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大院中的孩子
部隊,可能是很多人都為之敬仰的地方,也是很多人可望卻不可及的地方。在很多人心中,那里充滿著神秘,又充斥著莊嚴。而在那卻有一群人,他們生長于部隊,卻不曾戎裝;他們最適合部隊,卻不曾聯(lián)盟。我就是這一群人中的一員,部隊大院出生,部隊大院成長,部隊大院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我的記憶,部隊大院的每一次變遷都讓我刻骨銘心。而那抹軍綠色的影子在我心中一天天生根,發(fā)芽,長大。原本對這一切習以為常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這一切與大多數(shù)人的成長軌跡毫不相同,或者說,這一切是這特殊的環(huán)境,造就的我特殊人生。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在我眼中,大多數(shù)人家從祖父母一代就是熟識的,而我們的父母就是“青梅竹馬”,或者說是門當戶對在這個圈子中尤為明顯。相同的生活環(huán)境,造就了相同的思想,而同樣的思想更能讓兩個人牽手的概率大大增加。而當我們這代出生的時候,我與我的朋友又會有相同的話題,久而久之部隊大院就形成了與外界不同的思想與氛圍。在我的腦海里,這種環(huán)境的影響下沒有任何一家出現(xiàn)婆媳矛盾,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兩家出現(xiàn)鄰里問題。
標準化,通俗來講就是,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同的。在部隊大院,小到一棵白菜,大到每一戶的格局、裝修,甚至每個房間的功能,都是一樣的。 標準的生活環(huán)境,締造著標準的人;標準化可能就是為什么把軍隊稱之為熔爐的關(guān)系。因為當一個人進入軍隊后,你不在是你個人,你所作的每一件事都與你的周圍息息相關(guān),而這個標準,才能保證上不出格,下不落魄,每人都是一樣的。所以只有經(jīng)過部隊的鍛造,才會讓每一個刺頭沒了棱角,每一個柔弱綻放光芒。這都是源于部隊的紀律性,或者說這是部隊的一種習慣。
部隊大院的孩子每日看見的是標準的軍容,每日聽見的是標準的“八一話”,每日生活的環(huán)境是標準的紀律,而這個圈子中的我們,雖不是軍人,卻成就了我們這最適合生活在部隊里的一群人,簡單講,我們是最適合部隊的那個“兵”。因為從我們出生那天起,接觸到的,看到的,聽到的都是那一席“戎裝”。在這個小圈子里,沒有天南海北,有的只是我是一個兵。
每家的孩子都在同一個大院里瘋跑,每家的父母都沒有對孩子更多的限制,軍隊的習慣性,軍隊的紀律,軍隊的標準。少了父母的嘮叨,多了的是心中的軍號,少了身上的軍綠,多了的是心中軍人的脊梁。部隊大院,我從小生活的地方,我熟知每棟樓每個單元,每戶人家的男女老少;我熟知太陽每個方位時食堂的味道,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成就了我一生不能抹去的印記。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67445/