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光陰里行走
好友蓮娜經(jīng)常問我最多的一句話是:無聊的時候你會做什么?
我的回答清晰而堅定:讀書與音樂。
尼采說過:沒有音樂,生命是沒有價值的。
讀書與音樂這兩樣是我的荷塘月色,那里千山暮雪,草長鶯飛,那里清風(fēng)明月,草木蔥蘢,那里是一處干凈而透明的天堂。我只是在我的一畝花田里修行,寵辱不驚。
我在音樂中纏綿,傷感,在樂曲中長大、成熟,在優(yōu)美的旋律里,看花開花落,微風(fēng)細語。我也在歌聲中尋找失去的故事,有時輕松愉悅,有時熱淚盈眶,每當(dāng)那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音樂緩緩響起的瞬間,我就像遷徙的鳥兒棲息到家的港灣,溫暖而踏實。很多時候如同積攢珍珠一樣小心翼翼地收藏那些樂曲,如同收藏另一個自己,水珠一樣的音樂,串起花瓣一樣的記憶,一段真實而唯美的回憶就此拉開序幕,每一首樂曲里都住著一個不同時期的我,每一首旋律里都有曾經(jīng)的過往,淚水與歡笑,榮與辱。喜與悲。
好多年前, 因為一段失敗的感情一個人躲到異鄉(xiāng)去療傷,原以為離開沒有他的天空我會很快痊愈,但是站在陌生的街道,看著陌生的人群,陌生的廣告牌,我的五官發(fā)揮到極致都感受不到一點點溫情,一次次站在那個陌生的城市街口,孤單和恐懼如潮席卷全身,令我窒息。我的腳步徘徊在人潮洶涌的車站門口,迷失了方向。一個女孩操著異鄉(xiāng)口音從我身邊經(jīng)過,嘴里卻哼著蔡幸娟的那首《緣份》:(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不可不相信緣份
緣份象一扇愛情的門
是我一直走錯門
還是里面的人不開門
究竟讓我等多久
多久你才愿意告訴我
這緣份是否終將為我等
……
那首歌頓時讓我淚流滿面,與我錯過的不只是愛情啊,也許還有家人的牽念。我怎么可以自私到這種地步,為了一段感情拋棄父母,拋棄兒子……我自責(zé)不已,音樂是我療傷最好的藥,沒有誰能陪我走過悲傷的海。于是重新調(diào)整心態(tài),終于走出陰霾,多少年,多少年后再聽到那首歌,依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那個曾經(jīng)失落、彷徨的自己。也許錯過一段感情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怎樣把握未來。
習(xí)慣一個人的音樂在心靈最深處呻吟,也許只有自己才聽得懂,可是依然希望自己聽的音樂能把周圍和未來打動。
愛情來得那年,大街小巷正流行蘇芮的《跟著感覺走》,
跟著感覺走
緊抓住夢的手
腳步越來越輕越來越快活
盡情揮灑自己的笑容
愛情會在任何地方留我
……
青蔥歲月,純真的愛戀,還有宜人的風(fēng)景,許許多多歡樂的日子連同我對愛的感覺,世界變得精彩而美妙,然而年少的輕浮,年少的無知,像一只脆弱的玻璃瓶一敲既碎,灰姑娘與王子永遠生活在童話宮殿里,我們的愛情沒有因為跟著感覺走變成永恒,任憑天荒地老的誓言在紅塵阡陌里隨風(fēng)飄逝,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是生命的一隅風(fēng)景,而他亦是我的一個過客。然而那首歌曲卻在心里生了根,發(fā)了芽,占據(jù)了心里一處角落,在那里搖曳生姿,那是我懵懂青春期的一枚印記。
