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長大會明白
九幾年出生的我,那時候家里條件不好,一歲多的時候便被母親斷了奶,和父親一起南下打工,這一走便是二十載,只有到每年春節(jié)的時候才能見上一面。所以,兒時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過年,早早的盼著爸媽回來。除了能穿上一身新衣裳,有好多一年到頭都吃不到的好吃的,還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樣,牽著媽媽的手,走家串戶。
都說兒女是父母上輩子的債主。這句話說的在理,一代又一代都逃不出這個圈子,好吃的,好用的都是給孩子留著,吃飯的碗要擦好幾遍,踢翻的被子要蓋好幾回,給的錢要包好幾層,同樣的話要嘮叨好幾次。好不容易到老了,還要養(yǎng)著兒女的孩子,繼續(xù)還債,直到真的看不見,動不了了.........
而我的母親,同樣在還債。
小學(xué)二年級,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一起上學(xué),調(diào)皮搗蛋,把家門口石岸邊上堆得一堆柴火當(dāng)成蹦蹦床,一蹦就蹦到了岸下邊,十米多高,摔斷了右腿,腫的特別厲害,當(dāng)即被送往醫(yī)院住了兩個月。而那段時間里,母親并沒有待在我的身邊,每天只有接不完的電話,聽不完的安慰,在身邊的是大我十幾歲的叔叔。那時候小,可能不懂事,鄉(xiāng)親們的幾句鼓搗的話:“你都摔得這么嚴重,你媽都不回來照顧你,她肯定是不愛你了。”,我卻當(dāng)真了,對母親產(chǎn)生的一些不好的情緒,一和她吵架,我就拿出來說,用不輕饒的語氣責(zé)怪她,怪她為什么那么多年不在家照顧我,為什么別的孩子放學(xué)回家可以喊媽媽,我卻不能,怪她為什么只知道賺錢,不懂得兒女親情。而直到二十年后的自己,體會了生活的不易,才慢慢開始理解、釋懷........
高考前三個月,母親辭工回家照顧我,在學(xué)校周邊租了一間房子,新置了電器,家具,廚房用品。每天中午趕過來給我做營養(yǎng)餐,洗衣服,傍晚趕回去。特別是到了冬天,氣溫都在零下幾度,還是每天風(fēng)雨無阻的跑來跑去,手腳被凍得通紅,卻從不間斷。有陣子突發(fā)奇想,想吃櫻桃,剛好又是反季水果,不容易買到,80多塊錢一斤,母親跑遍了大半個縣城買回來了,洗干凈放在碗里裝著,晚自習(xí)回家推開門就看見了。6月8號高考那天,母親把我送進考場,自己也在外面守了了一天,我問她天氣不好,下雨怎么不回去,她說想陪著我,這樣不緊張。而偏偏自己特別不爭氣,沒能讓母親如愿以償,高考掉檔,她終究也沒勸住我回去復(fù)讀。偶爾會趁著我不在身邊的時候和別人嘮嗑說:“對不住這孩子,這么多年不在家,沒照顧好他,沒考上好大學(xué),她有責(zé)任。”這話后來是王嬸告訴我的。
以前,春節(jié)一結(jié)束,是我含著淚送她離開,外出打拼?,F(xiàn)在是她揮著手,送我離開,遠方求學(xué)。由半個月回家一次變成了一年回家兩次。她想我,多打幾個電話,可能還會不耐煩,總會說忙,然后把大把的時間花在手機電腦上,也不愿多聽她嘮叨一句。在家和她待久了,就會和她吵,氣她。有時候甚至覺得離她越遠越好,聽到她說:“兒子,好久沒回家了,放假就回來看看?!蹦且凰查g,我才感覺到她老了,開始依戀我了,離不開我了。去年春節(jié)她車禍,算是劫后余生,也只有那段時間才徹底明白,家不能少一個母親,孩子不能缺一個媽媽。深思,我做的卻遠遠不夠。(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時間在母親的臉上刻下了斑班皺紋,用他們的畫筆把一根根黑發(fā)染成了白發(fā),原本挺直的腰板也彎下了,原本健壯的雙腿走起路來卻一瘸一拐。她們已不再年輕,需要天下兒女更多的關(guān)心和愛護。母親的愛是一種永遠值得灑淚的感懷歲月,是一種總也品不完的摯愛深情。
明天是母親節(jié),也是母親四十歲生日,過了不惑之年,只希望圍繞她的幸福越累越多,為我操的心越來越少。也希望留下這段文字,讓我時刻不要忘記,父母恩,深似海。
文字:徐威
新浪微博:@徐威威喂喂喂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38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