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diào)研之路,雖苦猶甜
時間滴答滴答地流淌著,我們的調(diào)研之旅很快就劃上了句點。6天的時間雖然不算很長,但其中的酸甜苦辣足以讓我們細細品味。
第一天到來時,土嬌發(fā)動了親戚朋友的“群眾力量”,村民們用小轎車和摩托車組成了一支別開生面的歡迎隊伍。這種“貴賓級”待遇讓我感受到了農(nóng)村人的熱情與豪邁,這也是我在城里所感受不到的鄉(xiāng)里之情。樸實的青平人用涯話溝通。我雖是客家人,但口音畢竟不同,對涯話也只是一知半解,只能從他們的神情和語氣猜測大概說了什么,但看到從他們的神情所透露出的喜悅之情也已然足夠了。
廚房沒有現(xiàn)代的燃氣灶,沒有華麗的抽油煙機。我們只能回歸原始,用柴火煮飯。簡單的生火煮飯,我卻顯得無從下手。水嬌看我呆若木雞,就親自指導我:“先放點樹葉在下面,再把柴火放在上面,然后用打火機引燃報紙就行啦!哎呀,你這點柴火不夠的啦......”雖然在爐灶前熱得滿頭大汗,但我們卻樂此不疲地為大家做飯。普普通通的幾道菜,凝聚的是我們的汗水。
農(nóng)村的路并不好走,大部分是彎彎曲曲的小路,從一個村到另一個村的距離也不短,但周圍的風光并不會使人感到乏累。沿路走來,田地一望無際,動物們怡然自樂,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或許這就是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
來到了村里,村里人看到一群陌生的面孔,有些怕生。海梅和土嬌不怕困難,積極地跟村里人解釋我們的來由,我們便得以開展調(diào)研工作。雖然我們的進度并不快,一個小時才完成十來份問卷,但憑借不屈不撓的毅力,我們最終也完成了一百多份問卷。(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調(diào)研之路,雖苦猶甜。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臨走時,竟然還有些戀戀不舍。我想,是因為樸實的青平人給我們留下了特別的回憶吧。
撰文/池俊源
來源/嶺南師范學院瞭望學社實踐隊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52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