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上的留影
春節(jié)回家,我才剛剛放下行李,老公就拉拉我的袖子,然后指指墻上。我順著老公指著的方向望去,是父親的在桂林旅游時的三張留影,它被父親用膠布嚴嚴實實的貼在電視墻的上方。
只要有客人來家里,絕對可以看到這些照片,老公得意的笑笑,悄悄的跟我說,“你爸爸這是在炫耀”。
父親從小生活在山里,一輩子沒有出過什么遠門。這一次是我和丈夫省吃儉用一年,才終于有點積蓄,帶著雙親到北海桂林走走!
記憶中,父親第一次走出大山是到金平縣城里,要把上學的弟弟勸回來。
那時候,我和弟弟先是在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讀書,同一個年級同一個班,姊妹倆成績都很優(yōu)秀。生活中我們總是相互鼓勵,學習上也是一起探討,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爭取有一天能走出農門。那時候,家里貧困,父母每個星期給姊妹倆的生活費是5元,那時候太小,早晨也沒法起來自己煮早點吃。每天早晨,我和弟弟就用五角錢買一個包子,分開來各吃一半,這樣堅持了三年。家庭的貧、生活的苦、父母的無奈,練就了我和弟弟堅強的性格。(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流年里,有一件事一直難以忘懷,它烙在了心底,每當憶起,心底遍地是傷痛。在一次上學路上,弟弟為了五元的生活費,幫助同行的同伴,將二十斤的大米從老家背到學校。那時候學校是要求學生交米來換取飯票的。我稍年長一些,我就負責背我和弟弟的米,弟弟就幫同學背,崎嶇的山路上,弟弟小小的身影被小半袋米壓彎了腰。弟弟這一辛苦的付出,換來的是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我和弟弟可以各自擁有五元的生活費,可以吃整個完整的包子了。清晨中,姊妹倆穿著單薄的衣裳,手各捧著一個香噴噴的包子,相視一笑,蘊含著酸楚,也溢滿幸福。
到中學的時候,弟弟因為成績好就到了縣城里的學校。隨著我和弟弟年級的升級,學費也越來越高,加之弟弟在縣城里,生活費也高出許多,使這個貧困的家庭更加捉襟見肘。
父親跟母親商量,兩個孩子,只有一個能讀書了,或我或弟弟。最終,父親狠狠心,就自己進城找弟弟去了。
這是父親人生中第一次離開大山。
進城的目的只有一個,不讓弟弟讀書了!
到了學校,父親把來意說明,弟弟哭了,父親也哭了,老師也哭了,老師的家人也哭了。孩子的期盼與家庭的貧困,令無助的父親糾結了無數個不泯之夜。
當然,在老師的勸說下,父親終于沒有把弟弟帶回去。不過經過這樣一鬧騰后,弟弟就知道家里的難了,放假回家后,就自己主動放棄了學習機會。
父親的第二次出遠門是送我到建水一中讀書。
弟弟把唯一的學習機會讓給我,我就必須加倍努力學習,這樣才不愧于自己,不愧于弟弟,也不辜負父母的希望!
在接下來的無數個日日夜夜里,書成了我的精神食糧。上課之前,自己先預習,熟悉老師即將上課的內容;上課的時候,專心聽老師講,認真做筆記;下課的時候,自己認真復習,熟透每一個章節(jié)。最終,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建水一中這所著名的學府。
汽車在顛簸的山路上行使,父親抱著我的行李背包,我頭枕著父親的雙腿,暈暈沉沉的往學校趕去。
因為從來沒有出過遠門,到學校里,父親也是找不著南北,只好東問西問,最終把一切入學手續(xù)辦完了。
宿舍里,同學們都在鋪床。她們的床單是那樣的美,繡滿鮮花或者是可愛的動物圖案,他們的被子是那樣的厚實,蚊帳是那樣的潔白。再看看我自己的,被子是爺爺用過的一床軍用被,床單是薄絲絲的一塊布,蚊帳是火焰煊過的黃黑。有同學還反問我,那就是你的床單啊!帶著譏諷和嘲笑。
我羞愧的低下頭去。是我的床單又怎樣?我出生貧窮,我沒有辦法選擇。
但是我有在身后默默支持我的弟弟,有愛我的父母!
我站在宿舍的走到上,望著樓下匆匆趕去車站坐車的父親,秋風中父親單薄的身影漸漸消 失在人群中,淚水模糊了雙眸。
我默默告誡自己,我必須努力學習!
是的,只有努力學習才能改變我的命運!
高中畢業(yè)后,到省城里去上大學,我堅持自己帶著行李,自己去報道。一來是覺得父親去了也不起什么作用,二來是自己長大些了,必須學會獨立,學會堅強。
父親的第三次出遠門,地點是廣西的桂林北海。
這一次,不帶任何憂慮和負擔,任務是游山玩水。
農村的孩子不容易,在城里什么都得靠自己。
工作五年后,我和老公終于有了一兩屬于自己的車,不貴卻實用。
汽車載著父母,沿著筆直的高速路一路飛馳。
第一站是北海。
到達的時候,已經夜里1點鐘了。
夜晚的北海,高樓寂靜,燈光璀璨。父親高興的這里看看那里瞧瞧。我擔心父親母親太過于疲憊,就快速的找了酒店給父母住下了,但父親卻說,興奮得睡不著覺了。
晨光中的大海,在晨靄中顯得安靜神秘,它靜靜的躺在那里任憑海水一遍遍的沖洗,似乎要洗凈身體上的塵埃,洗凈一天的疲乏。
父親和母親赤腳走在沙灘上,臉上是滿足的高興。
陽光出來的時候,父親就撲入大海中,興奮的拍打著海水。
我坐在沙灘上,看著像孩子般在水里嬉戲的父親,盡情的享受著大海帶來的喜悅,欣賞著大海清晨的美景。
北海之行結束后,我們就轉到了桂林。
雖然不是同一個方向,路程也遙遠,但是還是決定帶著父母去一趟!因為那是劉三姐的故鄉(xiāng),劉山姐,那可是父母的最愛。
桂林的山水跟家鄉(xiāng)的不同,家鄉(xiāng)的水是流動的,山是安靜肥美的,而桂林的山是清瘦的,水多半是靜靜的。
游船行駛在漓江河上,父親興奮的說著:這是劉山姐唱歌的地方,這是劉山姐躲藏地主的河灣,這像是阿牛哥抓魚的地方。
游船上,幫游客拍攝照片的師傅大聲的高喊著:這里風景美,來拍一張照片做紀念吧。
有游客陸陸續(xù)續(xù)上去拍照片,看著師傅的生意還不錯。
對于旅游,我一向是用心去看,去感受,將風景人情記于心里,很少想起留影紀念。
行程結束,回到賓館。
父親拿出了三張照片,開心的看著。
我一驚,忙問父親什么時候照相了。父親笑了笑說,“風景太美了,難得來一次,留下幾張照片作紀念”。
是我只顧自己用心欣賞,而忽略了父母的需求,我有點愧疚。
后來我就把這件事情忘記了,直到今天看到父親貼在電視墻上的照片。
我知道這是父親在向鄉(xiāng)親們炫耀,自己那些年的辛苦,終于換來女兒的成器了,能帶著自己去旅游,而且去的還是老鄉(xiāng)們都想去的劉山姐的家鄉(xiāng)。
我突然間眼淚婆娑。
門外,父親正彎著腰在砍鋤頭把子,陽光正柔和的撫摸著父親的干枯的臉龐。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34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