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人長大的標尺是自立
衡量一個人長大的標尺是自立
文/劉毓民
一 有感高考
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傳承與延續(xù),是我們的精神與靈魂的皈依。我們不要把孩子當(dāng)作私有財產(chǎn)來對待,也不要把孩子當(dāng)寵物來圈養(yǎng)。
我們對孩子的成長,不要只做戰(zhàn)役層面的規(guī)劃,而應(yīng)做戰(zhàn)略層面的運籌。教育孩子,不要急功近利,也不要禁錮束縛,更不要壓制捆綁。
一旦孩子產(chǎn)生了抗拒之心,你的所有教育實踐證明已經(jīng)徹底失敗了。失敗會伴隨失望、失衡,進而會導(dǎo)致你的行為失態(tài),誘發(fā)你的聲嘶力竭與瘋狂吼嚎。(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教育孩子,我們應(yīng)著眼全局,著眼長遠。在孩子形成好的行為與習(xí)慣上下工夫,在毅力與意志品質(zhì)上用心塑造。這兩點做不到,你的任何努力都是白費的。
培養(yǎng)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獨立自信的思想,健全完善的人格,是培養(yǎng)教育的核心著力點。脫離這個核心,等待你的,一定要萬般無奈和一連串的懊悔嗟嘆!
二 有感自立
生活中,衡量一個人長大沒長大的標尺,不是年齡,而是真正的自立。不管你是70后,80后,還是90后,你都應(yīng)該反躬自問這個問題。
你的房,是不是你全額支付了款金?你的車,是不是你用薪水購得?你的孩子,是不是雙方父母幫忙帶著。
如果不是,你就沒資格去穿名牌衣服,戴名牌手表,抽名牌香煙;也沒資格挎名牌皮包,用奢侈化妝品,喝高檔洋酒。更不應(yīng)今天去咖啡廳,明天去茶樓,盡顯奢華的作派。
父母愛你、關(guān)心你,是不想讓你們受點委屈。但父母并沒有拒絕你們通過生活的磨礪,來鍛造自己。并樹立起自立自強的獨立精神。
自立,是一個人最起碼應(yīng)該具備的生活狀態(tài)。如果我們已步入了而立之年,甚至到了不惑之年,還在生活上依賴父母,在經(jīng)濟上依靠父母,我們做人的基本要件就太可悲了。
我們不能心甘情愿做累老族、啃老族、月光族。一個人,到了自立的年齡,而尚未具備自立的實質(zhì)、自立的本領(lǐng),這是極其羞愧的事情。
我們吃飯伸手,加油伸手,走親戚伸手,買東西伸手,我們跑到這個世上,也未免太悲催了。人生是需要壓力的,也是需要奮進搏擊的。沒有必要的生活錘煉,我們會成為永遠長不大的“驢駒”。
如果一切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有獨立的思想意識,久而久之......
2016年6月22日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4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