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石壁山(新韻?組詩)
文/汪小祥
題記:石壁山又名石鳧山,當(dāng)年李白曾登臨此山,并留下“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架天作長橋?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钡闹娬?。又竇子明曾于鳧山煉丹,丹成,瑞氣騰涌,青鳧降臨,竇氏駕鶴仙去……
登臨石壁之巔,西望黃山之天都,東眺天目之清涼諸峰遙遙相對,下瞰旌德盆地,四周環(huán)山,如 畫屏相擁?;账幼阅舷虮贝┰揭坏篱L長的峽谷走廊。峽谷內(nèi),云霧繚繞,在陽光的照射下,紫氣升騰。感之,作《題登石壁山》組詩,以記之。
題石壁山
臂牽黃目①枕江橫,
襟掖徽宣亙皖東。(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瑞氣紫光古寺隱 ,
喧鳧唱鶴晚鐘洪 。
溢翠峰卷煙霞聚 ,
流瀑泉飛壑谷鳴 。
凈土仙蹤②何處覓,
且臥石壁醉平生。
注:①:黃目,黃指黃山,目指天目山。
②:仙蹤,指詩仙李白登石壁山的蹤跡和藥神竇子明鳧山采靈煉丹的蹤跡。
石壁山云海
旭照重巒霧鎖淵,
層林吞逝壑川填。
茫茫波涌千濤怒,
渺渺峰浮百島懸。
霞蔚云蒸千嶂里,
汐氤波詭萬山間。
吾鄉(xiāng)誰道無博海,
駭浪驚濤亦震天。
石壁山古道
石壁山古道,西起鳧山腳下的趙村,沿溪流順山谷東進約4公里,然后南上繞石壁山,出東門崗,至俞村鳧陽。全長約10余公里。相傳是趙村、鳧陽兩大富家為子女接親聯(lián)袂修葺。因古道穿越深山峽谷,跨繞千仞石壁山埡口東門崗,沿途溪流深澗潺潺,營耳之聲不絕。特別深秋時節(jié)疊嶂重巒霜葉如霞,滿目錦繡之色綿延……
石鳧古道繞屏東①,
鳥道華鳧一線通②。
傳是富家聯(lián)袂路,
卻為百姓血凝功。
潺湍溪澗翡珠碧,
疊嶂秋山錦繡紅③。
古棧岧峣倚壁上,
仙人牽手碧霄中④。
注:①屏東,即以石壁山為屏的東埡口——東門崗。
②華鳧,指喬亭華川和俞村鳧陽
③錦繡紅,指深秋時節(jié)的山巒,紅葉滿山,如同披上錦繡一般。
④此句化用李詩“仙人若愛我,舉手來相招”句。
石壁山觀景
老夫喜上石鳧①峰,
腳下云蒸八畝②空。
遙指天都③千嶂里,
近觀西梓④一枰中。
屏擁萬頃旌川秀,
景攝千村畫韻濃。
仙李何須虹彩嘆⑤,
醉游山野亦仙蹤。
注:①石鳧,即鳧山,又名石壁山。
②八畝:石鳧山半山腰處的一個村落。
③天都,指黃山天都諸峰。
④西梓,即西山、梓山,分別在旌德縣城的西面和南面?!拌摇奔雌灞P?!拔麒饕昏抑小币鉃槲魃?、梓山就如同兩位棋盤對弈的翁叟,在那里布局山川,構(gòu)筑大勢。
⑤傳說記載:李白曾游石壁山(即石鳧山),留詩一首:其中有“安得五彩紅,架天作長橋”句。
作者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本人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6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