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廬聽雨——一生長嘆
{24}、我們是否都想過,在社會的道德價值體系中,我們每個人所扮演的是怎樣的一個角色呢?
我們是在為這座大廈增磚添瓦,還是在挖墻腳、亂涂鴉。我們是在為人類道德的長城增加一道防火墻,還是在為它植入新的病毒?
最新的“蝴蝶效應”的理論說:“在南美洲的某一只蝴蝶煽動一下翅膀,在歐洲就有可能引起一場風暴。”
這不是夸大其詞,也未必就是聳人聽聞。
有時一個微笑,就可以融化一個人內(nèi)心的堅冰;一個溫馨的眼神,就猶如黑暗中的燈塔,為迷失的航船指引方向;一句貼心的話,就可以傳遞一份愛,為絕望者注入重新生活下去的勇氣;伸出一把手,有時拯救的或許是一個絕望的靈魂。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span style="position:relative;left:-100000px;">(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讓理解占據(jù)我們的靈魂吧,把猜忌從我們的內(nèi)心剔除;讓寬容主導我們的思想吧,把自私從我們的心頭驅(qū)散。讓我們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吧,因為我們都是這個和諧社會的一個細胞,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的子民。
{25}、有時候一些原住民常以莫名的優(yōu)越感,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對待那些外來者,常以憐憫眼光、施舍的姿態(tài)來對待一些“寄居者”。
就猶如城里人對于農(nóng)民工的態(tài)度一樣,就如同北京人對待我們外鄉(xiāng)人一樣。
農(nóng)民工或者外鄉(xiāng)人心里的陰影是不是我們有意或無意間投下的呢?他們的自卑是否來自于對生存狀態(tài)的不滿,而進行的另一種方式的宣泄與抗爭呢?
如果他們的心理變得扭曲了,籠罩上一層抹不掉的陰影,就總會感覺別人的冷眼與歧視,因此他們也常以懷疑的心態(tài)、報復的心理來審視周圍的一切。
其實一些人畸形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也不能全都歸咎于外界因素,或許是他們自己過于糾結(jié)這個情結(jié),在自我的暗示下無形中把負面因素擴大,陰影的累積也可能是由于他們的不正確的心態(tài)。不管怎么說,“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我們還是以包容的心態(tài)來對待身邊每一個人吧!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34943/
僧廬聽雨——一生長嘆的評論 (共 14 條)
- 白云深處 推薦閱讀并說 點喜歡。問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