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味道
早晨六點鐘老婆起床,把姨娘送來的新鮮玉米煮熟,千呼萬呼直到七點半鐘才把兒子喚起床,免強洗漱了一下,來到桌前順手抓一個五寸長粗大的玉米隨意啃了兩口,說不好吃,順手扔到垃圾框里,轉身伸手抓雞蛋。眼看兒子的行為,我氣極了。站起來不準兒子拿雞蛋,叫他把玉米撿起來吃了再說??伤麍詻Q不肯,還說:“老古董,跟不上時代的需要。都什幺年代了,還為一個玉米計較。老土!看看前天我們的局長大人給他女兒做??茐褑T酒,訂了二十六桌,每桌三十多個菜,酒水還不算。然而下桌時每桌有二十多個菜沒動,統統變?yōu)槔瑯O。要是你在肯定會撿來享用了。對不起父親大人,這不是憶苦甜的時代了!”
我只好上前搧他耳光了。老婆趕過來阻擋,還說我不懂兒子的新思想,新觀念。說我們都老了,拖了時代的后腿。
浪費糧食是新思想,新觀念?我搞不懂!本來對這種行為應該鄙視,唾棄!倒成了時尚?
唐朝李紳《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對這幫浪費糧食的混蛋已成了廢話了。
六七十年代,我國農業(yè)生產力還比較落后,農業(yè)靠傳統方式生產出的糧食,除了交國家統購和留種子外,遠不夠生活所需。(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那時秧田里所用的肥料,是房前屋后鏟過一次又一次的地皮,又叫千腳坭,混和少許的豬狗牛糞及一點草木灰,就是大春肥料。秧就用這種肥泥包在秧蔸上插到田里,長出的大秧到夏至谷懷胎時還是瘦黃的一遍,望著整個田野的秧苗是沒精打彩的,沒有一點生機勃勃的壯美景觀。收稻時稻子就像山地里的狗尾巴草一樣,上面稀疏地撒了幾顆稻子,還有一些空殼。
那時紅苕是我們鄉(xiāng)下人的主食,因為缺肥長出來的紅苕?zhèn)€頭細小,周身掛滿了毛須,把須去了洗凈坭土煮熟吃,里面很多筋。
所以在大集體時代,每年除了上交統購糧和種子外,我們每年每人只能分七八十斤谷,四百多斤紅苕,十幾斤小麥,玉米等。不管怎樣精打細算,也要缺半年糧。為此家鄉(xiāng)就出現了像我媽媽這樣的廚藝巧手,為她們的兒女們開始了尋食游擊戰(zhàn).
__
苕藤是豬食,兔食,羊食等動物食物.在艱難歲月,為了戰(zhàn)勝饑荒,求生存,再難咽的食物,也得吃,只要不死人就行.媽媽選擇好苕藤葉和嫩尖洗凈放進鍋里炒熟,撒少許鹽就可以吃了.媽媽的三個孩子吃得喜笑顏開,還互相謙讓著.苕藤葉和嫩尖吃完了,實在沒吃的,媽媽就想出新招:把苕藤截碎成小節(jié),洗凈放回開水鍋里滾三圈,撈起來把水榨干,混和點鹽,放進小缸里封嚴,待二三個小時后揭開,讓風吹吹就可以吃了,其味道是酸澀的.為了讓媽媽開心,不損她的勞動成果,我們姐弟三人和爸爸都說好吃,并吃得眉飛色舞的樣子,尤其是爸爸不斷地夸媽媽是廚藝高手。因此媽媽就開心地笑了,笑得很免強,像酸澀的苕藤味.
二
六七十年代,鄉(xiāng)下四五六月正是餓肚子的時候,媽媽經常到自留地里采摘南瓜,花和嫩葉尖;絲瓜,花和嫩葉尖。媽媽把這些菜視若珍品,經她洗凈炒熟后,放少許鹽,吃來比苕藤的味美多了。
光南瓜及其一身;絲瓜及其一身,該吃的,能夠吃的,我們都吃光了。僅自留地每人只有一分的菜地,那是沒法解決饑荒的。于是媽媽在地里間種牛皮菜,蘿卜等季節(jié)菜來充饑。由于長期缺油葷,精糧米面極少,主食雜素菜等,是越吃越多,肚子越餓得快。
三
艱難歲月,人沒吃的,豬就養(yǎng)得很少了,而且主要是集體養(yǎng)。要想吃肉,除非落月子,寫證明求隊長,村長簽名蓋章到民政局可領到兩斤肉票,還得自已掏錢去買,否則也只能是張白票!所以人們幾乎很難見到油葷。為此我們只能想辦法用田螺,蚌,青蛙,及蛇之類的東西來作葷菜。田螺幾乎被大家抓光了,很難抓到一個.偶然抓到一個回家做碗田螺湯,讓全家上下每人喝上兩口,那一定會美胃幾天。蚌是奇缺貨,少年時代在村堰塘洗澡時有幸抓到一個小蚌,打了兩碗湯,讓我們這個五口之家大大地美餐了一頓。青蛙和蛇我們家就沒抓到過。當年村里孤老漢李駝子把癩蛤蟆誤當青蛙抓來吃了,居然中毒死了。只有打過鬼子回家的幺叔膽兒特大,幸運地在山崖上抓到一根一斤重大的烏蛇,燒了一大鍋湯,給整個羅家大院二十六號人每個大大地享用了兩口,大家抹著津津有味的嘴感謝英雄的恩賜。
媽媽常對我嘮念:“兒子啊,媽媽生你時你爸爸在村頭小河里抓到一條二兩大的魚!”每次說完媽媽那個笑比向日葵還燦爛美麗。
父親曾告訴我,爺爺奶奶他們在大躍進期間,曾吃過樹皮,草根和觀音米(一種細白砂石。吃了就屙不出),長期缺營養(yǎng),缺鹽,很多人得了水腫病。爺爺等人就是這樣死的。
五十年代國家剛興建,十分困難,而我們的蘇聯老大哥競乘人之危,搬走專家,撕毀合約。。。。。??上胂肽菚r國家的領導們是何等的操心操勞了!
