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二磯的民間傳說
余二磯的民間傳說
唧唧唧,唧唧唧,余家出了個余二磯?????記得小時候聽到這個算是我們都昌的民謠吧,只記得開頭,后面就不記得了,意思是說我們都昌出了個了不起的大人物。
余應(yīng)桂,字孟玉,號二磯,是都昌春橋余家人。生于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萬歷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中進士。歷官浙江武康知縣、福建龍巖知縣、海澄知縣,后官監(jiān)察御史、湖廣巡按、湖廣巡撫、兵部左侍郎、三邊總督。一生為官清正廉明,深受百姓擁戴。所以,我們家鄉(xiāng)人對他視若神明,有關(guān)他的傳說更是神化了。
余應(yīng)桂的老婆是我土目胡氏二房舍之女,有關(guān)他的傳說當然聽得多些。
傳說余二磯小時候就有小仙跟在身邊保護他。說夏季的一天早晨,天剛蒙蒙亮,母親把二磯從睡夢中喊醒,叫他拿粟米(也叫谷子)去地里種。因他剛剛被叫醒,還是迷迷糊糊的,他錯把細米缸當粟缸,挖了幾勺子細米倒進土糞堆里拌和,種下去了。過了幾天,母親發(fā)現(xiàn)粟缸里的粟種還在,倒是細米缸空了。就問兒子:‘粟種了沒有?’,二磯說,‘粟子種了哇!’母親到地里一看,地里的粟苗已經(jīng)出土了,嗨,真是怪事——她母親心里好生奇怪。原來,余二磯真的是錯拿細米當粟子種了,是小仙設(shè)了法,又把種下去的細米變成了粟子,地里才長出了茁壯的粟苗。
二房舍村緊靠僧家灣,離大屋圈村不到半里路。余二磯的丈母娘就是二房舍人,六十歲的人,身體一直不好,經(jīng)常患瘧疾病,就是打擺子,鄉(xiāng)下人叫打脾寒。余二磯正好回家探親,聽說丈母娘又病了,就擇了個好日子準備去岳母家探望。前一天晚上,這位丈母娘在迷迷糊糊的病痛中,似乎聽到有一些什么人在嘀嘀咕咕細聲說話,她仔細一聽,原來是幾個脾寒鬼在商量事,一個脾寒鬼說,‘明天,余二磯要來,他可是天上星宿下凡,有皇封金印的大官,碰上他就沒命了?!硪粋€脾寒鬼說,‘我們就躲唄’最后脾寒鬼們統(tǒng)一了意見:就躲在房里的一口空缸里。(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第二天,余二磯夫妻倆真的來了,還特地帶來一名好郎中。老太婆對女婿二磯比劃著說,‘你先坐在那個缸面上?!喽壱膊恢裁匆馑?,房里有櫈有椅子,怎么要我坐缸面上?心里狐疑,但還是照丈母娘說的坐在缸面上。這時老太婆說,昨晚我迷糊中聽到一伙脾寒鬼商量說,‘怕你來,都躲在缸里?!喽夁@才明白是這么回事。于是吩咐妻子拿來紙條,取出官印蓋上,隨即貼封好缸蓋,扎緊后自己與家人,將這缸抬出去埋了。這事妥當后,隨即叫大夫給老人把脈診治。當然抓藥,熬藥,在其夫妻倆親自過問下,也是井然有序,一絲不茍。
老人家的病沒幾天真的好了。是封殺了脾寒鬼,還是藥湯效果?哈,有識之士,當然認為是藥湯的效果;但老人家以及鄉(xiāng)親們都說是余二磯的官印厲害,說余二磯是星宿下凡。
清順治五年,金聲桓、王得仁反清復(fù)明于江西,余應(yīng)桂隨即在都昌舉兵回應(yīng)。這時清軍已經(jīng)控制了全國局勢,你這幾萬兵行嗎?余二磯最終戰(zhàn)敗被俘,押解到南昌。清軍主帥愛惜他的才能,一再勸降,遭到他的痛罵,誓死不降。最后清軍決定處死他,將他四肢和頭分別用五根粗繩扣住,又一一拴在五匹馬車轅木后,五個方向打馬分尸。清軍多殘忍!余二磯死得壯烈!家鄉(xiāng)父老是這么說的,說余二磯老英雄,雖是文官,但幾十年的帶兵生涯,也練就了一身的銅筋鐵骨,五匹馬還拉不動他。是天上的神仙呼喚他歸天,神仙對他說,明朝氣數(shù)已盡,你已無力回天,歸位吧。于是,他放松筋骨,肉體被五馬分解了,靈魂隨那仙人回歸天庭去了。我們的父老就是這樣一代代傳說下來的。
余二磯剛正不阿,不畏權(quán)貴,幾次上表彈劾寵臣,受到崇禎斥責(zé),或連降幾級,或罷官賦閑。因才能,又臨危受命,算是國家棟梁吧。特別是任知縣時,不帶家眷,不用仆人,吃帶皮薯,廢雜稅,懲污吏,政績輝煌。老百姓打心眼里感激他,自發(fā)為他建生祠。
這等好官能不是星宿下凡?能沒些神話傳說?于是,余二磯的民間傳說,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6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