感情沒有界限,音樂一樣沒有分水嶺,你喜歡你的抒情搖滾,我喜歡我的陽春白雪,在眾多樂曲中鋼琴曲也是我的最愛,最喜歡讀書時放一首舒緩的鋼琴曲,也許是莫扎特的,也許是郎朗的,也許是肖邦的,也許是柴可夫斯基,也許是理查德的……一邊聽著琴曲一邊讀書,空靈的琴聲配著詩意一樣的文字水乳交融,使讀書多了一份愜意,多了一份愉悅。當(dāng)然我的鋼琴曲大部分是電腦下載到手機里的,雖然不是親臨現(xiàn)場,一樣可以穿越時空和大師們拉近距離進行靈魂的一次洗禮,而真正欣賞到鋼琴曲卻來自一次意外。那年跟隨同事去王府井,路過一間服裝大廈,同事進去購物,我便在外面等她,這時一首熟悉的曲調(diào)突然以一種別樣的方式傳入我的耳膜,先是低吟淺唱,我的眼前幻化出一幅美麗的圖面,巍巍青山,潺潺的溪水,筆直的白楊,歡快的百靈,接著琴聲漸漸變得高亢激昂,酣暢淋漓的演奏讓我不自覺在心底跟著合拍,不能自已,對,那首鋼琴曲就是《我愛你,中國》,一股熱血涌上心間,我飛奔進寬闊的大廳里,一位身穿黑色燕尾服的男子在一架金色鋼琴下正投入的演奏,黑白色的琴鍵在他的手下婉轉(zhuǎn)成一道道優(yōu)美的弧線,起來落下,猶如流淌的河,叮咚作響的哪里是琴聲,分明是我心底如魚兒一樣雀躍的音符,彈奏的男子籠罩在一層金色的光暈里宛如天外來客,金色的鋼琴,沉醉的演奏,世間萬物便只剩下這人,這琴,這天籟之音,這是心靈與心靈的對話,是靈魂的紐帶。
愛因斯坦說過: 一切好的音樂都是為了撥動心弦。 聽了無數(shù)的樂曲,最打動我的還是小時候媽媽唱的歌,那時大都是抒情歌曲《南泥灣》、《大海啊,我的故鄉(xiāng)》、《紅梅贊>、《軍港之夜》、《一條大河》、《我的祖國》、 媽媽一邊做著家務(wù)一邊深情唱著“一條大河波浪寬,風(fēng)吹桃花香兩岸……”媽媽的歌聲是那么嘹亮,悠長,媽媽圓潤的面龐,晶瑩的眸子,黑亮亮的麻花辮,輕盈的身姿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都是一場享受,而在灶下燒火的我常常聽得癡迷,甚至忘了添柴,媽媽唱歌好聽,甚至連飯前喊我們名字也像歌兒一樣動聽,夕陽西下,媽媽依著門口一遍遍喊我們的乳名,聲音清脆,綿延不絕。溫馨的畫面,親切的呼喊,是遠方的大雁在呼喚歸巢的鳥兒,還是海岸上吹響歸航的號角?而我們?yōu)榱送娴谋M興,即使聽到了也常常會裝聾作啞,躲到鄰居家不肯出來,直到媽媽找到鄰家門口提了耳朵出來作罷。
如今的媽媽年近七旬,為了我們?nèi)找共賱冢暮诎l(fā)已經(jīng)斑白,她的身姿早已不再輕盈,她的聲音變得沙啞,年輕的容顏像花兒一樣凋謝殆盡,她的記性變得越來越差,常常開著電視人早已在沙發(fā)上沉沉入睡,常年的風(fēng)濕令媽媽走路維艱,曾經(jīng)那個溫柔,美麗的媽媽被時光的沙漏和生活重?fù)?dān)磨滅光澤,像一根即將燃盡的蠟燭,看著媽媽疲累、蒼老的樣子,令我心疼不已,多想時光可以倒回在聽媽媽唱一首老歌,在聽一次媽媽親切的呼喊。
音樂是情感的寄托,是無法言說的語言,我們一直在音樂的光陰里行走,體會著它帶給我們的美妙,無法想象沒有音樂的世界會不會變成一座死城 ,甚至沒有色彩,音樂,無形中成了我們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融入到我們的血液里,不可分割,聆聽中不知不覺讓我們忘記生,老,病,死,淡化了我們的喜,怒,哀,樂;音樂也是靈感的升華,象自然那樣無邊無際,又象宇宙,海洋一樣神秘,簡簡單單幾個音符卻可以包羅萬象,迸發(fā)出精神火花, 歲月如歌,新的音樂衍生出新的風(fēng)景,時光的年輪層層疊加,而我們始終在這幅多姿多彩的卷軸中感悟生活,體味人生。
而我此生只愿一個人在自己的田野里收獲一首曲、一朵花、一縷風(fēng)、一段時光、一簾淺笑,依舊是清風(fēng)漫步般的明朗,亦可于水色山光中盡情的妖嬈。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5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