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王范七隊的美味面食
年輕時我在王范七隊吃過派飯,她們給我做的美味面食至今還記憶猶新。
那是40年前,縣委派我到王范公社擔(dān)任黨委書記。公社黨委又派我到王范大隊蹲點,王范大隊又分配我到七隊以點帶面,這就要在七隊吃派飯了。
群眾一聽要管公社書記的飯,勢氣得很嘮,頭一頓就給我炒了一盤肉。我坦誠地說:“我從來不吃肉,今后萬萬不敢再做肉菜了!”“那你吃啥呢?”“有辣椒和大蔥就行。”于是,后來管飯家家戶戶都少不了辣子和大蔥。
吃派飯的時間一長,群眾知道我愛吃面條,所以,就經(jīng)常給我做面條吃。但做的面條不是普通的面條,而是農(nóng)家待客時才吃的那兩種,一種是扇面,一種是利面。
什么是扇面?就是天熱時吃的涼面,但又不同于涼面。涼面是面條煮熟后在涼水盆中泡涼的,吃起來很涼,但對不適應(yīng)的人會影響健康;而扇面卻不,它是把面條煮熟后,先瀝干,再拌油,然后再用扇子把面扇涼的。沒有電扇的時候,就是女人靠手搖蒲扇(或紙扇)把面扇涼的,吃起來既香又涼又安全。因此,只有在家里來了貴客時,主婦們才肯下這個本。既然群眾把我當(dāng)成了“貴客”,我就不能不為他們好好地服務(wù)。
什么是利面?就是把面搟好后,再把面片折起來,一刀一刀地從下往上“利”,而不是“切”,這比“切”要難得多,而且要求特嚴(yán),一是細(xì),二是勻,三是寬細(xì)一致。這不是難為人嗎?是難為人,而且難為的是剛剛?cè)⑦^門的新媳婦,這在王范一帶似乎成了慣例,成了一種考驗新媳婦的門檻,就是說,把面“利”得好的新媳婦就會得到家人和鄰居的認(rèn)可和贊揚。不然,就會被輕視,甚至歧視。這個規(guī)矩在王范一帶一直就有。因此,七隊的女人都是久經(jīng)考驗的“利面”能手。于是,我就經(jīng)常吃上了又香又美而又別有風(fēng)味的“利面”美食。(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再就是他們的“羊肉胡卜”。這是七隊社員待客的另一個拿手好戲。雖然我不吃肉,但他們卻給我做的是“羊湯雞蛋胡卜”(我卻喝羊湯),不但把烙的胡卜餅切的又長又細(xì),粗細(xì)相宜,而且香甜濃郁,美味無比,完全可以與揚名天下的“北相羊肉胡卜”相媲美!
已經(jīng)離開王范40年了,但那里的人情味卻永駐我心,回味起來,簡直就是親情的味道,友情的味道,甚至是比親情和友親還要深的那種味道,我知道,就是那種味道把我養(yǎng)育成了一個能為農(nóng)民服務(wù)的“公社書記”。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38794/
回味王范七隊的美味面食的評論 (共 6 條)
- 白草詩人 審核通過并說 好作,有血有肉,聲韻俱佳。頂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