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

槲寄生,顧名思義,就是寄生在其他植物上的植物,它四季常青,夏秋開黃色花朵,入冬結出各色的漿果。典型的二叉分枝,形態(tài)曲折優(yōu)美。是寒帶少見的常綠植物之一,寒冬之際,與冰雪相映成趣,平添一絲生機。槲寄生作為一種半寄生植物,自身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對寄主的影響較小,又是一些食果鳥類冬季的食物來源之一。常青的槲寄生代表著希望和豐饒。在英國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話:沒有槲寄生就沒有幸福。槲寄生在西方被稱為“生命中的金枝”。奧地利人將槲寄生放在門檻上以防止做惡夢。瑞典人則用槲寄生枝作為尋找黃金礦脈的探測棒。圣誕節(jié)來臨時,英國人都會懸掛槲寄生的枝條,還將它放在枕頭下占卜夢境。
然而善良美麗羸弱如槲寄生,卻依然會被蠱惑而犯下過錯。在北歐神話中,弗麗佳為了兒子的永生讓萬物起誓不傷害他,弱小的槲寄生被忽略了,卻最終被洛基以槲寄生制成的飛鏢射死。弗麗佳悲痛的眼淚化解了槲寄生的邪惡,救活了兒子。于是她承諾,無論誰站在槲寄生下,都會賜給他一吻。這個神話演變成了西方圣誕節(jié)的傳統(tǒng):如有女子偶爾經(jīng)過或站立于槲寄生懸掛的地方,旁邊的男子便可走上前去親吻她。曾經(jīng)被蠱惑的槲寄生,化作了愛的鑒證。
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是絕對正確,這個世界也沒有什么是亙古不變。善良的槲寄生也可能化作利刃,凌厲的死神也可能優(yōu)雅轉身。我曾跌跌撞撞的去過很多地方,也走走停停的見過很多面孔??吹竭^一街之隔,一邊是斷壁殘換的老屋,一邊是金碧輝煌的別墅。聽到過幾年之間,曾經(jīng)是徹夜不眠的談心,而今是逢場作戲的寒暄。流光容易把人拋,掉了頭發(fā),禿了眉梢。腫了眼袋,肥了后腰~漸漸遠去的友情,漸漸顧慮的親情,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嘆多少亭臺煙雨中。歲月癡長著,風雨無阻。錦帽貂裘時,千騎卷平岡。黯相望時,明月夜,短松岡。許多選擇,我們做出的時候沒有想過后果。許多諾言,我們許下的時候也沒想過兌現(xiàn)。了無獨特的幸福無需溢于言表,顛沛流離的落魄也無需藏匿于心。下一個路口或許失去所有,或許峰回路轉。度過的春夏秋冬,看過的千般風景,留下的腳印,遇到的路人,說與誰聽不如了然于心。元祖說過,不要懼怕遠方的路,只要走必到達,心之所向,即是天堂。
盡管如此不堪,盡管如此卑微,盡管如此,世界依然美麗,永遠陪我的是愛我的心。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5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