民族興衰,永遠和白姓血肉相聯的。
四
我們一家人為了堅強地生存下去,媽媽發(fā)動我們去挖野菜來補充食用。四月初致七月底,家鄉(xiāng)山地山溝處處有野油菜,野芹菜,磨菇和山地耳。挖野油菜和野芹菜,一定要沒開花的。開了花的太老了,吃不動。每次我們三姐弟挖的野菜回來都要經媽媽細心地審查一遍,才洗凈放進鍋里加適量的水煮沸兩滾,撈起來把苦水榨干,再回鍋炒一下,加點鹽就可以吃了。其味道有點兒苦,有點兒甜,還有點兒香!
山菇是種味美可口的菜,卻很少挖到。
山地耳是種黃黑色的草菌,家鄉(xiāng)的夏秋之季,雨后處處可見,草叢里特別多。七歲那年的夏天一場大雨后,媽媽帶著她的兒女們到山上去撿山地耳,遍山可見,多的地方還可以伸手抓一把。雖然多,可撿的人滿山都是??斓街形鐣r,我們一家人撿得正起勁,三姐弟各撿了半籃,只有媽媽要撿得多一點。我眼前突然亮出一棵結滿了紫紅色的瑪桑果,急忙沖上前饑不擇食地摘下就吃,我輕呼了媽媽,姐弟見了迅速奔過來。媽媽見她的孩子們一轟而跑了,覺得奇怪馬上趕來,見我們正吃瑪桑果,急忙叫喊:“吃不得!有毒!”天啦!我已吃完一把,弟弟也吃了些,只有姐姐文明點.媽媽上來把我和弟弟手上的打落,可已晚了.
媽媽叫我們提著籃子馬上回家.剛到半路上時,我的肚子疼痛起來了,接著是弟弟的肚子也痛了.媽媽忙叫姐姐背弟弟,媽媽背我,飛快地跑回了家.此時姐姐也開始喊肚子疼了.媽媽從糞坑里舀來糞水,往我們三姐弟嘴里每人灌了兩小勺子。我們頓時感到惡心的臭,嘩嘩全部把肚子里的東西嘔吐干凈了,再用清水透洗兩遍。這時我們感覺肚子空蕩蕩的,但沒了痛感。媽媽說再餓也要忍,即兌上三碗鹽水叫我們姐弟三人喝下,心里也就舒服多了。媽媽忙完了我們,又去忙煮山地耳。
煮炒山地耳,媽媽特別講究,先是用清水反復清洗三遍,再用少許鹽加適量的水輕輕搓洗兩遍后,才放進開水鍋里燙兩袞,就撈起來把水晾滴干。再放回鍋里干炒,直到色香味俱全就可以了。這份野菜具有獨特的風味,那就是脆香爽口。
五
除以上食物來充饑餓外,我常帶弟弟去抓鰍魚和鱔魚到市場上去荬了換回鹽和洋油(煤油)等必需品。有時也有賣不完或賣不掉的時候,拿回家交給媽媽為我們制作佳肴。有這種好東西吃,當然從不會忘記請抗戰(zhàn)英雄幺叔吃喔!
六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媽媽也稱得上巧婦了。為了給孩子們填飽肚子,縱然是十分艱難,總是變著法子為孩子們挖空心思地弄來各種山地野食,用她那苦不可言,皺痕疤瘡的心,繭結重疊的辛勞雙手,在艱難的歲月風霜中,為孩子們撐起一片生存的藍天。這就是媽媽的味道----酸甜苦辣!
想起媽媽的味道,回頭看看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就對兒子浪費糧食的行為,痛恨之極,悲憤之極.我忘不了那種有了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所以對這來之不易的好生活,除了加倍的珍惜,更應懂得感恩!感恩我們的祖國不斷繁榮富強,感恩那些為農業(yè)奔波辛勞一生的科技工作者,特別是那些獻身農業(yè)的科學家們。沒有你們的努力奉獻,研制出各種高產肥料,優(yōu)良種子等,就沒有現代繁榮的農業(yè),尤其是沒有我們農民今天幸福快樂的生活!
只有曾經饑餓的人,才知道每粒糧食來之不易.當我們擁有了現在的幸福生活時,絕不能忘記過去艱難困苦的日子.
文字:文莊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55722/
媽媽的味道的評論 (共 13 條)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