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包圍城市
我從小出生在農村,恰好度過了整個童年.跟農村相依為命,不愛它是不可能的.
小時候,好耍得很,千翻過孽,無所不能.好耍的地方很多.小溪水流處捉螃蟹,堰塘田里釣魚鉤魚捉黃鱔龍蝦,反正扯不完.不過一天當中,這些事做的不多,因為會膩.農村孩子,大都父母在外打工,都比較孤獨,不過也造就了不同.這一來,過節(jié)就顯得更為熱鬧.所有重大節(jié)日大家都一定回來,少有例外.就不一一說了,只想特別說說清明和春節(jié).
這兩大節(jié)日正好.春節(jié),在除夕最為熱鬧---親友相聚,熱鬧連聯(lián),穿新衣,發(fā)紅包,新年菜用普通的舊瓷盆裝,屋里屋外,燒黃紙,點燭香.燈都是關著的,大開門,鄰居又近,全群就不覺黑暗了.電視機大家還是買得起,這天就都搬了下來.一起看春晚,熱熱鬧鬧過新年!我喜歡在樓頂觀望,雖然只有四樓高,但卻是全村最高,不過也可以觀遍全村.這還可以看到那些被迫不及待點放的煙花,聽到爆竹聲.還記得好幾年,大概10點到2點,我總是被鬧醒,睡不好覺;不過有時起勁,也跟著欣賞起來了.那是小時不知什么,看著玩罷了.一村的煙光,也足夠亮,熱鬧至極,溫馨至極.春節(jié)第一天和清明差不多,就只剩掛清和少大錢紙的區(qū)別了.就也只想說清明節(jié)了: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好像記得,每次清明節(jié)真的卻是在下雨.許多雨一下之后,經常大霧蒙蒙,壯觀奇麗極了.掛清,放鞭炮,燒錢紙,點燭燒香,就這樣.一種難得的氣氛也就來了,和親人特別重逢,古樸神圣.
后來征地,就搬到了長生,一個村的走散,感覺比五湖四海還遠.驗親不如近鄰,這種關系,是大家可想而知的.城市生活,諸多不便,少了些東西,不太自然.其他的就不想說了,就特別想說說過年---搬家的第一年,沒什么記憶,只記得睡安穩(wěn)了.第二年,我竟有點生氣,不過說來也笑.那時,我正在讀學校要求讀的梁實秋的<<雅舍小品>>,也正是除夕夜,寒假第八天,速度與激情---11點57分左右讀完了.其實我也是為了看新年煙花,體驗節(jié)日氣氛.沒想到竟是這樣---像一場野仗一樣,東一下,西一下,既不對時,又亂整,我日媽啷個了喲?!只好上床,卻又睡不安穩(wěn),畢竟是東搞一下,西搞一下.不過幸好沒放鞭炮,應該睡得著.竟又真睡了,還睡更香了.最可憐的,是那些土地里的祖輩,就真的回歸自然了.
這只是我的一點想法,難以決定.若一切是自然,我也不想說什么,當回憶罷了.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4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