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祈子廟會的浪漫之夜

秦嶺北麓有一座山叫九龍山,九龍山上有一座廟叫娘娘廟。每年七月中旬,是娘娘廟傳統(tǒng)的祈子廟會,方圓數(shù)里的善男信女,攜帶香燭祭品,到廟里祈子、還愿,香煙繚繞,磬聲悠悠。
九龍山九座山頭,八條小溪,山脊相連,溪水環(huán)繞,狀如九龍纏繞,形似盤龍臥虎。每到盛夏季節(jié),樹木蔥籠,山花爛漫,蝶飛蜂舞,鳥語呢喃,溪水淙淙,涼風(fēng)習(xí)習(xí),勝似人間仙境。
農(nóng)耕時代,男丁的多少是一個家族興衰的標(biāo)志。
子在川上曰,無后為大。
過去,在關(guān)中農(nóng)村,婚后不育被人瞧不起。兩口結(jié)婚一二年沒有小孩,還好推詞,三五年不生育,就遭人斜眼。有人背后議論男人不行,有人竊竊私語母雞不下蛋。妯娌吵架,嫂子也會揭短。婆婆不明說,常常摔碟子摔碗,吊臉子給媳婦看。婆媳關(guān)系好的,婆婆會帶媳婦看中醫(yī),吃些促進(jìn)性欲的湯藥。
那個年代,既沒有人工受精,也沒有試管嬰兒,更不敢出軌或者一夜情。人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一年一度的祈子廟會上。(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過去的祈子廟會,實(shí)際上是青年男女的神秘幽會。約定俗成,心照不宣。婆媳關(guān)系好,婆婆就會有意無意地給媳婦亮耳。春天貓兒戀春,婆婆故意問,貓兒叫啥哩?夏天喂馬,婆婆念念叨叨,馬養(yǎng)在槽上,誰還能跑到咱家認(rèn)馬?秋天拔蘿卜,婆婆說,你看蘿卜拔了,坑坑還在呀;冬天樹葉枯了,婆婆嘆息,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呀。剛過年,婆婆就說,娘娘婆廟會時,我?guī)闳恪⑶髠€子,來年給咱抱個大胖小子。婆媳關(guān)系不好的,娘家媽媽就會操心。
夏天到了,期盼已久的廟會也到了。趕廟會的人,或一家?guī)卓?,或三五成群,或抬著轎子,或騎著毛驢,向九龍山涌去。婆媳一早帶著香燭、燒紙、菜油、花饅頭等祭品,到了娘娘廟,遇殿就磕頭,見神就燒香,在觀音殿、王母娘娘殿、三宵殿一一祭祀,口里念念有詞:有求必應(yīng)的娘娘呀,請賜我子嗣,永傳人間香火。然后在每尊神像前的香爐,帶一包香灰,回家沖水喝下。
祭祀完各位娘娘,婆婆就說,快去廟會上逛逛,就各自分手,婆婆去道場聽道念經(jīng)。
媳婦這下就自由了,有相好的,就直奔約會地點(diǎn)。沒有相好的,就一邊逛一邊看,對上眼的,就跟在身后,故意扔塊花手絹,大哥,你掉東西了。小伙回頭一看,女子撿起地上繡著鴛鴦戲水的手絹,送給小伙,小伙會心一笑,丟個眼色向后山走去。小伙子看上小媳婦的,見她試戴發(fā)卡,裝著彎腰撿扇子,偷偷地捏一下女人的腳,兩人相跟著去溪邊摘花。
天剛擦黑,男女在事先約好的地點(diǎn)相會,男人點(diǎn)燃一支香,拿在手上,慢慢向前走去。紅紅的香頭,在黑夜里像星星一樣閃爍,女人在后面不遠(yuǎn)不近地跟著。爬上山頭,或者下到山坳,找一處隱蔽的地方,就把香頭插在顯眼的地方,提示別人請勿打擾。
十五的月亮,掛上樹梢,朦朦朧朧。山山峁峁,溝溝岔岔,大樹下面、巨石背后、小溪旁邊、草地上、花叢下,每個紅紅的香頭后面,都是一對你情我愛的男女。竊竊私語的、呢呢喃喃的、低聲歡笑的、忍不住呻吟的……,月兒羞紅了臉,偷偷地躲到了黑云后面。
廟會上,媳婦老實(shí)對不上眼的,婆婆也會牽線搭橋,廟里的云游道士,晚上也不會閑著。
第一天相會,情投意合,以后幾天仍會甜蜜纏綿。如果一方不滿意,大家好和好散,自討方便。
五天的廟會,在虔誠和甜蜜中不知不覺地過去了,老頭老太太收獲了對神靈的敬畏,年輕男女收獲了幽會的甜蜜,不孕不育的少婦收獲了孕育的種子。
春去夏來,第二年廟會時節(jié),許多人家抬著豬頭和大饅頭,歡歡喜喜地到娘娘廟里還愿,感謝祈子娘娘的賜子之恩。
祈子廟會年年繼續(xù),祈子的習(xí)俗卻隨著時代而慢慢地演變。
習(xí)俗是一個時代和一方地緣的人文產(chǎn)物。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個時代造就一個時代的習(xí)俗。
但繁衍生息是人類永恒的主題。
(圖片選自網(wǎng)絡(luò),向作者致謝) 2016年6月17日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46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