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那么多精神,究竟有什么卵用?
對于大陸媒體的類似東北二人轉(zhuǎn)臺詞的“這個精神,那個精神”的宣傳口號,相信國人都聽得耳朵都起繭了。比如,“某領(lǐng)導的講話精神,某文件的重要精神,某事件的某某精神……”,這些無疑都是圍繞著媒體的拍馬屁精神為核心的。這不,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拿了冠軍,于是“女排精神”的口號就像新鮮的小籠包子一樣出爐了。
面對這“女排精神”,近日郎平教練倒作出了回應(yīng),“不要一贏球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但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shù)過硬。”這無疑給習慣于趨炎附勢的媒體,特別是主流官媒一個響亮的巴掌。
回想八年前,郎平率領(lǐng)美國隊在北京奧運會上,擊敗了中國隊。彼時的諸多媒體,特別是網(wǎng)絡(luò)傳媒,“漢奸、賣國賊之類的罵聲不絕于耳”。八年之后的現(xiàn)在,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上絕地反擊,此時的網(wǎng)絡(luò)傳媒隨著主流官媒的輿論導向,在第一時間里“女排精神”這一詞,就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地涌了上來。
但是,世態(tài)炎涼,媒體輿論的趨炎附勢以及說翻臉就翻臉的做法,也許郎教授心理早就很明白了這一點,所以就給予宣傳“女排精神”的媒體,回應(yīng)了上述的經(jīng)典語錄,作為給那些趨炎附勢的媒體一記巴掌。因為對媒體而言,女排成功了,屬于“女排精神”,失敗的話,那么“女排精神”也就沒了。媒體只注重拿了金牌的“女排精神”。對于,女排這個團體的努力過程,那是徹底忽略掉的。
突然,有這么這個疑問?何為女排精神?如果是女排姑娘們對于體育事業(yè)的拼搏和熱愛,那我個人覺得,就完全沒有必要以女排作為前綴了。女排的姑娘們是很拼搏,那么體操隊的,游泳隊的,以及其它的體育團隊和個人也都一樣很拼搏?。≡趺淳推粡娬{(diào)了女排就成了精神的代名詞了?我個人認為,所謂的女排精神,正因為中國女排起起落落的經(jīng)歷,所以到了今日,拿了金牌了,媒體就給拿了金牌的中國女排冠上了“精神”的商標,用于這種道德加冕了。這無疑就是那些媒體人,把勝利和失敗都不經(jīng)大腦的簡單化了。這種輕而易舉的簡單總結(jié),也無疑就是對女排的真正所付出的努力,進行了忽略重要過程的捧殺。
其實,這次中國女排在奧運會的一次的絕地反擊的勝利,與其說是“女排精神”的勝利,不如說是女排專業(yè)能力和女排職業(yè)化嘗試的勝利。與其貼個“女排精神”的勝利標簽,不如說是“郎平的模式”獲得了成功。從中國女排這次獲得成功的案例上可以看出。正是因為郎平教練對于中國女排職業(yè)化和專業(yè)化的嘗試。(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如果郎教練也仍然不跳出體制約束,回到中國執(zhí)教之后,也依然入鄉(xiāng)隨俗地,根據(jù)中國主流媒體喊的這個精神,那個精神等等那些虛無縹緲的精神的話,肯定是支撐不起這一次又一次的絕境逆轉(zhuǎn)的。相比較中國女排而言,中的羽毛球隊,中國的體操隊,中國的游泳隊……都不乏拼搏精神,但這都掩蓋不了在各方利益掣肘的時候,人員青黃不接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在中國的體育事業(yè)上,與其大力的宣傳歌頌什么“女排精神”,不如貼近實際,實事求是地多談?wù)劇袄善侥J健薄?/p>
總而言之,我個人認為“郎平模式”一點都不復雜,中國的體育事業(yè),無非就是要向著職業(yè)化和專業(yè)化的道路上去發(fā)展,才會有希望。如果跳不出體制的制約,總是被這個“精神”,那個“精神”所綁架的話,那么到頭來,整個中國的體育事業(yè),都會出現(xiàn)沒有精神的狀態(tài)……
作者:周虎,網(wǎng)絡(luò)筆名:中國公民,東方青年,中國青年等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