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與革命
改革是平和的革命,革命是暴力的改革,革命的進行往往伴隨著制度的改革,改革和革命的本質是相同的,只不過是兩種促進和諧產生的方式所采取的手段不同。改革是主動的革命,革命是被動的改革。改革和革命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促進社會和諧。
革命往往用的是暴力的手段,通過血腥的方式來爭取和諧局面的產生,革命最壞的一種改革方式,改革是最好的革命方式,因為改革是以和平的方式來促進革命的成功。
改革是有技巧的,如果改革不當,就會引起各種力量來阻礙改革的進行,改革的道路從來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如果改革不能成功,隨著矛盾的激化就會引起革命的爆發(fā)。改革想要成功必須建立在國家擁有強有力的政府的基礎上,比如商鞅之所以能成功的變法,哪是因為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是秦國絕對權力的擁有者。張居正變法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張居正得到了萬歷皇帝的支持,萬歷皇帝是明朝的絕對權力擁有者。王安石變法是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完成的,而宋神宗是是宋朝權力的絕對擁有者,所以歷代變法想要有效推進必須在絕對權力擁有者的支持下才能順利進行。
如果沒有擁有絕對的權利去進行改革那是比較危險的,就像光緒帝改革時,由于光緒帝沒有擁有絕對的權力,自身還受慈溪的牽制,所以最終導致光緒帝改革的失敗。
改革應該循序漸進,改革想要順利進展,必須把改革建立在保障大多數(shù)人的權益之上,這樣會減小改革的阻力,如果國家不具有有效的政府,那么國家的改革應該通過慢的節(jié)奏,通過保障一代人的權益的方法來促進改革的成功,就像我國收復香港、澳門的方法一樣,通過保障一代人的權益來換取祖國的統(tǒng)一,所以改革在很多時候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想要一步到位的方法是革命,不過那是需要通過流血的方式才能完成的。
改革想要順利無阻,必須把改革建立在保障改革對象權益的基礎上,不然改革權益受損的一方必定會組織勢力來反對改革。就像王朝的叛亂,王朝的叛亂者多改革的對象,為了防止自身的權益被改革破壞所以提前反了,在改革進程中必須保障被蓋著的權益,不能以血腥的方式來推進改革,改革達到目的就好,如果以血腥的方式進行改革,那么一些被逼上絕路的人在被改革之前必定會提前謀反,那么改革就會變成戰(zhàn)爭。(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一切社會矛盾都是制度的錯,人的壞的個人行為只不過是不良社會制度的外在表現(xiàn),所以在改革之時必須給被改革者留有余地,不能采取血腥的方式進行改革。
改革和革命是相輔相成的,改革不適當會引起戰(zhàn)爭,革命是采取暴力手段的改革,采取適當?shù)氖侄芜M行改革是維持社會長久和諧的方法,改革和革命的目的最終都是為了促進社會和諧,改革和革命牽手共同推動了文明的不斷向前發(fā)展。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25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