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隍廟漫記

2008年4月的一個星期天,女兒女婿陪我到上海城隍廟逛了一圈。
上海的城隍廟內(nèi)祭奉城隍神秦裕伯(明太祖敕封秦裕伯為上??h城城隍神)和霍光(漢大將軍博陸侯)。清代時香火極其鼎盛,上海的男女老幼,人人皆知城隍廟,上海開埠后城隍廟及其周圍地區(qū)商賈云集,市場繁榮,到城隍廟可以購買許多生活必需品,特別是一些日用小商品。
城隍廟離外灘不遠,一眼望去都是古色古香的老建筑,走進小巷就像走進了古代的老街,仿佛《清明上河圖》的畫面出現(xiàn)眼前。輕踏在青石板路上,穿梭在古巷里,各種商品琳瑯滿目,各種小吃應接不暇,各種香味彌漫空中,非常誘人??墒菦]走幾步,還是忍不住一人買了一個年糕團,其實肚子一點也不餓,邊吃邊向前走。而臭豆腐干、熱白果、烘山芋等等小吃,從視野中一一掠過??傊?,抬眼望去,到處是茶樓、酒樓、金銀樓,最顯眼的是“上海亞一金店”、“老鳳祥黃金”、“老廟黃金”等等。再看看地上,地攤琳瑯,有賣玩具、有賣工藝品、有賣假發(fā)、有賣小飾品等等。其實,城隍廟就是一個小商品集貿(mào)市場。
走過九獅樓,看到“南翔饅頭店”的招牌。只見店門口排了很長的隊伍,天又很熱,有點想放棄的念頭,猶豫半天,女婿還是去排隊了。半小時后,只見女婿滿頭大汗地手捧6個蟹黃灌湯包,還有6根吸管出了店門。聽說蟹黃灌湯包是16元錢一個,我覺得有點貴,趕緊嘗嘗到底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原來是要把吸管插在包子上,慢慢地把里邊的湯汁吸干,然后把外面的面皮扔到垃圾桶。
吃完包子,走進譚木匠店鋪,里邊有各式各樣的梳子,我花了178元買了一把梳子,然后繼續(xù)向前。這城隍廟老街雖然不似現(xiàn)代店鋪空調(diào)宜人、玻璃映照,但其涂滿紅漆的木雕門面、種類俱全的小巧制作和青石板磚的粗紋路面,卻很有一些《清明上河圖》里那特有的鄉(xiāng)土氣息,讓人感到親切、優(yōu)雅。
聽說在城隍廟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景點叫豫園,豫園是江南古典園林,名勝古跡和游覽勝地眾多。豫園的主人叫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書。潘恩年邁辭官告老還鄉(xiāng),潘允端為了讓父親安享晚年,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幾畦菜田上,聚石鑿池,構亭藝竹,建造園林。經(jīng)過20余年的苦心經(jīng)營,建成了豫園。"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園",還有"豫悅老親"的意思。(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走進豫園,古代氣息撲面而來。豫園其實也是一座商城,具有濃郁的中國古建筑的風格和特點,整個商城內(nèi)小商店鱗次櫛比,各具特色,顧客熙熙攘攘,保持著中國古老的城鎮(zhèn)街市風貌,吸引著中外游客。
在豫園外還有綠波廊飯店,靠近綠波廊的水面上,有四條鯉魚雕塑,只見鯉魚嘴里不斷地向中心點吐出老高的噴泉,太壯觀了;九曲橋更吸引著眾多的游客。走上古色古香的九曲橋,讓人心曠神怡,因為橋上每一個彎處都刻有栩栩如生各種花,聽說如果從每一朵花心走過,就一定會給人帶來好運,所以橋上的人特別擁擠,簡直是人挨著人,但是,我一朵花也沒放過,人多的時候我就站那等,等別人走過去,我再走。
而橋下的水中有許多種顏色的魚兒,自由自在地游動著、跳躍著,漂亮極了。有個外國游客興致勃勃地喂著魚兒,那些魚兒搶食的場面更讓人流年忘返。湖心亭中有一個仙女雕塑,笑瞇瞇地矗立在水中央,看著每一個游客從面前走過,而有些游客會駐足,把一些硬幣投向仙女放在胸前的一雙手中。我站在那看了一會,沒幾個能投進去的,每有游客投進去,大家都喊“中了、中了”,我也投了幾個,可是,都幣沉大湖。
三個人慢悠悠轉(zhuǎn)了半天,吃飽喝足,美景盡收眼底,心情一片神怡。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5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