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燈(地方民俗)

初十這天應(yīng)朋友邀請去農(nóng)村參加一戶人家的掛燈活動。
我要這說的這個掛燈,可不是元宵節(jié)掛燈籠。我說的掛燈是廣西玉林市陸川縣的一種民俗。聽當(dāng)?shù)厝苏f這種民俗巳相傳了幾百年了。
正月初十。這是陸川生兒子人家慶賀生子的日子。也是族群為生兒這戶人家慶賀的日子。
當(dāng)?shù)赜幸环N民俗,一戶人家在正月初十前生了兒子,在正月初十這天就舉行掛燈儀式。
掛燈前,生兒子這家人家就開始為掛燈儀式做準(zhǔn)備?;I備豐富的食品,在正月初十這天,大擺宴席,請親朋友好友,全村的人來參加掛燈活動。主人認(rèn)為請的人越多越喜慶。這種請客對主人來說,是很有面子和很風(fēng)光的事。可能是告訴親朋好友們本姓有了傳宗接代的人了。有了后續(xù)香火了。生子女孩是沒有這種待遇吧??赡苁桥⑹羌蕹鋈サ脑颉?/p>
正月初十的當(dāng)天早晨,主人起得很早,選好時晨,大概六點到七點前的時晨吧。當(dāng)爺爺?shù)闹魅耸殖謷鞜?,親人從家里把鞭炮開始鳴放,直到本族姓祠堂。然后由主人帶兒孫在祠堂向祖先拜跪,向先祖秉告本姓添丁。貼上紅紙福條,再將紅燈掛上。此儀式結(jié)束。(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十點開始宴請親朋好友。親朋好友向主人道喜。送上紅包賀禮,舉杯痛飲。表示主人后繼有人,香火有續(xù)。人丁興旺。族群興旺。大家歡喜一堂。人走席散才算掛燈儀式結(jié)束。來慶賀的人,是一批批的流水席。上席一批結(jié)束,再接下一批。村子大人多的,親朋好友多人家的一天就辦幾十席,幾百人座席。好不熱鬧。門庭若市,主人很是開心。因為人越多面子面大。越光彩。
本人當(dāng)天應(yīng)朋友邀請參加了二戶主人的掛燈儀式。在汽車上路過多個村莊。村村都有掛燈活動。門上都貼了紅紅的贊美添丁對聯(lián),地上遍地鞭炮開花后滿地喜慶紅。村村都有生男孩。村村都沉浸在喜慶中。一派人丁興旺的景象??上部少R。
我回來和陸川外的人說起此事,人們問我生女兒呢?為什么不辦掛燈?我只能笑著說那是女兒??!
這是祖上傳下來的民俗啊!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讓當(dāng)?shù)厝巳プ鹬厮麄兊?a target="_blank">生活習(xí)慣和民風(fēng)民俗吧!他們感到幸福就是好事。也許也是他們宗族記住自己宗族根系發(fā)展繁衍的一種方式吧。不忘記自己的根__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啊!
初十是陸川人值得慶賀和喜悅?cè)兆樱驗樗麄儜c賀他們的人民人丁興旺發(fā)達。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1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