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散文】岳母(胡芳彬,號求懂先生)
當?shù)?a target="_blank">曾經流傳過這樣的童謠:“一九五九年,爹媽餓死完。把我送到孤兒院,眼淚流干也枉然。想起五九年,爹媽餓死完。飽干部,餓社員,肥墩肥墩炊事員?!?/p>
岳母,一九五〇年出生,在一九五九年的生活饑荒大劫難中成了孤兒,被送進了孤兒院,一年后被當時因結婚多年而還沒有生育子女的劉氏夫婦領養(yǎng)。艱難的生活閱歷鍛造了岳母為人厚道,做事細心,對人關心,助人熱心的性格特征。岳母對親人、朋友、街坊鄰居都有一份難能可貴的真誠,這是我的幸運。我成為她的女婿已經二十四年了,朝夕相處,對她的性格特征體會自然會深一些。
岳母在忙完田地里的農活與家務事后,常常免費幫鄰里鄉(xiāng)親的孩子們做一些鞋襪衣帽。
岳母當年為了供養(yǎng)妻弟上學,做過四個孩子的保姆。這四個孩子現(xiàn)在都已經長大成人,他們也建立了自己的家庭。雖然,在旁人眼里,他們與岳母只是雇主與保姆關系,但是,他們自己沒有這樣認為,他們及其父母仍然還一直與岳母保持著家人般的聯(lián)系,逢年過節(jié)時還帶上禮物來看望岳母。
1995年,我有了孩子,2000年,妻弟也有了孩子,岳母便悉心地照料著孩子們,讓他們健康成長。孩子們尊重岳母,岳母對孩子們更是關懷備至。岳母雖然沒有上過學,但是,她的處事原則與我的母親一樣,處處為晚輩及周圍的人著想,給我及我的妻兒做出了表率,我是幸運的。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大地震后,我跟著我的一個同學在做商業(yè)保險,知道一些保險業(yè)的常識。災后重建征地,當?shù)乜h城開始出售失地農民的社會養(yǎng)老保險。有一天,岳母拿著宣傳單來問我,可不可以買這種社會養(yǎng)老保險。我認為岳母比我有眼光,她也是想減輕我的負擔,我說可以買。當時,我與妻弟手里錢不夠,向朋友借錢給岳父母一人買了一份這種社會養(yǎng)老保險。岳母知道我們的處境不易,自己省吃儉用,主動從每月領取到養(yǎng)老金中拿出一部分錢替我們還債,八年來,共歸還了四萬元,另外,她又給孩子們上萬元的上學獎勵。我本想拒絕岳母替我還錢,但是,我又怕拒絕她會傷了她的心,推辭再三也推不脫,只好先收下。(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至今,岳母六十六歲,身體健康,心情舒暢,生活過得很充實。岳母沒有太復雜的想法,生活幸福指數(shù)也高,她還常勸導我說:“你要盡量少抽煙,少喝酒,這么好的社會,要懂得保養(yǎng)好自己的身體,對不?”在岳母面前,我永遠是孩子,我也知道“林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道理。
岳母,總是在有意無意中教給我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我在心中感激她的教導,也知道這份恩情的份量。我相信:好人會一生平安。
【千字散文】正文共計1000字,2016-02-13 于若水河畔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1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