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我的姥姥

2016-04-06 23:06 作者:彩云飛  | 7條評論 相關文章 | 我要投稿

v 姥姥生活在膠東老家,我出生于沂蒙山區(qū),我和她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數。從母親的嘮叨中,從老家親戚斷斷續(xù)續(xù)的講述中,我了解了姥姥看似平常卻又不平凡的一生。

姥姥汪王氏1916年出生在膠東鄉(xiāng)下一個閉塞的小村子,上面只有一個哥哥,與兄弟姐妹眾多的家庭相比,盡管貧窮,卻不至于受凍挨餓。姥姥的父親篤信“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訓,不讓姥姥念書,這也給姥姥坎坷的一生埋下了苦難的種子。

姥爺和姥姥鄰村,曾祖父是十里八鄉(xiāng)有名的私塾先生,據說那時誰家有孩子進私塾,是要給先生糧食的,所以姥爺家在村里算是上等人家。曾祖父思想開明,他讓孩子們都讀了書。姥姥雖然不識字,但俊美清秀,又心靈手巧,不到當嫁的年齡,說媒的就踏破了門檻,當然也包括姥爺家,姥姥的父親認定了姥爺家的書香門第,便允諾了這門親事。

姥爺迎娶姥姥那年,他在村里私塾當代課先生,姥姥只有十八歲,不知她是怎樣以一顆不太成熟的心憧憬著新生活的開始,也不知她是怎樣慶幸自己找到了一生的幸福??傊牙褜ψ约旱幕槭潞軡M意。一進婆家門就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擔。耕田播種,洗衣做飯,無怨無悔地支持姥爺教書。

代課的第二年,姥爺考上了師專,畢業(yè)后被分配到掖縣(今萊州市)教書,那時交通不便,可姥爺每到周末就披星戴月往家趕。畢竟,家里有摯的雙親、賢惠的妻子、三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據母親講,那時的姥爺還是非常有責任心的,幾十元的工資,除了維持基本生活,通通交給姥姥,畢竟是文化人,姥爺堅決送母親姐弟去讀書,對此,姥姥對姥爺很是感激。那些年,姥姥雖勞累,心里肯定是踏實和滿足的。

母親初中畢業(yè)后,女承父業(yè),也在本村當了一名代課老師,姥爺多次寫信讓母親繼續(xù)復習考學,爭取端上國家的鐵飯碗。在這期間,一個重大變故改變了姥姥一生的命運。(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由于姥爺表現突出,被選拔進了縣里的講習班,相當于現在的理論宣講團。那時,全國剛剛解放,國民黨的殘余勢力還滲透在各個角落,老百姓對共產黨的執(zhí)政能力還在觀望,講習班的任務相當艱巨。母親記得姥爺有大半年沒回家,姥姥從來不說也不問,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外面干的是大事。講習班結束后,正趕上選拔去南方幫助工作的優(yōu)秀人才,姥爺成為后備人選之一。培訓前夕,姥爺回家征求意見,其實并沒商量的余地,曾祖父母極力反對,姥爺沒有兄弟,姐姐妹妹都出嫁了,這一走不知多少年,一家老小怎么辦?姥姥沒文化,但很明事理,她知道姥爺是黨的人,就要聽黨的話,便說服了曾祖父母,送姥爺踏上了回城培訓的路程。她做也想不到,這一去,竟然是噩夢的開始。

培訓結束后,姥爺很順利地通過了組織考察。當時國家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為了讓這些南下干部們安心工作,家屬有文化的可以隨同南下工作,農村的特別是沒文化的允許另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家里的可以“離婚不離門”。姥爺開始其實沒想法,真是無巧不成書,就在出發(fā)的前夕,姥爺突然病倒了,在醫(yī)院治療的日子里,和組織上派去照顧他的女護士產生了感情,作為即將南下的干部,紀律上是允許的,就這樣,他們名正言順地走到了一起。最終,姥爺因為身體的原因,沒能隨同大部隊南下,安排在當地做了政府領導。

所有這一切,開始家里人是蒙在鼓里的。母親說,姥姥是最后一個知道的,曾祖父母寫信連勸帶威脅,見無可挽回,只好告訴了姥姥,愿走愿留,由姥姥自己做抉擇。姥爺非常內疚,愿意給姥姥一筆補償,三個孩子由他撫養(yǎng)成人。那年母親14歲,小舅只有7歲。據說,姥姥躺在炕上兩天兩不吃不喝,兩天后她爬起來,擦干眼淚,面對年邁的公婆和惶恐不安的孩子們,她做出了一生中最難的抉擇,留下來給兩位老人養(yǎng)老送終,不讓孩子們失去再沒有媽。姥姥那年才30多歲,娘家人本來想把姥姥接回去,趁著年輕體力好,再尋個老實人家,安安穩(wěn)穩(wěn)過日子。見姥姥決心已定,娘家人只好悻悻地回去了。

姥姥堅決不要姥爺一分一厘的資助,她用一雙裹了足的小腳,白天侍弄莊稼,晚上借著昏暗的燈光,用玉米皮編藍子賣,她編的籃子又密實又美觀,都能賣個好價錢。至今,母親家里還用著姥姥編的小筐。就這樣,姥姥用她柔弱的雙肩撐起了一個大家庭,奉雙親,還供母親完成了學業(yè)。

