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改變?nèi)松?-推薦閱讀《曾國藩家書》

引言:國學,即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之學問。人之一生,至少要將國學經(jīng)典熟讀一二。若只讀其一,則《論語》首當其沖?!墩撜Z》儒學經(jīng)典之大成,不可不知也。若讀其二,則推薦《了凡四訓》,為人者,何可為,何不可為,敬畏之心于此書盡陳。若再將深入,則推薦《曾國藩家書》。一人之下,尚不斷修身,我一凡人,何言推卻。有能好者,特薦此書。
讀書使人安寧、愉悅。一本好書開啟世界,如同良師益友指引方向。推薦閱讀《曾國藩家書》。草草讀畢,略略感受,形成文字,道同者共勉。
曾國藩是晚清重臣,飽學之士,位高權重,功成名就。《曾國藩家書》,收錄曾國藩寫給家人的書信,樸實親切的文字間貫穿他修身齊家的思想言論,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值得后人思考、借鑒和學習。
讀《曾國藩家書》的點滴收獲
讀書目的在于修養(yǎng)身心
曾國藩一生堅持讀書,勸誡弟兄不棄讀書,總結讀書目的:一是修養(yǎng)德行,一是謀生技能。修養(yǎng)德行,即格物和誠意。格物,即獲取知識,考究事物并追尋它所蘊含的道理。誠意,就是根據(jù)獲得的道理身體力行去踐行。通過讀書獲得先人知識,從中感悟世事人生。(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讀書意義在于明理明德
歷代圣賢所言,圣書所載,今日文化之傳承,無非孝悌倫紀。于家庭日用之間,即孝悌二字。若明白這個道理,不會讀書寫字做文章也無妨。反之,若讀書寫字及文章做得精妙,卻不懂人倫綱紀,也只能算人教中的罪人。五千年文化之大承,學問之根本也正在于此。
讀書之道在于專恒
讀書不必拘泥于時間或地點,立志要真,學有所專,專心專注?!岸嗵幘蛉醇?,未若專一于一處掘井?!贝藶閷P?。“學問道理無窮,而總要以有恒為主。”今日事今日畢,不用任何借口推托。讀書如此,做事亦然,有恒乃成。時代在進步,讀書不再是人的唯一出路,人的才能亦不同,可供選擇的方向很多。但要獲得成功,必須具備過人的真本事。而真本事必須要精。而要獲得精進,必須專心、恒心。
身體力行,齊家之道
曾國藩先祖八字家訓: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即讀書、種菜、養(yǎng)魚、養(yǎng)豬、早起、勤于打掃、敬奉先祖、睦親友族。曾國藩發(fā)揚先祖的八字家訓,形成“八本之說”的家訓:“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diào)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yǎng)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做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卑司潴鹧裕竦螺d物,來源閱歷積累,值得尊崇體會和學習借鑒。
治家第一要略--孝悌
孝親
每封家信中首先向家族中長輩請安問好,并處處能見孝敬尊重長輩之細微。比如寫信的稱呼及請安:孫男國藩跪稟祖父母大人萬福金安”、“男國藩跪稟父母大人萬福金安”、“男國藩跪稟父母大人膝下” 侄國藩敬稟叔父大人侍下”、“侄國藩謹啟叔父母大人座下”等等。
睦族
讀到這樣幾句,最覺溫暖,引發(fā)共鳴:“每接家信,務求詳,雖鄉(xiāng)間田宅婚嫁之事,不妨寫出,使游子如仍未出里門,各族戚家,尤須一一示知,幸甚!”意思是希望家人把家信寫得更詳細一些,即使是鄉(xiāng)間田宅嫁娶,還有親戚家的事都寫一寫,使在外的游子如同在家一樣。短短幾字表達了游子濃濃的思鄉(xiāng)情懷,說感同身受一點兒不為過。每每寄銀兩回家,安排償還家中債務以及用以饋贈親友之用時,或因銀兩不足而兩項不能兩全,曾國藩建議,債可后還,饋必先行。債總是債,不賴。所饋之人卻未必年年在,錯過或為憾,體現(xiàn)他對宗族親情的重視。
兄友弟恭
曾國藩用平實的語言詮釋了“兄友弟恭”:為人子,如果令父母都見我好,其他兄弟都不如我,就是不孝。如果使族黨都稱贊我好,其他兄弟都不如我,就是不悌。當父母、族黨心中有了賢愚之分,兄弟為了博得好名而暗中使計討好他們,自己獲得了好名,卻使其他兄弟得到惡名,嫌隙便由此而生。兄長應以弟弟名聲不佳為憂,弟弟以兄長頗有名聲為樂。如果都這么想,那么即使一萬年也不會有絲毫的矛盾了。
持家之道--戒“奢、佚、驕”
曾國藩勸誡子侄輩戒“奢、佚、驕”。家庭敗落離不開一個“奢”字,個人失敗離不開一個“佚”(放蕩)字,討人嫌離不開一個“驕”字。此三者家敗、人敗、人離之要因。曾國藩時時醒省自己,對胞弟亦是以危詞苦語,不斷勸勉。
興家之道:勤敬寧和
和以治家”,家和萬事興?!扒谝猿旨摇保?“勤”的內(nèi)涵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勤勞之意。勤以持家--一是克勤克儉,二是勤于言傳身教。而勤于言傳身教,才是興家之本。
立身之道—自強自立
立者,發(fā)奮自強,站得住腳;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耙阅芰⒛苓_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痹固鞜o用,故不應有怨。尤人難免,需時時強制克制??偨Y下來,要發(fā)奮自強,行事圓融,常思已過,不怨天尤人。盈則虧,滿則溢,凡事需稍以節(jié)制,不可過于放縱放肆。
收獲總結
曾國藩的教養(yǎng),源于飽讀,借鑒古人之道。其人--于家孝悌,溫和恭敬。于弟慈嚴,律己達人。家中衣食用度,計算操心。長輩身健,請安掛心。弟兄肄業(yè),勸誡費心。自身功業(yè),平常淡心。其性--得意時虛懷,失意時釋懷。奉家族而有責,措自身而有廉。居廟堂而自律,處江湖而自清。公而忘私,國而不忘家。其道--以謙遜謹慎為處世之道,以敬誠恭謹為奉君之道,以孝悌勤儉為齊家之道,以立志專恒為治學之道。洞悉非人力而知天命,不自自滿,不自卑微,律己以達人。
向讀者推薦此書。通過讀書,獲取知識,提升教養(yǎng),感悟人生。若能踐行一二,實則獲益匪淺。
(作者水立方)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4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