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的情懷
中秋節(jié)的情懷
中秋夜,人們仰望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據(jù)考證,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xí)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每逢中秋夜人們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shè)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 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祭拜月亮,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xí)俗由來已久,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jié)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月餅最初是由家庭制作的,到了近代,有了專門制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制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也越來越考究,外型更加多樣、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長壽,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之情,祈盼生活幸福、平安。
中國地緣廣大, 風俗各異,中秋節(jié)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并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記得小時候過中秋節(jié) ,中午母親會用鏊子烙南瓜菜餅和茄子菜餅,茄子菜餅通常要買鲊子(一種水鳥)作餡。也買月餅,但那是生活條件不好,月餅也很單調(diào),記得有帶冰糖的,有帶紅綠絲餡的,用一般紙包裝。還有一個風俗就是八月十五看閨女,十五前人們要帶上月餅去看姑母或姐姐、妹妹。平民百姓家很少有設(shè)宴飲酒賞月的,而且正值秋收秋種大忙季節(jié),白天舍不得在家休息,晚上吃飯時每人分個月餅,就算過節(jié)了。
繼春節(jié)之后,中秋節(jié)是一年中的第二大節(jié)日,家家戶戶再忙也都要過的。(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6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