上世紀五十年代,母親畢業(yè)后,響應國家號召,要支援沂蒙山區(qū)建設,女兒又要遠走,姥姥又一次面臨抉擇,但這一次她毫不猶豫,堅決支持母親來到蒙陰。那時,交通閉塞,母親一年回一趟老家,后來,與同是支援山區(qū)建設的父親結為夫妻,又有了我們姐妹四人,回去的機會就更少了。小時候,我隨母親回過幾次老家,舅舅已結婚,和曾祖父母一起生活,大家大戶,難免磕磕碰碰,但姥姥始終委曲求全,上敬老,下讓小,一家人其樂融融。有一年節(jié),母親領著我們姐妹回姥姥家過年,正是困難時期,姥姥家也不富裕,吃了上頓沒下頓也是常有的事。老家時興在炕上吃飯,人口太多,便分炕吃飯,我和曾祖父母在東間炕,主食一般都是玉米餅子和咸菜,姥姥每頓飯都特意給曾祖父母切幾片白白的餑餑,她和大家一樣都吃餅子。粗粗的玉米餅子實在難以下咽,那年我八歲,正是不諳世事的年齡,每次都眼巴巴地看著那幾片餑餑,曾祖母看我可憐,總是悄悄掰一點給我。年三十那天,姥姥忍痛殺了一只雞,把肉踢出來,讓舅媽把骨頭拿到碾盤上砸碎,包成兩份水餃,肉的給曾祖父母,我們和姥姥舅舅一家平生唯一一次吃了一頓雞骨頭水餃。要知道,姥姥那時也是一個需要照顧的老人了。但上有曾祖父母,也只好委屈自己了。

有時,姥爺想念父母,也會獨自回去看看,姥姥心里有氣,卻表現的十分大度,躲在偏房不見姥爺,姥爺也很知趣,總是坐坐就走,曾祖父母始終對姥爺有怨恨,從來不多挽留。如果姥爺給孩子們錢物,只要讓姥姥知道,不但挨罵,還要自己想辦法退還。所以,在姥姥的有生之年,母親和姨舅們只能偶爾偷偷地和姥爺見上一面。畢竟那是她們的親生父親,血濃于水啊。

姥姥的賢惠和孝心感動了族親,曾祖父母留下遺言,姥姥去世后可以進汪家族林,但姥爺卻不可以,這是對姥姥一生最大的肯定和最高獎賞。在姥姥的精心侍奉下,曾祖父母分別以九十五歲和九十六歲的高齡安然辭世。

曾祖父母去世后,姥姥也享了幾年福。舅媽耳濡目染,對姥姥相當孝順,隔三差五,姨媽也會把姥姥接去小住。上世紀八十年代,母親把七十高齡的姥姥接到蒙陰住了幾個月,那是我和姥姥第二次相處較多的時間,操勞了半輩子的姥姥還是閑不住,第一次學著織毛線,就帶著老花鏡笨拙地給我們姐妹和父親每人織了一條線褲。多少年了,我們一直舍不得扔掉。每每回家,看著姥姥盤著腿在床上專心地織著線褲,心頭總是暖暖的,

1995年秋天,79歲的姥姥在睡夢中平靜辭世,沒有留下一句遺憾和怨言。母親因舊病復發(fā),舅媽沒敢告訴她。百日墳時,我和姐姐陪同母親回了老家,在族家老林,姥姥的墳墓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一如她孤寂的一生。想到姥姥操勞奉獻的一生,想想自己遠離家鄉(xiāng),把半生獻給了沂蒙山區(qū),卻未能給姥姥盡孝。母親長跪不起,淚水滂沱。舅媽告訴我們,姥姥下葬那天,全村本族的、外姓的,大人孩子全部出動了,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前面的進了墓地,后面的還沒出家門。他們敬重姥姥的品行,欽佩姥姥的賢德,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口碑是對姥姥一生的肯定和獎賞。

今日清明。謹以此文獻給天堂的姥姥,愿姥姥在天堂幸福快樂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29225/

我的姥姥的評論 (共 7 條)

  • 瀟瀟
  • 雪靈
  • 滄海一笑
  • 清欣
  • 折騰
    折騰 審核通過并說 hello~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號 paya2016 有福利送上
  • 心靜如水
    心靜如水 推薦閱讀并說 贊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西盟| 孝义市| 六盘水市| 长岛县| 徐汇区| 噶尔县| 巢湖市| 杂多县| 泽普县| 蒙城县| 海盐县| 高青县| 南乐县| 东城区| 会东县| 乐亭县| 稻城县| 舒兰市| 拜城县| 天台县| 百色市| 冕宁县| 兴宁市| 阜宁县| 镇巴县| 如东县| 龙海市| 马山县| 饶平县| 平昌县| 阿坝县| 炉霍县| 中卫市| 英德市| 柳林县| 江达县| 红安县| 嘉祥县| 建始县| 泽普县|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