聚齊,在大慈寺門到成都南門,道旁排列甲士三層。在寺門口設一長繩,離地四尺,張獻忠親自在長繩邊查驗,身高不足四尺者留下,其余即屬檢驗合格。每一生員通過,前面一人手執(zhí)竹竿,懸白紙一幅,上書某府某州生員。教官在前,生員各領仆人、行李在后,魚貫而行。到城門口,打落行李,剝?nèi)ヒ路瑺康侥祥T橋上砍入水中,師生主仆悉付清流,河水盡赤,尸積流阻,十余日方飄蕩去盡。共“考”三日,殺死考生一萬七千余人。
僧道、醫(yī)卜、陰陽術士及百工技人,是那個時代的社會精英,一群身懷特殊技藝的人,哪個朝代的農(nóng)民起義軍里都有武藝高強的和尚和充當軍師的道士,他們還能裝神弄鬼,呼風喚雨,蠱惑人心,于是張獻忠又將屠刀對準了這個群體。僅成都一地,就殺死和尚兩千多名。
接下來就開始屠殺百姓。一六四五年冬,張獻忠開始屠殺成都居民。他事先安排一個探子進城報告,說大隊敵軍將到。于是張獻忠動員人馬赴戰(zhàn)。先召集軍官下達了“剿洗全城,不留一人”的命令,然后各自回準備。開始屠殺之時,張獻忠騎馬到場觀看,百姓皆跪伏于地,悲哭求赦云:“大王萬歲!大王是我等之王,我等是大王百姓,我等未犯國法,乞大王赦我等無辜小民?!睆埆I忠縱馬躍入人叢亂踢,高聲狂吼:“該殺該死之反叛?!背峭馐瑱M遍野,河為之塞,不能行船。錦秀蓉城頓成曠野,無人居住。同時,其它城市的屠殺工作也再進行。
城市剿凈之后,張獻忠又開始剿滅農(nóng)村人口,直至窮山大嶺,“立搜山、望煙等頭目,蹤跡高山大谷有匿崖洞者,舉火熏之”,無論男女老幼,逢人就殺,一個也不放過。倘有漏網(wǎng)者,或于別處發(fā)覺,嚴懲領隊軍官。以所剁手掌驗功,凡有軍官衙門所在,手掌堆積如山。有一副將升總兵,其文札有紅筆細字備注功級,計手掌共一千七百有零。僅川中諸縣,被殺鄉(xiāng)民就達十四余萬人。
百姓被殺得差不多了,張獻忠又開始屠殺自已的部下,幾十萬軍隊,殺剩三分之一,一千多文官,還余二十五人;又屠殺軍中婦女,將各營婦女,齊集一處,號令一聲,亂砍亂殺,悲慘之聲,震天動地,婦女尸身堆積如山,血流成河;又將這些死尸制成腌肉,以充軍糧。
一六四六年冬,他帶領殘卒撤離四川,行至西充鳳凰山時,遭遇清兵,中箭而亡,結束了他殺戮的一生。死年41歲。
四、
在張獻忠據(jù)川期間,四川人民經(jīng)歷了一場怎樣的惡夢啊,那真是比地獄還悲慘。究竟殺了多少人,那時是很難計算的?!妒颀旇b》對于這場蜀亂有一個粗略的總結:
四川南部死于張獻忠部者十分之三、四,死于瘟疫、虎災者十分之二、三,而所遺之民百不存一矣。
川北死于獻者十之三、四,死于“搖黃”(四川本地的十數(shù)股農(nóng)民起義軍)者十之四、五,死于瘟疫、虎軍者十之一、二,而遺民千不存一矣。
川東死于獻者十之二、三,死于搖黃者十之四、五,死于瘟疫、虎災者十之二、三,而遺民萬不遺一矣。
川西死于獻者十之七、八,死于瘟疫、虎災者十之二、三,而遺民十萬不存一矣。
后有官員在入川后的信中說:“只見荊棘塞道,萬里煙絕?;囊爸?,只有野獸成群,不見人蹤。見到一兩幸存的人類,也都五官殘缺,割耳截鼻,缺手斷腳之人,看如妖魔鬼怪,讓人感覺不在人間?!睍r至今日,成都市內(nèi)還經(jīng)常挖出白骨。我常想,這樣的農(nóng)民起義,難道就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革命運動嗎?是為了人民打江山,坐天下嗎,過好日子嗎?馬克思說無產(chǎn)階級在反抗舊世界的革命運動中,“失去的只是枷鎖,他們將得到整個世界?!倍覀冎袊嗣?,在這樣的斗爭中,失去了親人,失去了房屋田園,失去了一切利益,但他們得到的卻是更加沉重的枷鎖。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13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