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韻,在季節(jié)轉(zhuǎn)換中回旋

三棵南瓜凌霜而起,數(shù)條藤蔓開展新綠。生命有涯,生機無限,在這綿綿無盡的綠韻鋪陳之中,因緣卻總是如此的不可思議……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這句耳熟能詳?shù)脑捳Z,不僅代表著中國古圣先哲對于大地農(nóng)耕時序的殷殷期盼,也蘊涵著人類對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無限憧憬。四季輪回,記錄大地映象;時光流轉(zhuǎn),揮灑生態(tài)風華。在這無始無終的時空長河之中,大地不斷幻化,四季無盡綿延,在交互纏綿、互相輝映之中,共同譜寫著“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的悠悠史詩。
歲末冬寒,季節(jié)輪替,處于時序即將更迭的“大寒”時分,我家樓頂那塊小小的空中園圃,也依循往例因緣,默默演繹著一出收獲冬藏和春耕新生的回旋曲目。而那原本生機蓬勃綠韻滿棚的絲瓜、南瓜、冬瓜等爬藤類植物,則已在颯颯北風的頻頻催促聲中,逐漸脫下了綠色的衣裳,改穿了冬季的黃衫。
滿棚的黃褐葉片,條條的枯黃藤蔓,不斷地在瓜棚上面漫延開來,點妝出一幅秋冬黃韻的特殊景象。只是,此番秋黃的場景,卻也彌漫著幾許淡淡的凄涼──單一的色彩,似乎缺乏滿山繽紛的艷麗;枯黃的遠影,也不存在遍野稻黃的喜悅。而曾經(jīng)輝煌一季的生命歷程,也似乎即將在離愁氛圍之中謝幕,暫時劃下了一個堪稱圓滿的句點。
隨著時序不斷的往前推移,在那暮冬時分,瓜棚上的景致,也逐漸由綠轉(zhuǎn)黃,由黃變褐,最后終歸之于干枯,而一次絢爛生命的演繹歷程,也因之抵達了最后的終點。這是大地恒常的規(guī)律,也是自然亙古的法則,我們著實無力也無法逆轉(zhuǎn)此一生生滅滅的生命軌跡,而僅能盡力擷取每一階段的特殊風華而已。
雖然如此,但是這種從繁華趨于沒落,由沒落走向凋零的生態(tài)映象之旅中,卻也不禁讓人有著一番“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凄涼古味余韻。尤其是當看到棚架上頭,那幾條還來不及長大的小絲瓜,孤獨地懸系于藤蔓枝頭之時,我的內(nèi)心總難免涌起了一股無限憐憫的幽幽之情。此情此景,雖不若白居易〈長恨歌〉中的那般婉轉(zhuǎn)悲愴,卻也有著幾許“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無奈心懷。(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依循著時節(jié)的冷暖變化,期冀著未來的發(fā)展榮景,往事已矣,來者可追。在內(nèi)人不斷的催促之中,我于是利用了空余時間,采取分區(qū)分段的方式,將棚架上頭那些瓜類的干枯藤蔓,逐一予以剪斷和清除,以便還回瓜棚原本的面貌。雖然,在清理藤蔓的過程中,滿身的枯干碎屑,讓人感覺相當?shù)牟皇娣请S著棚架上面空曠區(qū)域的逐步擴大,心情也不禁隨之而漸漸開朗起來。
缺少了重重葉片的阻隔,那原本被綠蔭遮蔽的棚下空間,頓覺明亮清新起來。行入其間,由于周遭封閉的場景已經(jīng)消失,整體的視野感受,也就顯得開闊了許多。仰望穹蒼,久不見的藍天白云,終于再度呈現(xiàn);俯觀棚下,寒風中的和煦冬陽,早已盡情潑灑。雖然,在此場景之中,黃花綠意不再,蜜蜂蝴蝶匿蹤,曾經(jīng)一度繁華忙碌的園圃景象,業(yè)已匆匆遠離,瓜棚似乎一下子變得蕭條許多。
身處于此一猶如晚霞落日之境地,大自然理應生機蟄伏,以待來春的驚蟄才對。然而,就在這歲末冬寒、萬象凋蔽之際,三棵南瓜幼苗,竟然不畏大地嚴寒氣候,意外地出現(xiàn)在這放置細枝殘葉的寶麗龍箱中,它們歪歪斜斜的生根發(fā)芽,堅毅地展開生命的另一番新旅程。讓原本業(yè)已沈寂一段時間的大自然綠意生機,又再次在塵封的映象記憶里,熱烈地回蕩、盤旋。
在這春寒料峭的二月時分,南瓜業(yè)已爬上了兩公尺高度的棚架,幾朵黃色的花朵,迎著北風寒氣,陸續(xù)出現(xiàn)于枝條鮮明的棚架上面。已經(jīng)有兩、三個月左右不見的花開場景,又重新現(xiàn)蹤于瓜棚,再次回到了眼前。蜜蜂回來了,大地也春回了,一切似乎都欣欣然,充滿著蓬勃的朝氣。
如今,棚上的瓜藤不斷向前延伸,兩顆光滑的綠皮小南瓜,業(yè)已懸掛于藤蔓枝頭,像比賽似的快速成長,讓人看了也不禁起了一股歡喜之心。就順著這份難得的殊勝因緣,一幅滿棚綠意、蜂飛蝶舞的生態(tài)美景,似乎已經(jīng)在我的心田之中,無盡地綿展、鋪陳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21003/
綠韻,在季節(jié)轉(zhuǎn)換中回旋的評論 (共 14 條)
- 心靜如水 推薦閱讀并說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