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伋:詩的起始是視野的極限
蒲伋:詩的起始是視野的極限
如果將詩擬人化,他從何而來,存于何處?時間是最鋒利的刀子,將人與人的思想刺的鮮血淋漓,當(dāng)我們無法“正視淋漓的鮮血”的時候,詩歌或許能夠深刻表達(dá)。因為這種情感是“爆炸”式的,“不再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死亡。”時間是殘酷的,卻給了詩記錄時間的機(jī)會。
“詩”行走在時間的流里,在我們的身邊,只不過我們自顧不暇而不去發(fā)現(xiàn)。就像我們在世界里被周遭的瑣事煩惱,忽略了世界本來的美麗。在《蒲伋詩境》中所要表達(dá)的詩境就是:“我們視野的極限就是詩的起始,它前行一步就會將我們帶進(jìn)嶄新的世界?!?/p>
當(dāng)我們抬眼看世界,不會是視野的極限,因為我們的視覺會被周遭的環(huán)境所誘惑、所誤導(dǎo)、所阻隔。當(dāng)我們陷入這種“短視”的時候,沒有了“遠(yuǎn)慮”于是有了“近憂”。這與我們所站的高度夠不夠沒有太多關(guān)系,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智還不成熟?;蛟S“心眼”需要特定的條件才能打開,它看到的仍舊是真實的世界而絕不是一首詩,只不過我們能夠通過它更深刻地感知世界和感知自我。
這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這不是說詩與我們的距離太過遙遠(yuǎn)。而是,當(dāng)我們摒棄了周遭的嘈雜和喧囂之后,我們的心境歸于平靜,我們的靈魂歸于純凈,這個時候,我們的看到的是事物的本質(zhì),而詩歌就存在于這種本質(zhì)之中。而但我們回歸到這種本質(zhì)之中的時候,我們更能夠接受和喜愛詩歌,在其中找到“本我”,并與自己“對話”(對峙)。
在《蒲伋詩境》中“視野的極限不是視野的盡頭,而是‘止于心靈深處之境’的結(jié)界。它是‘智境’與‘本我’融合時的一閃密封的木門。而詩歌或許就是開啟這扇木門的鑰匙?!?span style="position:relative;left:-100000px;">(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們從來不會夸大詩歌的作用,我們也不過度宣揚‘本我’與‘智境’的關(guān)系以及對我們自身的影響。而是,我們想通過詩歌的傳播讓更多人去思考人生和體味世界的美好。而將這種美好貫穿到人生當(dāng)中,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真善美的挖掘者和創(chuàng)造者?!?/p>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