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岸勁節(jié)板橋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薄嵃鍢?/p>
2008年11月出差江蘇省興化市,有幸參觀了鄭板橋紀念館。瞻仰先賢生平,感悟先賢的藝術成就與高尚品格,深深為先賢的風骨所折服。
鄭板橋紀念館為古典式建筑,粉墻黛瓦,蘭竹蕭蕭,庭院清幽。進入紀念館大門,迎面是一座大型花崗巖鄭板橋全身塑像。板橋塑像濃眉深目,顴骨高聳,面部棱角分明。目光深邃而幽遠,似穿透了“康乾盛世”的浮華,閱盡了人間的疾苦與百姓的憂傷。塑像一手持一卷經書背于身后,一手半懸于身前,身體略前傾,作緩慢踱步狀,似正行走于田間地頭,體察民間疾苦,又似徘徊在竹園小徑,仔細品味青竹的勁節(jié),又仿佛本身就是一節(jié)勁竹,櫛風沐雨,飽經滄桑。
據(jù)介紹,鄭板橋紀念館共有藏品1181件,其中鄭板橋書畫墨跡33幅,金農、閔貞、鄭鑾、劉熙載等人的書畫348件,當代名人為紀念鄭板橋、施耐庵而作的書畫833件。該館基本陳列為“鄭板橋生平及藝術成就”。瞻仰著館中陳列的一件件墨寶真跡,仿佛看見一位傲岸不屈,虛心勁節(jié)的三絕怪才,正跨越歷史的長河,向我們緩緩走來。
鄭板橋(1693~1765),清代畫家、書法家、詩人。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揚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清張維屏《松軒隨筆》評:“板橋有三絕:曰畫、曰詩、曰書。三絕之中有三真:曰真氣、曰真意、曰真趣?!?/p>
鄭板橋的一絕便是善書法,板橋書法楷、行、隸三體相兼,以畫法入筆,用隸體參入行楷,自成一格,號稱“六分半書”,后人稱之為“亂石鋪街”,極瘦硬之致。尤其是鄭板橋的“難得糊涂”四字,寫得妙趣橫生,韻味無窮。據(jù)說,“難得糊涂”四字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有一年,鄭板橋到山東萊洲云峰山觀看鄭公碑,晚間借宿于山下一老者家中,老者自稱是荒村野臾糊涂之人。鄭板橋觀其言談舉止,高雅不凡,與他交談得十分投契。老者家中有一塊特大硯臺,石質細膩、鏤刻精美,鄭板橋看了大為贊賞,老者請鄭板橋留下墨寶,以便請人刻于硯臺之上。鄭板橋有感于老人故作糊涂必有來歷,便題寫了“難得糊涂”四字,并蓋上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硯臺有方桌大小,還有很大一塊空余,鄭板橋請老者題寫一段跋語,老者沒有推辭,隨手寫道:“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而轉入頑石更難。美于中,頑于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睂懥T也蓋了一方印章“院試第一,鄉(xiāng)試第二,殿試第三。”鄭板橋這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隱退官員。他見硯臺還有空處,又提筆補寫了一段文字:“聰明難,糊涂尤難,由聰明轉入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后來福報也”。這段文字與鄭板橋的“難得糊涂”被老人做成條幅流傳開來,人們感慨其中蘊含的哲理,把它視為人生境界之追求,“難得糊涂”越傳越廣,成為經世名作。
毛澤東曾這樣評價鄭板橋的書法:“你再看鄭板橋的帖,就又感到蒼勁有力。這種美不僅是秀麗,把一串字聯(lián)起來看有震地之威,就像要奔赴沙場的一名勇猛武將,好一派威武之姿??!鄭板橋的每一個字,都有份量,掉在地上能砸出鏗鏘的聲音。這就叫擲地有聲?。 ?/p>
鄭板橋的二絕便是善畫,尤擅寫蘭竹,而墨竹更成了鄭板橋繪畫做詩最主要的題材。在他的筆下,竹也化作了一種品格。青竹傲岸不屈,虛心勁節(jié),可以說是鄭板橋高風亮節(jié)的真實寫照。
“無竹不居”,是鄭板橋的一大偏愛。板橋故居書房的檐下,種著一叢青竹。板橋在書房里便可透過窗紙,欣賞竹影,就像在欣賞一幅天然的圖畫??梢韵胍?,瀟瀟夜雨灑落在青竹葉上的沙沙聲響,是如何的動人心弦。在書房里讀書的板橋便會生出無限的雅趣,照竹弄墨。他說:“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彼跒H縣罷官離去時留給當?shù)馗咐系脑姰嬋允侵竦念}材,在一幅墨竹圖上,他寫道:“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敝两袢栽诿耖g廣為流傳。
鄭板橋的三絕便是善詩文,作品明白流暢,不受神韻格調之縛。其中,《悍吏》、《孤兒行》、《逃荒行》等作品,描寫民間百姓疾苦;《家書》、《道情》等作品,自然坦率,為世人稱道。板橋自云:“詩詞不屑作熟語”,他的詩文風格近似白居易、陸游,有魏晉風骨。尤其是板橋《道情》,化用王維、白居易詩句,向人們展示出一幅清虛空靈的畫面,猶如一幅山水長卷。
鄭板橋的《道情十首》分為三部分。前七首為第一部分,分別寫社會最底層的漁翁、樵夫、和尚、道士、貧士、乞丐、隱者的日常生活,描寫了他們自由的天地,道出的卻是作者的心聲:蔑視功名,淡薄名利,與其掙扎于名利場中,還不如閑云野鶴任逍遙?!兜狼椤返诎耸缀偷诰攀资堑诙糠郑亣@歷史,感慨滄桑。鄭板橋以道家虛無的態(tài)度回顧歷史,上自唐虞,下至明朝。感嘆朝代的興亡交替,詠嘆歷史英賢名流操勞忙碌,鞠躬盡瘁,終歸徒勞?!兜狼椤返谑资亲詈笠徊糠?,點明整個道情的主旨中心,“喚庸愚,警懦頑”。鄭板橋的道情,以勸人警世為宗旨,以超脫散淡的情懷,談古論今,超越于世俗名利之上,達到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境界,表現(xiàn)為對功利主義,仕途經濟的淡漠與蔑視。所以板橋道情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經過一代代的傳唱,仍然萬古常青?!兜狼槭住犯谴砹饲宕狼轶w散曲的最高成就。
站在紀念館門前,回望大理石壁雕上的蒼蒼勁竹,腦海中不禁浮現(xiàn)出板橋另一傳世名作:“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作者以竹言志,寫自己不畏磨難,堅忍不拔的人生態(tài)度,寫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的錚錚鐵骨,寫自己無畏無懼、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反觀當今喧囂繁華、名利紛爭的凡塵俗世,我們所缺少的,不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嗎?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4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